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西部科技》2010,9(6):61-61
[科技日报]长城、京杭大运河、楼兰古城、尼雅遗址……这些时空跨度大,涉及众多部门和地方的大遗址如何进行科学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道难题,随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通过结题验收,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大遗址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库瑞 《科技信息》2013,(12):48-48,57
西安城市大遗址保护应以建设"世界级文明旅游目的地"的新城市文化为目标,构建西安大遗址价值评估体系和大遗址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建设系统,依据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文化遗产发展思路,实现道德背景下的新型保护开发模式,即"政策保护+慈善基金+民众素质"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信息处理、经济发展甚至人的思维方式都带来了冲击,与此同时,作为全人类共同文化成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应的资源数据库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上看,—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得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国文明程度的高低。国家经济发展能否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依赖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城市的竞争,从表面看是经济的竞争,但本质是文化的竞争。作为文化遗产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大遗址,因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含量和独特的人类学、人种学的研究价值,理应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大有可为。但是,目前在大遗址富集的城市或地区,往往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困境,如何处理好大遗址的保护与当地经济迅速发展之间的关系,把传统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始出台,每年主题与定位的不同,显现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改变,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始从幕后走到前台,从专业人士的个别保护到社会公众的全民保护,从被动的专业管理到主动的公众参与,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走向全民化、大众化。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所辖的郑州商城遗址、郑州城隍庙和郑州文庙见证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大遗址是展现历史文化和国家尊严的重要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许多大遗址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威胁,亟需保护。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遗址的保护一定要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才能得到落实和保障。本文针对城郊型大遗址与周边地区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突出矛盾,结合西安曲江新区的案例,提出强调空间管制区划和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文化产业社区等发展思路。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这一原则的同时,将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联系起来,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古遗址是构成我国大遗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保护这一类型的大遗址,以马家塬遗址为例,运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在对马家塬遗址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资源特性和马家塬遗址实际情况,对马家塬遗址的保护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期对推进马家塬遗址和中国大遗址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含经堂遗址坐落于圆明三园的长春园,曾作为乾隆皇帝“颐养天年”的重要场所,是长春园内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而且为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样式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张红伟  郭莹  陈玲 《科技资讯》2023,(10):248-25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构建特色数据库是保存、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山东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切入点,结合山东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探讨了山东省传统音乐类数据库的建设意义、构建原则、功能需求,并提出山东省传统音乐类数据库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陕西是世界文物大遗址存量最多的省份,由于经济和社会原因,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对梁带村、耀州窑、周原和雍城等大遗址保护与规划的分析,说明其对改善陕西关中经济"中间热、两头冷"的不平衡格局,以及加快陕西关中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在传统的基于三维激光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精度遗址文物三维点云获取技术.该技术首先设计了基于路径规划的大型遗址点云获取技术,然后阐述了基于地理坐标的大型遗址分区三维点云获取技术,最后针对精细文物提出了多角度文物三维点云获取技术.将该方法用于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核心遗址文物的三维点云后,该文化遗产的三维虚拟展示提供了原始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大遗址周边区域历史文化特性进行保护,对城市空间开发实施控制,实现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融合,以城市形态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阿房宫遗址周边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空间肌理较混乱,空间形态的破碎化现象严重,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中的功能角色不够明确.大遗址与其周边区域存在中心与场、相互依存、图底关系3种关系;大遗址周边区域承担着保护与缓冲、过渡与融合的角色;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整合,应着重于形态结构、道路与交通、绿化系统与开放空间和建筑设计的结合.可为其他城市与其周边遗址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平台,是保护和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场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课堂。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传承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参与的一项工作。利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7):I0131-I0131,I041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特有的精神价值和宝贵的文化资源。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农村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文化遗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方法,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当前,我国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诸多问题.从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化保护红色文化遗产应该成为现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政府的重视、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普查、相关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应用性示范工程的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相关人才的培养是顺利实现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1):I0207-I0207,I023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工业遗址是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首都北京城市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路线调查等方法,探讨北京市工业遗址的分布特点和保存程度.早期生产型工业集中于京郊西南部而城区分布较少,三环路以内工业遗址大多为点状布局,利用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大多以文化创意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中心城区以外包括东郊工业区、东北郊工业区、东南郊工业区和西郊工业区等,其中以东北郊工业区和西郊工业区保存较为完好.北京工业遗址面临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开发模式单一、工业文化脉络留存不足等现实问题.建议重视工业遗址的保护,充分发挥遗址的教育功能,强化遗址的公园化改建,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的空间和注重工业建筑的可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像信息化记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建设、整合、利用和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文献资源.利用现代声像信息技术,原生态、客观、形象、真实、及时、完整地记录和拯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建设和利用大理这块丰富而多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淀厚实的声像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10-2019年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献,发现近年虚拟现实在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器物、书画、雕塑和建筑遗址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头故事与语言、传统技艺和传统习俗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的速度与准确性不断提高,且声音的加入增强了虚拟系统的沉浸感。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