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灌浆工程中小循环灌浆法的由来,特点及测量原理.分析了其无法准确、真实检测小流量的致命先天设计缺陷和不能适时检测浆液动态密度,流量计和灌浆管道易堵塞,灌浆过程中井孔内易发生固结钻具事故等诸多弊端.指出为确保灌浆工程质量,必须禁止使用小循环灌浆法,应采用大循环灌浆法,大循环灌浆法在一些水电项目中的实践证明:它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目前灌浆流量监测各种主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针对小循环灌浆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应推行大循环灌浆流量检测方式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从国家层面加快推进科技工作从"科技系统内部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基于国家这一重大战略调整,中南大学在总结以往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借助"三大创新平台",铺就"三大创新通道",将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切实履行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从国家层面加快推进科技工作从“科技系统内部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基于国家这一重大战略调整,中南大学在总结以往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借助“三大创新平台“,铺就“三大创新通道“,将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切实履行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5.
朱长青  赵香  耿刚 《科技信息》2010,(19):I0378-I0378
为改变我国水资源紧缺和在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广修蓄水工程,加大干旱地区水域面积和蓄水量,建设河道拦蓄工程,减少陆地排入大海水量,加强陆地自身水分小循环,削弱陆地与海洋水分大循环,提高小流域小到中雨的降水概率,降低大面积大到暴雨的降雨概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对减轻水旱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治中  王向华 《科技资讯》2007,(22):138-139
本文结合江苏宝应正润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实例,对具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农业基础较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业建设应以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为有力工具,多层次,分步骤地逐步推进生态园区的建设,从农业小循环逐步走向工农商结合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农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大伟 《科技资讯》2014,(34):63-63
济阳坳陷和浅海地区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陆上勘探以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为主,其中馆陶组及以上地层成岩性差,易坍塌,明化镇组地层易造浆。二开在馆陶组及以上地层钻进时一般采用清水大循环,在馆陶底部时改为小循环。钻井施工过程中,改过小循环后要逐渐加入处理剂调整钻井液性能,以提高钻井液的护壁携砂性能,要尽量减少松软地层在未成型钻井液中浸泡的时间,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刚改过小循环后需要长时间停待,恢复施工时如何划眼和处理井下复杂,该文通过河66-斜25井复杂情况的处理,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间Petri网的船舶并行设计过程建模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涂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810-8814
论述了并行工程在船舶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简述了其原理,即通过增加设计小循环次数来减少设计大循环次数,从而减少设计的反复过程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重点细分了传统串行造船过程,构建了优化的并行设计过程,并对该过程建立基于时间Petri网的过程模型,通过计算设计循环时间。定量分析了并行设计的优越性,从而为船舶产品实施并行设计方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当前师专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校的历史还不长,实验室是在资金少,人力不足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已有独立的实验楼和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虽然目前已有的设备投资,按教育部的要求,即师专物理、化学、生物的配备方案的最低标准分别为65万、51万、55万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我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采用了大循环、小循环以及增加实验次数等方式,按大纲规定要求应开个数和时数的开出率已达70%以上,个别学科已达98%,为  相似文献   

10.
某摩托车冷却系统阻力偏大,造成冷却系统漏水现象,经排查初步原因为散热器及节温器管路的总体阻力较大。为研究冷却系统节温器部件的流阻大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分析软件STAR-CCM+对节温器部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降低节温器全闭状态下小循环流阻,研究了大节温器、双节温器、小循环连接管路内径对该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温器全闭状态下小循环流阻为187 kPa,对冷却系统总阻力影响较大;大节温器、双节温器结构可有效降低节温器全闭状态下小循环流阻,但在节温器全开时流经小循环的冷却液流量占比增加较大且成本高。在原节温器状态下,小循环连接管路内径增大,小循环流阻明显降低,而流经小循环的冷却液流量占比增大,该节温器结构的小循环连接管路内径不宜大于13 mm。结合成本和快速应对冷却系统阻力偏大的问题,建议小循环连接管路选择12.2 mm直角弯管状态,小循环流阻降低34.8%,流经小循环的冷却液流量占比为36%。研究结果可为阻力评估及结构改进提供仿真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常山 《科技信息》2011,(21):I0343-I0344
本文以协庄矿区施工的某工作面上、下平巷为例,分析研究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巷道在快速掘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施工队伍通过灵活应用大循环与小循环两种不同的施工工序,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了十三层巷道的快速掘进,为该类巷道的快速掘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问题,如何维护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球环境与生物演化之间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类地质事件及生物化石富含地球过去变化的信息.因此,研究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地质作用和环境变迁对人类预测未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生物礁与火山岩等疑似礁体的辩证差异,厘清珠江口盆地西部浅层地震异常体的地质属性。从琼海24-2异常体所处地理环境出发,结合南海北部生物礁发育的大背景和珠江口盆地生物礁发育的演化规律,重点从生物礁发育所必备的各种地质条件及其地震响应特征进行辩证分析。结果表明琼海24-2异常体所处地理环境不具备生物礁发育的地质条件,地震反射特征具有明显的火山穿刺现象,且属后期破坏型火山活动,因此琼海24-2是受火山活动影响复杂化的异常体,不是生物礁,也不满足火山旁侧发育生物礁的模式,勘探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家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捷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态家园"的概念 "生态家园"是在土地承包经营、一家一户农民自己组织生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态家园"以自然界微生物一植物一动物的生态大循环为基础,把一家一户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通过食物链的形式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生态养份在家庭内部的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从而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自然品质,增加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家园"建设是集微生物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农业环保技术于一体的农产品生态生产技术模式."生态家园"生产模式加强了微生物在生物养份大循环中的作用,体现了生物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增值,使经营者得到了自然的、无公害的优质动、植物产品.  相似文献   

