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交叉路网交通灯的可变相位的模糊控制方法。首先计算该路口在交通路网的交通流,然后根据通行权转移度来确定通行相位及通行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交叉路网交通灯的可变相位的模糊控制方法.首先计算该路口在交通路网的交通流,然后根据通行权转移度来确定通行相位及通行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交叉路网交通灯的可变相位的模糊控制方法.首先计算该路口在交通路网的交通流,然后根据通行权转移度来确定通行相位及通行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适应于交通状况复杂的城市单交叉口的可变相序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通行权转移度来确定通行相位及通行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控制过程中既强调交通效率又兼顾交通公平,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交叉口模糊逻辑控制模型,该模型由2个子控制器构成.当前绿灯结束时,通行相位控制器根据各车道的车辆数和平均等待时间计算它们的交通紧急度,然后根据交通紧急度选择下一个通行相位,通行时间控制器则根据被选相位中车辆数最大车道的交通情况来决定通行时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感应控制和Pappis模型相比,在车流量很小时控制效果相近,但随着各向车流量的增加,该模型开始优于其他模型,车流量越大优势越明显,而且变化十分平稳,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而且使交通供给更加公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左转交通流的路径分析,给出了相邻交叉口左转相位协调优化的约束条件,包括流量守恒、绿灯最大最小时间、饱和度和周期时长等.考虑不同左转相位设置模式,建立了相邻交叉口间通行能力差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通行能力差最小为目标,提出了相邻交叉口左转相位协调设计模型.最后,基于两个实际交叉口的几何条件和交通流数据,采用车均延误和最大通过量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交叉口现有方案、Synchro优化方案和本文模型优化方案的信号控制效益.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模型的相位方案,能降低各交叉口间的通行能力差值,并有效降低交叉口群的车均延误,提高交叉口群整体通行能力,同时该协调设计方法对整个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伴随相位的非对称交通流交通信号改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号配时优化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路网通行状况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部分交叉口非对称交通流量的特征,改变以往采用对称相位的设置方法,通过改造交叉口渠化、设置非对称相位及伴随相位的方法对交叉口交通信号进行优化,解决了非对称交通流占用大量有效绿灯时间问题;使用Vissim软件进行交通仿真,仿真结果及实践表明,伴随相位对改善非对称交通流交叉口通行状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交叉口处直行与左转车流的冲突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提出移位左转这一新型交通流组织方法.该方法旨在将左转车道转移实现交叉口处多个方向同时通行,减少信号相位数从而提高绿信比,减小交叉口车均延误.中国对于移位左转交叉口的研究及实施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起步较早,已有了很多理论和经验.鉴于此,详细介绍了移位左转方法...  相似文献   

9.
万伟  陈峰 《科技咨询导报》2009,(18):116-117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交叉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该模糊控制系统综合考虑通行相位和非通行相位对绿灯放行权的需求紧急度,来确定当前通行相位的绿灯时长和下一个候选通行相位。经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无信号控制的自动驾驶环境下,自动驾驶车辆的通行轨迹将与过街行人产生大量冲突,如何利用交通控制手段使行人安全通过交叉口,并避免对自动驾驶车辆的通行造成较大的干扰,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冲突相位组的自动驾驶交叉口行人过街控制方法,将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流向分为4个冲突相位组,在各相位组内单独分配通行时间,基于冲突相位组对自动驾驶车辆和行人过街的通行时间进行建模;在穿插式通行模式的基础上,使用行人信号灯保障行人过街需求,建立考虑行人二次过街的自动驾驶交叉口交通控制模型。模型以交叉口各流向需求量与实际交通量乘积之和最大为目标,以各流向允许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和行人信号灯状态为决策变量,综合考虑交通流量、行人和车辆通行权等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LP),该控制模型可为各流向的车辆和行人分配通行权。【结果】本文模型的车均延误较定时控制方案的降低26.74%,较单次过街模型的降低11.53%,人均延误较定时控制方案的降低51.66%,较单次过街模型的降低36.20%。这表明本文模型能有效提升交叉口的通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最常见的十字交叉口,以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设计了四相位两级(观测级、决策级)模糊控制器,包括红灯相位选择模块、绿灯相位观察模块、决策模块等三个模块。所建立的交叉口车辆生成模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以及车辆延误模型,通过MATLAB 7.0编写的程序,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交通条件下,相对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模糊控制的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分别降低了25.2%和16.5%。  相似文献   

12.
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多层模糊控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及公交优先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需求强度的单路口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第一层用来判断路口的交通需求强度,第二层主要完成相位优化功能,第三层用来确定各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进而考虑公交优先将模型扩展为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给出了模型结构与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定时公交优先控制模型相比,该文提出的公交优先的多层模糊控制模型在交通量较大情况下能有效减少公交车辆延误,可应用于未来的信号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单交通路口变相位变周期信号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城市交通控制中,平面交叉路口各方向的交通量在不同时刻是不相同的,针对这特点,利用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变相位变周期的控制算法,使得单个平面交叉路口信号控制的相位、周期及绿信比等成为可变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信号控制方式相比,变相位变周期的信号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面向中国城市的先进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大城市先进交通控制系统建设现况 ,提出一套完整的先进交通控制系统设计规划 ,旨在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效能问题 ,并保证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可实施性 ,同时强调可以实现和可以负担的设计。讨论系统设计目标和技术框架 ;详细阐述区域交通控制系统、配套的交通综合治理、自行车和行人交通控制管理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方案 ;给出针对中国交通特点的专门设计 :交通控制系统的相位相序模式、自行车 -行人相位设计、智能交通系统 (ITS)的分步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二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的绿波模型与交通灯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BML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车辆跟驶的规则,同时研究了独立动作的交通灯的交通效应,使得二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城市交通的绿波模型和交通灯对城市交通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传统的交通子区划分方法中改进关联程度公式、周期原则、流量原则、距离原则、绿信比、相位差原则等方法的不足,引入车流自由度的概念描述协调系统内车流的离散程度,并从微观角度探究以端点交叉口的车流自由度为基准、车流自由度的变化为指标的交通控制子区的划分;同时在相对理想条件下,借助车流自由度表示在协调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内不停车通过的车队长度,与以端点交叉口与下游交叉口不停车通过的车队排队长度比值,从中观角度进行交通控制子区的划分;最后选取8个交叉口的实例,进行划分前后仿真,验证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绿信比-周期-相位差优化技术(SCOOT)及Smooth采用自适应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对城市道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了有效控制。随着深圳城市交通流量急剧增长,深圳交警在自主研发Smooth信号控制式基础上,提出实时、分布式、自适应调控要求,联合创新了人工信号控制方案TrafficGo,探索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强化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各种流量负荷,实时推理计算信控时段、相位、相序、信号周期、绿信比、相位差,进一步优化了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模式。介绍了在交通信号灯控制中运用的强化学习模型,实地测评表明,其取得了一定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是影响城市交通流运行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形成构成人、车、路三位一体城市交通的关键部分,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行车舒适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随着城市机动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扩越宽,如何有效协调成为研究的主题.本文在通过现场实际调查、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从路口清空的角度提出了针对中国大城市中绿灯时长设置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