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SiO2负载[C6H5-N=C(CH3)C(CH3)=N-C6H5]NiCl2和AlEt2Cl组成的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庚烷为溶剂制备支化聚乙烯。载体改性方式、金属镍浓度、反应温度和铝镍摩尔比等反应条件对乙烯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聚合物的支化度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加,而受铝镍摩尔比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将苊醌和2-胺基联苯反应,并在硅胶柱分离N,N'-二(2-联苯基)苊二亚胺配体(L),在N2下,NiCl2与L反应,得一种新型苊二亚胺镍配合物NiLCl2,并将其与TiCl4复合负载在SiO2/MgCl2的复合载体上.分别研究了二者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以烷基铝为助催化剂单一苊二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的齐聚具有很高的活性,当[Al]/[Ni]达到60时,催化活性趋于最大;而其与TiCl4复合负载体系在通用烷基铝的助催化作用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30℃下,TiCl4-NiLCl2(摩尔量比为1:1)/SiO2-MgCl2为复合催化剂时,合成效果最好.此外,还得到温度、助催化剂的种类,[Al]/([Ni] [Al]),[Ni]/[Ti]比例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α-二亚胺配体及其镍配合物,采用1HNMR,13CNMR,FT-IR,元素分析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2{[(2,4-MePh)2DABAn]NiBr2}/二乙基氯化铝(DEAC)催化体系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各种聚合条件如温度、Al/Ni摩尔比对催化效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 相似文献
4.
将苊醌和4,4′-亚甲基-二(2,6-二异丙基苯胺)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采用硅胶柱分离得到双核苊-二亚胺配体[H2NC6H2-3,′5-′d i-R-CH2-3,5-d i-R-C6H2-N=C(Nap)-(Nap)C=N-3,5-d i-R-C6H2-CH2-3,′5-′d i-R-C6H2-N=C(Nap)-(Nap)C=N-3,5-d i-R-C6H2-CH2-3,′5-′d i-R-C6H2NH2],Nap为1,8-naphthd iyl;R:CH(CH3)2}(L)。在N2保护下,L与(DME)N iB r2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双核苊二亚胺镍配合物N i2LB r4。通过1H NMR,13C NMR,EA等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以通用烷基铝,而不用昂贵的MAO为助催化剂的催化体系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其对乙烯的聚合具有很高的活性,最高可达1.76×106g.mol-1.h-1,聚合条件如:温度、助催化剂的种类、n(A l)/n(N i)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链转移剂(ZnEt_2)的作用下催化乙烯等温与非等温聚合行为,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核磁共振法(~(13)CNMR)对所得聚烯烃进行表征。结果发现:无论在等温还是非等温条件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所得的聚烯烃的分子量分布都变窄;等温聚合体系中,链转移反应导致分子量明显降低,而非等温体系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分子量有可能增加;在链转移与链行走竞争反应中,链转移反应明显抑制了链行走反应,控制聚烯烃的支化度。 相似文献
6.
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利用金属钾在乙醚中还原LNiCl2得到了单核镍化合物NiL2(L=2,4,6-三甲基苯基丁二亚胺),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与LNiCl2-THF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NiL2中镍原子与2个配体中的4个氮原子形成4配位结构,该结构中配体化合价为-1价.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两种新的β—二亚胺镍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以MgCl2 -SiO2 为载体 ,以α_二亚胺配体L修饰的Ni (acac) 2 TiCl4复合催化剂 ,以R2 AlCl和R3Al为助催化剂 ,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配比以及各种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及其表观聚合动力学 ,并用IR、1 3 CNMR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支化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Ni (acac) 2 TiCl4 L配体复合催化剂有良好的齐聚和原位共聚性能 ,催化单一乙烯聚合获得了支化聚乙烯 ,其中配体L2 制得支化度为 4~ 12支链数 10 0 0C的支化聚乙烯。 相似文献
9.
10.
经希夫碱缩合反应,制得水杨醛亚胺配体(3),其Na盐与trans-NiClPh(PPh3)2合成了新型中性镍配合物4{[o-(3-Cyclopentenyl)-(5-Me)C6H2--oC(H)=N-2,6-(i-Pr)2C6H2]2CH2}[Ni(Ph3P)(Ph)]2.经Ni(COD)2活化,配合物4的最高活性达12.12×105gPE/(molNi.h),所得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93×104~9.49×104之间.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配合物4可以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达1.49×105gPE/(molNi.h),所得聚乙稀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别达到了5.27×104和3.34.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水杨醛亚胺配体L1~L5,及相应镍配合物C1~C5,并用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质谱(Mass)和元素分析(EA)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C3为单组分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聚合条件下单组分催化剂对乙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性溶剂二氯甲烷中单组分催化剂显示出高的催化活...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以MgCl2—SiO2为载体,以α—二亚胺配体L修饰的Ni(acac)2/TiCl4复合催化剂,以R2A1C1和R3A1为助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配比以及各种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及其表观聚合动力学,并用IR、^13C NMR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化度的测定。结果表明,Ni(acac)2/TiCl4/L配体复合催化剂有良好的齐聚和原位共聚性能,催化单-乙烯聚合获得了化聚乙烯,其中配体L2制得支化度为4—12支链数/1000C的化聚乙烯。 相似文献
13.
