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证券内幕交易包含三种行为方式:交易行为、泄露行为与建议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交易行为与泄露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而单纯的建议行为则不能构成犯罪。内幕交易的构成无需以利用内幕信息为要件。单纯的泄露行为不能构成本罪。一般性的陈述也可能符合泄露内幕信息的要件。不作为不能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2.
量刑情节与定罪情节相对应,属于一种犯罪情节,是指影响量刑结果的主客观事实情况,主要功能是可以决定宣告刑。量刑情节具有一定法定性与非法定性和独立性与复杂性的特征,可以分为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单功能情节与多功能情节和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量刑情节的适用较为复杂,总的原则是依法适用,同时应注意其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立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刑法第133条将三种不同性质的行为构建为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体系,显得不合理。2001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后,对交通肇事罪不合理的处理结果更加明显。本文对交通肇事罪的两种加重处罚情节、逃逸行为和因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等问题的认定,提出了新的观点,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老年犯罪人由于认知能力降低、身体状况差导致其责任能力降低,需要在刑罚裁量时予以从宽。但是通过对老年犯罪人量刑规定的梳理发现,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都存在其不合理之处。首先是法定的从宽年龄设定过高,其次是酌定从宽规定不明确,酌定从宽的量刑情节适用难,造成立法规定和司法规定在刑罚裁量应用过程中的双向从严。需要考察年龄与责任能力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对刑罚裁量的制度进行合理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法第14条和第15条规定,存在主观罪过的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危害行为,就可构成犯罪。刑法第17条是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是犯罪构成年龄的规定,年龄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刑法在规定犯罪主体条件时,只强调行为人存在主观罪过,没有规定行为人要达到多大年龄。犯罪,就是存在主观罪过的行为人实施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唐律》中就杀人罪共规定了6种具体罪名,相关规定充分体现了《唐律》在客观方面有以身份定罪处刑、特别的行为方式会构成特别的犯罪两个特点;在主观方面则表现出复杂的主观罪过相互交织、存在大量推定主观罪过的立法例等特点。《唐律》虽然蕴含着浓厚的封建血缘主义思想,但仍然始终贯彻了罪刑相适应的刑罚观念。  相似文献   

7.
行政指导是柔性的行政行为,它间接地产生法律后果,实质上是一种法律行为.立法上对行政指导规定较少,应从各方面制度的完善来加强行政指导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行政行为补正是行政程序违法的一种责任实现方式。在未来的统一行政程序立法中。应该将补正与更正分开规定;在规定补正的适用范围时,应该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进行明确的列举;在补正的期限方面,应该规定为行政复议程序终结前或行政诉讼程序终结前。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第383条关于贪污罪刑罚的规定有一些不足之处,其相关司法解释也存在不少争议。笔者针对该法条定罪数额的立法模式、定罪数额的合理性以及定罪情节的规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非法侵入住宅必然影响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因而我国刑法把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有许多人并不认为这种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构成犯罪或感到罪与非罪的界限很不好掌握。笔者认为,非法侵入住宅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的维法意识应增强。对于非法侵入住宅这一行为不能纵容,要扩大对非法侵入住宅法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分裂国家是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犯罪,中外刑法的反分裂立法有其共同性,均视分裂行为为重罪并将预备行为入罪化。国外分裂国家犯罪立法模式多样,中外分裂国家罪的行为内部构造规定不一。我国现行立法为防范、打击分裂国家行为提供了规范保障,但其入罪模式以及法定刑配置不够合理。完善分裂国家罪立法应拆解现有罪名,进一步明确罪状,将组织、参加分裂国家组织“入罪”,重构分裂行为立法。  相似文献   

12.
丁世界 《科技信息》2011,(13):411-411,320
危险驾驶罪是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的罪名。该司法罪名有着现实的立法背景,其行为方式包括飚车和醉驾,前者为情节犯,后者为行为犯。该罪与交通肇事罪关系密切,危险驾驶行为往往是交通肇事罪的先导。该罪的处罚方式包括刑罚处罚和行政处罚两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刑法典在立法时既考虑了刑罚个别化,规定了初犯、累犯、自首、立功、胁从犯等量刑情节,在司法时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裁量刑罚,在执行刑罚时执行机关根据刑法规定及罪犯的情况,可以予以减刑、假释。罪刑法定原则一定意义上是包含了刑罚个别化原则。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精神伤害案件日益增多,但由于现有立法对精神伤害行为规定的不够完善或不够明确,对此类案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精神伤害罪,民法,行政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规定也比较粗略。因此,弄清精神伤害行为的类型和实施方式,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严重伤害行为为犯罪,并明确界定刑法、民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管辖范围,对于进一步完善精神伤害行为立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终止谈判是缔约过失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但当前我国关于终止谈判的立法与司法状况均相当薄弱。《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规定有其积极一面,而对其不足之处,应当重新构建缔约过失中终止谈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巨洪军 《科技信息》2011,(15):J0140-J0141
本文主要介绍了等离子体中逃逸电子产生机制的计算及在不同的条件下逃逸电子产生机制占有不同的主导地位。逃逸电子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初级产生机制主要在初级阶段占主导作用;另一种是次级产生机制在放电的平顶阶段起主导作用。托卡马克装置中的逃逸电子产生时会伴有很高的能量释放,对实验装置第一壁材料的性能和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物权行为理论自产生之日起便备受质疑。物权行为的分离原则和抽象原则是这一理论的两大基石,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质疑,也主要体现为对这两大原则的论争。法国、德国、日本、瑞士对物权行为采取了不同的立法例。中国实证法已认可了物权行为理论,如《物权法》以实体法形式确立了物债二分的体例,《民事案例案由规定》则从司法政策角度明确了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但中国立法中有关物权行为的规定存在模糊性和混乱性,对此,有待于在未来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 ,明确地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与完整规定在立法宗旨里面 ,为了实现这一立法宗旨 ,《会计法》从不同的层面对与此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单位负责人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和禁则 ,并对违反应尽义务和禁止性规范的行为规定了罚则 ,此乃确保会计资料真实与完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诉讼诈骗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并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它具有比诈骗罪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由于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诉讼诈骗罪,而诈骗罪、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敲诈勒索罪等现行罪名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惩戒措施等均不能对诉讼诈骗行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为了打击严重的诉讼欺诈行为,维护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保护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在刑事立法中增设诉讼诈骗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反“洗钱”刑事立法有需要继续完善之处:洗钱罪的立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对洗钱犯罪的打击;“洗钱”范围限定的过于狭窄,不利于对洗钱犯罪的惩处;与洗钱罪相关的法律规定不配套,惩治洗钱犯罪的效果不明显。本文建议对洗钱罪立法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对洗钱罪进行修改,使其具有超前性;二是合理界定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严密刑事法网;三是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