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几丁质平板法和几丁质酶基因特异引物PCR两种方法,对本室保藏的995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几丁质酶及其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被检测的菌株都可以在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上生长.其中93.0%的菌株PCR检测阳性,54.1%的菌株可产生明显的水解圈.证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几丁质酶普遍存在.通过研究发现Bt几丁质酶活力高低与其血清型及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类型无相关性.同时对286个菌株进行了抑小麦赤霉菌实验,筛选出19株抑真菌效果较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杆菌菌株产几丁质酶的合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本实验室筛选的苏云金芽孢杆菌QB-51的产酶条件研究表明:在pH7.0的基本培养基中添加2.0%的细粉几丁质,1.0%的蛋白胨,220r/min30℃下培养72h,几丁质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特异引物PCR方法和水解圈活性法对62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26株蜡状芽胞杆菌菌株及18株球形芽胞杆菌菌株进行了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所测苏云金芽胞杆菌中除4株野生型菌株外均为阳性结果,蜡状芽胞杆菌仅1株为阴性结果,球形芽胞杆菌全为阴性结果,且水解圈法观察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DNS比色法对几丁质酶产生菌株的几丁质酶比活力也进行了测定.对这些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芽胞杆菌几丁质酶的研究对于研究其致病机理及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与平沙绿僵菌混配防治园林害虫卷叶虫.结果表明:在温度32℃、相对湿度70%~73%条件下,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与平沙绿僵菌液体制剂采用1:1的比例混合,混合液体制剂使用量为0.12ml/g时,试验用虫在第20天死亡率可达86.3%,校正死亡率可达82%.  相似文献   

5.
蜂房芽孢杆菌B-91几丁质酶的合成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厦门地区牡养殖场分离筛选到一株产几丁质酶活力较高的蜂房芽孢杆菌(Bacil-lusalvei)B-91,研究了该菌几丁质酶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该菌在以几丁质为碳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能合成多量的几丁质酶。酶的合成受各种几丁质诱导。在产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有机或无机氮源,均能促进酶的合成,而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对酶合成有阻遏作用。该菌几丁质酶合成的最适培养基初始pH为6.8,最适温度为28℃。在2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量为2%,振荡培养60h时,培养液中几丁质酶活力可达2212u/mL.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简称B.t.i.菌),是Golberg 1977年从以色列有蚊虫的污水塘泥里分离出来的一新变种——属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此新变种能急速杀死多种蚊子幼虫,是苏云金杆菌唯一已确知具有防治蚊虫显著活性的菌株。由于该菌对人畜无毒,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用于治蚊试验。我们于1979开展B.t.i菌灭蚊幼虫的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几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刚竹毒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3种白僵菌菌株、苏云金杆菌分别对2 ̄3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物制剂的毒力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白僵菌松毛虫菌株(永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刚竹毒蛾菌株(邵武)〉白僵菌松毛虫菌株(邵武)。应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低浓度的80%敌敌畏复合杀虫剂对刚竹毒蛾2 ̄3龄及5 ̄6龄幼虫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杀虫剂的效果均高于单一生物制剂,其最佳组合为白僵菌松毛虫菌株(永安)孢子浓度为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害虫——螟蛾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报道了危害红树林主要植物白骨壤的食叶害虫螟蛾(Acrobasis sp.),该虫在该保护区一年发生6代,以幼虫在白骨壤的顶端腋芽里越冬.本文探讨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不同生物防治技术对其进行室内侵染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外适宜条件下应用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复配而成的蔬丹防治效果最理想,室内可达100%,林间达98.1%.采用白僵菌效果较差,室内外均在70%左右.从环境保护和海产养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应选择苏云金杆菌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螟蛾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胶体几丁质为底物,研究了红曲霉液态发酵产几丁质酶.研究结果表明:胶体几丁质的添加能有效诱导红曲霉合成几丁质酶.在培养基中添加0.8%(W/V)胶体几丁质的同时,添加0.4%(W/V)葡萄糖,有利于红曲霉的生长以及几丁质酶的合成,发酵48h几丁质酶活力达到最高的0.3504U/mL.  相似文献   

