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不借助辞典等工具的情况下做课堂定时翻译,其译文能够真实体现学生瞬间的翻译决定。基于学生课堂定时笔译的调查表明,学生译文中"了"、"着"等英语视点体的翻译反映了学生翻译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具体而言,含有完整体意义的一般过去时在译文"了"的使用中占绝对地位,其次是含有未完整意义的一般现在时的译文"了",而译文中"了1"和"了2"所占比例差异增大,说明学生语法意识的严谨和显化。译文中动词加上"着"的用法也表明学生在翻译中自觉的语法意识。通过分析视点体"了"和"着"汉译过程中的正迁移现象,不仅可以解释翻译语法显化、进一步验证翻译共性理论,而且使师生共同参与翻译认知学习,有利于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江雪》英译文中不同译者对"孤"和"独"两字的翻译方法不同,有些译文破坏了原诗"意在言外"的意味深长的效果,这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正确理解诗中的意象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而且要准确运用目的语语言,尽可能在译文中保持原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两个英语全译本风格各异,但异译同工。身份不同的翻译家,秉承不同的翻译主旨和翻译目的,都尽可能全面、充分、完美地再现原著的风采和文学魅力。在对原著进行文化阐释的过程中,两个翻译文本通过"深度翻译"的不同方式和具体的释译、化译、变译技巧,同样实现了文化翻译学理论上的译文"可接受性"和"充分性"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译文入手讨论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的最高标准"神入"和怎样尽可能做到翻译的"神入".  相似文献   

5.
译事不易,如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再加之于"雅",可谓难上加难。他所提之"雅",是指优秀的译文要在"信"和"达"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古文的文雅。而现代则更偏向将"雅"解释为译文于原文风格的一致。该文列举了汉英翻译(Chinese-English)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失雅"现象,从语言文化角度探究原因,感受差异,加深对翻译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国内的翻译理论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那就是"重神似不重形似",以达到翻译的"化境"。傅雷先生的"神似"论一直在译坛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指导作用,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准则之一。本文透过王夫之对于诗歌的评析理论——"取神似于离合之间",首次从古诗学的角度,对翻译界的重要论题——"神似"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减词"的三个原则,分析了"减词"运用的两种情况:即从语法角度进行减省和从修饰角度进行减省,同时指出了"减词"在翻译中的作用,即通过运用"减词",不仅可使译文变得语言简洁,而且还可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  相似文献   

8.
欧光安 《科技信息》2012,(10):23-23,25
穆旦(原名查良铮)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当代著名的翻译家,目前国内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诠释学翻译理论是20世纪中后期重要的翻译理论支派,影响深远。穆旦译诗的诠释学译论分析和文本细读表明,在等值因素翻译的"得"与"失"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均衡,在译文表达上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仅规定译文由其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决定,还要求译文自身连贯并与源文本连贯,即连贯法则与忠实法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其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可知,成功广告译本无疑皆能实现其预定功能,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恰当”处理译文,弥合文化鸿沟.在汉英互译时,译者要实现其呼唤功能,需使译文标准高于“功能”,兼顾广告在译语文化中的其他功能,才能出色实现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思想,即"延异"、"作者死了,译者诞生"、原文与译文的"共生互补"关系以及译文多元流动的评价标准等,从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文的评价标准三方面进行浅析,认为解构主义翻译观尽管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过分强调差异性,否认原文文本的终极意义;过多强调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和创造性,否认作者的权威性和独创性;同时提出译文的多元评价标准,否认忠实的翻译准则等,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导致翻译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1.
英汉翻译中,长句的翻译经常采用"意译"的方式。本文先通过部分实例来分析采用"意译"翻译长句时拟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如何深入准确地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长句;如何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使长句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最后再结合长句的特点,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本层面和语用方面探讨国内大学网络文本的翻译现状,指出其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译者"语篇意图性"和"可接受性"的忽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网页文本翻译要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功能,结合译语读者的接受性,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把握基本信息的传递,增补有用的文化信息,删减冗余信息,发挥网站的交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然然 《科技信息》2008,(29):167-167
翻译是一种语言使用活动,与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文的对比,认为要保证译文的质量以及使读者能够准确读懂译文,必须对原文本所要表达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作出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对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范林夏 《科技信息》2013,(6):239-240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所预期达到的功能,并以此来指导广告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连贯性法则"。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广告的广告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价值而采取直译、转译、仿译或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广告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广告目的和译者对原广告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广告效应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鲁顺 《科技信息》2013,(2):234-234
翻译策略与文体密切相关。本文所指的文体是指广义的文体,也就是语言中的各类文体,如广告文体,政论文体,文学文体,新闻文体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文体文章的译文,讨论了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可能出现误译或译得不合宜的地方,进一步总结了在翻译不同文体的作品时应如何达到"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16.
郑海陵教授所提出的"和谐说"是目前比较科学的翻译标准和审美标准。本文利用"和谐"的翻译标准对比分析《厨房》的两个译本,试图在原作理解与译文表达中,发掘出哪个译本更能与原作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7.
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是一个更为关注原文特色的功能翻译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坚持译文目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原文分析对选择适合翻译策略的作用。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外宣英译,译者可以在对原文功能与译文目的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外宣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谭焕新 《科技信息》2010,(18):I0154-I0155
语用翻译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语用翻译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达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值。本文浅谈了语用翻译的理论基础,以CET4的汉译英试题为例,从语用等值的角度分析了在汉英翻译中如何运用语用策略达到语用意义等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主义是西方现代诗歌的开端。而意象主义创始人庞德关于"意象(Image)"的定义的翻译在中国却有多个版本。本文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赵毅衡、裘小龙和郑敏的译文逐一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译文都不准确。之后本文结合庞德的诗学主张,对于"意象(Image)"定义的原文进行分析,提出了比较正确的译文。之后,本文根据这一定义,分析了庞德的意象诗作《地铁车站》。最后,本文认为庞德对于意象的这一定义并无太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提出基于"读者中心"原则,商务翻译与文学翻译相比更应该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等,采取适当的"本土化"策略与方法,使译文更流畅、地道,更利于读者即顾客或消费者理解和接受,从而最终达到商务翻译的商业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