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有效地开展空间使用价值预测及人流预测,研究了建筑空间组织对人流分布的影响.以商业建筑为研究类型,选择两个典型样本,综合Space Syntax与Arc GIS集成技术对集销中心交通空间进行量化分析.该技术在建立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反馈机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数据表明:对于业种组合稳定的集销中心,可综合主入口位置、垂直交通布局与空间整合度等因素实现建筑内有效的人流分布预测;合理的垂直交通与业种分层组合有利于提高各层人流的可达性;集销中心内部空间均具有较强的对称性,其组构关系越简明、形态越统一,越利于实现人流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2.
引导购物人流较为合理地分布在高层商业空间是高层商业综合体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上海2个龙之梦轨道交通商业综合体的人流分布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影响人流分布的功能业态、空间因素(组构、与建筑入口关系、与扶梯关系、所处楼层、通道宽度等)进行了测量,并尝试将功能与组构分析结果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业态的空间系数与业态的深度系数2个组合变量,利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进行了人流分布的综合分析模型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高层商业综合体中的个体空间选择行为具有潜在的规律性,不同行为主体的目的性、功能业态和空间因素等共同作用决定了人流分布状态;2基于业态深度系数、空间深度、与建筑入口关系以及与扶梯关系建立的综合分析模型可以对人流分布进行有效解释,2个案例中的决定系数分别可达71.6%与78.2%.  相似文献   

3.
商业是城市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商业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吸引人流,商业设施应设于人流量多且易于到达的区域.笔者基于南京河西新城北部地区,通过可达性与空间句法集成度分析,模拟预测地区级、地区次级的商业区人流聚集的情况,研究发现空间实体距离与心理感知距离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差异,并尝试解释造成这些差异的空间影响因...  相似文献   

4.
北京前门地区保存有良好的历史街巷肌理,是北京传统商业区和文化精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前门地区的空间形态,并与商业店铺点位的核密度分析结果相叠加,探讨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与商业发展关系。同时,利用跟随调查方法,探究前门地区人流移动轨迹选择与吸引物、街巷空间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前门地区的形态优化、业态提升和街巷活力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前门地区文化景点与商业店铺大致沿可达性高的道路呈线性集聚,但仍有部分文化景点集聚分布在可达性较低且商业店铺尚未形成集聚的胡同街巷,商业店铺的空间集聚则极大影响着人流移动的行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均衡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ArcGIS为平台,在南昌市基础地理数据和中小学校分布数据的支持下,利用空间分析技术,以可达性为视角,从不同区域和不同出行方式等方面对南昌市基础教育资源可达性格局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城区中小学校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整个南昌市城区学校的可达性较好,平均时间成本7 min 48 s;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土坡稳定性分析中滑移面位置及安全系数空间分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质边坡的破坏模式及滑移面形状,由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一种新的确定边坡最危险滑移面搜索模型,对土质边坡滑移面位置及安全系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与研究.在现有经验公式的基础上,将滑移面圆心位置所在的可能范围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将多组边坡设计参数进行组合,计算得出对应滑移面圆心在各区域的分布规律;通过追踪搜索过程及拟合计算结果,利用空间三维曲面描述了安全系数空间分布规律;编制了应用程序,可应用于边坡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人流活动与商业文化建筑群布局的关系。建筑群空间尺度、吸引人流点的相互位置及空间中的引导、分隔物的布局与人流活动均有一定关系,研究以上诸关系有利于进行建筑群布局。城市人流汇集的方向影响着市中心建筑群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人流往往汇集于道路交义口,调查证明旧商业建筑群往有由交叉口开始发展的现象。利用步行交叉口,特别是丁字交叉口布置商业建筑群是良好的处理方法之一。调查资料证明城市现状的商业、文化建筑群中往往呈现人流活动不均衡的现象,它由于多种因素而造成,人流活动均衡与不均衡的现象影响着建筑群的布局。本文中用调查资料证明影剧院等场和疏散人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和强度,文中列举了现状的三种影剧院布置的形式,阐述其中人流活动的特点,提出影剧院后退红线布置或与次要吸引点结合布置等均是合适的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现教育均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实现教育均衡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利用GIS手段可以更方便更直观的实现目的。本文以咸宁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利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心城区中小学的空间分布、教育资源配置等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学区划分的不合理之处。最后就咸宁市基础教育资源现状所表现出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水利风景区为例,利用均衡度指数、均衡比系数、景区与城镇中心距离和变差系数,对水利风景区在区际、市际和市域内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数量和类型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较大;城市河湖型和自然河湖型景区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而湿地型和灌区型景区分布的不均衡程度较高;人口因素对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在市际均衡比指数差异的比较中,反映出不同地市发展水利风景区的优势和劣势;根据景区与城镇中心距离和变差系数,可知城市河湖型景区集中分布在城镇中心附近,水库型和灌区型多分散在郊野地区.在上述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福清市区为研究区,对2007年市区商业样点进行筛选、剔除和修正后,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市区商业地价空间格局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福清市区商业地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分布规律;(2)根据空间自相关系数可将福清市区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核心区内商业地价空间自相关系数介于0.2~0.6,空间相关性较强,该区商业地价普遍较高;过渡区的商业地价空间自相关系数在-0.2~0之间,空间相关性差;外围区商业地价空间自相关系数在0~0.2之间,空间相关性较差,商业地价普遍在1 000元/m2以下;(3)商业地价由核心区向外围区递减,在局部地区发生方向逆转,从核心区到过渡区地价梯度较大,衰减速度较快,从过渡区到外围区地价梯度较小,衰减速度较慢.