以呋喃甲酸、5-叔丁基-2-呋喃甲酸为起始物,在PCl3作用下,与苯胺、2,6-二烷基苯胺反应(烷基为乙基、异丙基),合成了4个N-(2,6二-烷基苯基)-5-叔丁基-2-呋喃甲酰胺有机配体,同时以N-(2,6-二乙基苯基)-5-叔丁基-2-呋喃甲酰胺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呋喃甲酰胺镍配合物,并采用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质谱(MS)及元素分析(EA)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该配合物为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了催化聚合,以配合物中等的催化活性得到了富含间规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相似文献
14.
β-二亚胺金属配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非茂金属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分子裁剪性.通过调节β-二亚胺分子结构以及配位中心的电子与立体环境等,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催化剂的设计和组装,从而得到催化性能更加优秀的催化剂前体.文章综述了β-二亚胺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种β-二亚胺钴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的 β-二亚胺钴配合物 Co{ HNC(Ph) CHC[C(CH3) 3]NH} 2 ,其分子结构由单晶 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 ,晶体数据如下 :C2 6 H34 Co N4 ,FW =4 6 1.5 ,三斜晶系 ,空间群 P(- 1) ,单胞参数 :a=5 .90 4 3(12 ) ,b=8.3890 (17) ,c=12 .72 4 (3) ,α=75 .75 (3)°,β=83.4 2 (3)°, =78.13(3)°;V =5 96 .5 (2 ) 3,Z=1,De=1.2 85 m g/ m3,μ=0 .739mm- 1 ,F(0 0 0 ) =2 4 5 ,T=2 93(2 ) K,独立衍射点 2 4 33[I>2 sigm a(I) ],R =0 .0 385 m m ,Rw =0 .0 74 9. 相似文献
16.
合成含2-氨基苯基二苯基膦水杨醛配体(三啮(P) (N)O 配体)的3个后过渡金属镍配合物催化剂;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衍射实验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对降冰片烯聚合的催化活性和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时,配合物对降冰片烯聚合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聚合产物呈现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以焦脱镁叶绿酸-α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格氏反应形成二氢卟吩醇,经脱水反应得到带有长链烷基取代的焦脱镁叶绿酸-α甲酯衍生物,形成镍配合物后,进一步的Vilsmeier反应生成20-甲酰乙烯基二氢卟吩衍生物.对所生成的二氢卟吩镍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合成路线,合成出3种长链对正烷氧基苯偶酰及相应的双二硫代α-二酮合镍(Ⅱ)配合物,并对苯偶酰的液晶性与对应的二硫代配合物的液晶性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了从具有双重熔化现象的有机分子出发合成具有液晶性质的配合物分子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β-二酮类配体的结构与配位特点,根据其配位特点分别介绍β-二酮类配体与过渡金属、稀土金属形成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及其在工业催化、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由于碘离子对不稳定的Ni(Ⅱ)-S(芳基硫醇盐)键的亲核作用,使得Fe(CO)4I2和Ni(SR)2(dppe(SR=芳基硫醇盐)之间的反应生成NiI2(dppe)。含碘和二芳基硫醇盐离子桥联的Ni-Ni双核配合物[(dppe)Ni(μ-I)(μ-pdt)Ni(dppe)]I和[(dppe)Ni(μ-I)(μ-edt)Ni(dppe)]I可方便地由[NiI2(dppe)]和[Ni(pdt)(dppe)]或[Ni(edt)(dppe)]在二氯甲烷的溶液中的反应制得;该类反应可认为是由于硫醇盐离子基团中S-供体上的孤对电子对Ni-I键的进攻所致。另一方面,我们观察到[FeCp(CO)2I]和[Ni(pdt)(dppe)]或[Ni(edt)(dppe)]在二氯甲烷中的反应极其缓慢;但当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NH4PF6进行复分解置换后,源于碘离子和Ni(Ⅱ)-S键的作用同样可得到含碘与二芳基硫醇盐离子桥联的Ni-Ni双核配合物[(dppe)Ni(μ-I)(μ-pdt)Ni(dppe)]PF6和[(dppe)Ni(μ-I)(μ-edt)Ni(dppe)]PF6。实验结果说明在本文所讨认的镍(Ⅱ)-硫醇盐离子-膦配合物中,Ni(Ⅱ)-S键的反应活性随桥联的第二金属离子和不同的碘离子基元而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