15.
27届国际地质大会是1984年8月4日至14日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的,会议地点主要是莫斯科大学和苏联外贸中心,开幕和闭幕式都在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的人数多达5600,来自112个国家。这届大会分为地层、古生物、第四纪地质、沉积学、前寒武纪地质、海洋地质、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金属矿床学、油气地质、固体燃料矿床、非金属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遥感、比较行星学、数学地质、地质学史和地质教育等22个学科组。每个学科组的工作可按主题分别在各组进行,也有各相关组之间的讨论.地层组的主题有:地层学的原理及方法,地层学与地质年代学,地层单位的准确限度及地理稳定性,地层界限的性质及类型,显生宙地层问题。地层学的组间讨论有不同相和生物地理区沉积的对比,文德系(前寒武最后的系),前寒武系与显生宙的界限,二迭系,胞粉地层学。古生物组的主题有:早期的生物,生态系统的古生态学及演化,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分布,作为系统发育分析钥匙的古构造与结构形态学,化石的微细构造及化学。古生物的组间讨论有地球历史中的基本生物变化与化石群的灭绝,迭层石,类迭层石的微小生物和灰藻,植物群的生成与大陆的历史,古植物群分区的起源及演化,寒武纪动物群、植物群的演化、迁移与区划,牙形刺的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考虑到世界地层工作的进展,作者提出了加强与我国地层有关的古地理、同位素、磁性的研究。至于我国古生物的研究则应特别注意于早期的生物,古生态与进化论,寒武纪植物群,化石的微细构造与化学,牙形刺的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等。  相似文献   

16.
普光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储集层是本区主要含气层之一,以溶孔白云岩、海绵礁白云岩为主,具有储层埋深大(超过5 000 m)、非均质性强、地震反射特征为杂乱或空白、纵波阻抗参数与围岩存在叠置等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导致该类生物礁储集层的识别难度加大、地震预测精度差。为此,在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分析生物礁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该区的基于"相控"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礁体识别与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古地貌分析,明确生物礁有利发育相带;然后井-震联合,利用优选的对生物礁较敏感的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等地震属性,定性分析生物礁储集层大致的空间展布形态、平面厚度变化;最后充分利用地震属性相研究成果,开展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定量预测生物礁储集层分布。利用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物礁储集层的识别、预测精度,明确了各个礁体间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  相似文献   

18.
前言目前用生物学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的研究,正受到国内外的格外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在迅速发展.特别在研究水污染方面,利用生物监测水质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正常情况下,任何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动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生态系关系.一旦生物所处的环境遭到破坏,即由于某些外来的物质参与到某一生态系后,就会使该生态系中原有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受到波动,甚至遭到破坏,从而打破了它们原有的质能小循环.这时作为该生态系中基本功能单位之一的生物(主要是动物),就必然要在其生态学、形态学、毒理学以致遗传学等方面,呈现  相似文献   

19.
《科学观察》2010,(6):38-38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亚平研究组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vidB.Wake研究组合作,基于棘蛙研究了印度半岛与亚洲大陆碰撞导致的地质活动事件如何影响生物的分布以及如何利用生物学手段反推地质事件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征稿范围:地质基本科学问题、应用及发展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盆地分析与板块运动盆地运动学的新理论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大地构造沉积学层控矿床岩相古地理生物成矿作用流域开发与环境保护层序地层与事件地质油气储集层的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