10.
围绕国内外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研究的新进展,分别从转苏云金芽胞杆菌作物的安全性、苏云金芽胞杆菌的酶学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基因学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蛋白质学研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预防昆虫对苏云金芽胞杆菌植物产生抗性、防止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飘逸、构建新型苏云金芽胞杆菌载体及生产出杀虫毒性更高、专一性更强的苏云金芽胞杆菌植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海洋链霉菌产生几丁质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闽南地区潮间带红树林根际海泥中分离到能产生几丁质酶(Chitinase)的放线菌(Actinomyces)300余株,研究了各种诱导物、碳氮源及培养条件对链霉菌S-128(Streptomyces sp.S-128)菌株几丁质酶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几丁质酶的合成能被多种几丁质所诱导,是一种诱导酶,添加氮源尤其是有机氢源能促进酶的合成,而碳源却没有这种作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2.O%脱矿质几丁质和1.5%玉米浆,在28℃发酵5d,发酵液的几丁质酶活性可达290u/ml,该酶对几丁质的水解反应显出较宽的pH范围(pH3~8)和较好的pH稳定性,最适pH5.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该酶的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并以65℃的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舞毒蛾是一种世界性林业害虫,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舞毒蛾幼虫主要蚕食果树、柳树等树木的树叶.严重危害林业安全。文章介绍了舞毒蛾的危害、几丁质酶的相关知识及舞毒蛾几丁质酶的研究现状.并对应用几丁质酶防治舞毒蛾的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泡桐叶甲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苏云金杆菌、2 .5%敌杀死、50 %甲胺磷、4 0 %氧化乐果、杀虫威等几种药剂进行不同施药方式、不同药剂林间对比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泡桐叶甲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注射法和喷雾法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甲胺磷 氧化乐果 (1:10 0 0 )混合农药注射防治效果较好。苏云金杆菌 (5× 10 7孢子 / ml) 敌杀死 (1:50 0 0 )喷雾防治泡桐叶甲幼虫比单纯使用化学农药效果更好 ,菌药混合液防治后 2 5d林间虫口明显低于化学防治 ,林间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4.
白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oreus)CT—86几丁质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磷酸膨胀几丁质双层平板,从土壤中篩选到48株分解几丁质的链霉菌。经紫外线诱变后,得到一株能强烈分解磷酸膨胀几丁质的突变株CT—86。在1~1.5%的磷酸膨胀几丁质、1%豆饼粉的营养盐培养基中,30℃培养8~10天,酶活达到0.4mg N—乙酰葡萄胺/h。在几丁质浓废为0.5~1%范围内,单位酶活随几丁质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以葡萄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为碳源时,在上述培养条件下,无酶活捡出。磷酸膨胀几丁质为底物,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是48℃,最适pH为6.5;酶液在60℃保温2小时后,酶活力丧失70%左右。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3-2抗线虫作用与几丁质酶活的关系,对几丁质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酶的特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抗线虫效果,用DNS定糖法测定了几丁质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2-3-2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显著,其抗线虫作用与几丁质酶活性呈正相关.几丁质酶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胶体几丁质65,酵母膏1,葡萄糖5,KH2PO40.7,K2HPO40.5,MgSO4·7H2O 0.5,FeSO40.01,NaCl 0.5,微量盐1mL/L;起始pH 7.0,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72h.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性提高了1.59倍,达到35.17×10-10 mol/s.枯草芽孢杆菌2-3-2几丁质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7.0;温度高于50℃及碱性条件下酶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林春燕 《武夷科学》2007,23(1):20-24
通过各药剂对竹镂舟蛾幼虫进行林间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混合化学药剂林间试验的最优组合为A382C1,即20%杀灭菊酯10000倍液+0.6%溴氰菊酯3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混合生物药剂最优组合为a1b1c2,即苏云金杆菌2000倍液+25%灭幼脲3000倍液+1%阿维菌素10000倍液的组合,这两组药剂可选用于林间对幼虫的防治。林间大面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生物药剂a1b1c2的防治效果达94.86%,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苏云金杆菌杀虫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好气芽孢杆菌,由于其对昆虫的特异性毒杀作用而广泛用于农业和卫生害虫的生物防治中。但由于野外应用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杀虫速度慢、对某些目标害虫不敏感,影响其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应用。通过特异性高毒力菌株的筛选、菌株的遗传改良、剂型的改良、各种增效剂和增效因子采用等方法,以提高苏云金杆菌制剂的杀虫活性和野外应用防治效果。本文在讨论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蛋白及其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增效方式及其杀虫活性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铃虫病原微生物分离及其高效杀虫微生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不同生态区自然死亡的980头棉铃虫上分离到360株细菌和12株病毒,经鉴定,其中气杆菌344株,球孢芽孢杆菌8株,粘质赛氏杆菌6株,苏云金芽孢杆菌2株,HaNPV病毒12株,依次占分离物的92.5%、2.2%、1.6%、0.5%和3.2%。从中选出19株细菌、1株HaNPV进行生物测定,结果在供试菌株中以35号和360号菌株及HaNPV毒力最强,其感染棉铃虫后的死亡率分别为80.0%、70.0%、70.0%,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试验,经回归分析,2株苏云金芽孢杆菌35号、360号和1株HaNPV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毒力与浓度有高度相关性(r>0.900)。  相似文献   

20.
利用味精废水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农药。首先将废水作为筛选培养基,对18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后,确定菌株WB5为适合该废水生长的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添加到废水中的营养物组分(%):玉米淀粉3,蛋白胨1,豆粕3。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为8.0,发酵温度30℃、200rpm摇床培养5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