经济区位、基础设施、交通情况、心理因素和宗地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商业地价空间不平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省为例,借助Arc GIS的空间表达技术,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均衡度系数、基尼系数以及均衡比指数,定量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情况来看,山西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行网点数量的分布在各地级市是比较均匀的,而支行、营业所以及全部网点数量的分布在各地级市是存在差异的;2山西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类网点以及全部网点在各地级市的分布集中程度较低;3山西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类网点以及全部网点在各地级市以及山西省三大区域的分布都是比较均衡的;4人口数量与行政区划对山西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的分布影响较大,而土地面积与经济发展水平对网点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人口的空间分异是区域差异的客观反映,探讨区域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是产业合理布局、小城镇建设、资源优化配置等的理论基础,也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该文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相结合,深入探讨了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西藏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四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扩展和加强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而更深入地探索、分析、处理和解释人口分布的空间模式与空间关联,为进一步研究空间模式的发生尺度和塑造该模式的空间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商业综合体是以大型综合性商业购物中心为主体,包含商务办公、酒店等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群体。该类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商业核心地段或新兴规划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土地开发强度高、交通可达性好、辐射面广、人流量集中等特点。该文以商业综合体的密集空间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对密集空间的建筑特点和防火难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基于人员疏散方式的防火设计和性能化防火设计两种防火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人员密集空间防火优化设计应该注意的环节,全文是基于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以李白、杜甫二人诗词的创作地点及诗词文本描述地点为空间信息,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分别采用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法对李杜诗词文学空间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李白、杜甫诗词空间信息中创作地点及描述地点均为聚集分布,但在聚集程度与聚集中心方面存在差异,杜甫诗词空间信息比李白诗词空间信息聚集程度更高;李白诗词创作地点表现出"两线五核"的空间分布格局,杜甫诗词则呈现"两线六核"的空间分布格局,描述地点均继承各自作者创作空间的核密度中心,但李白诗词体现出更多核、更广泛的分布特征,这与李杜二人各自的性格特征及政治经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对李白、杜甫诗词中涉及到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文学研究者对诗人有更深度更全面的认识研究,也有利于读者们对李白、杜甫有更理性的解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ArcGIS 10.2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平台,采用集聚度分析、均衡度分析、空间关联特征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保山市110个温泉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58.18%的温泉旅游地分布在腾冲市和隆阳区,其次为龙陵县和昌宁县,施甸县最少;(2)保山市温泉旅游地空间分布整体呈现集聚特征,且集中程度高,但其空间分布不均衡,热点区较少;(3)温泉资源禀赋、坡度、周边旅游景区是保山市温泉旅游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交通路网、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拔是保山市温泉旅游地分布的次要影响因素,影响力较弱的是河流.保山市应以腾冲市和隆阳区为核心区域,发挥其辐射和带动能力,形成点—轴—面的空间发展格局,使温泉旅游地空间布局由集中向均衡方向发展;通过增加温泉旅游地的数量,提升温泉旅游地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关联度,加大开发力度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6.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人口数及人口密度为研究指标,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人口密度、不均衡指数、重心移动、偏移-分享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来研究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人口增长速度在变慢,人口密度仍在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以上,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在淮河各支流的中、上游县市区域形成人口集聚区域,人口呈不均衡分布状态且不均衡趋势加强,人口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7.
江海旭  李悦铮 《河南科学》2010,28(8):1040-1045
系统收集2000—2008年福建省9地市入境游客数据,利用市场占有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对福建省入境旅游地域分布的空间聚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具有较高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和高级别旅游景区(点),如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城市;港澳台游客占主导,外国游客以日本、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居多;入境旅游的空间聚集性在逐渐下降,而空间均衡度在逐渐提高,反映出旅游发展地域分布正在逐渐扩展.福建省近10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时间序列模型.研究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进而利用模型对福建省未来5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人行道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提供一个舒适的行走环境,提高城市道路的商业文化、生态价值和社会生活价值。所以在人行道景观设计中应抓住其关键因素,提出基本思路。例如,一条以商业为主的街道,人行道不但有重要的交通作用,还要更多地承担起人流的集散和交往空间的作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就应该着重营造道路的商业氛围及休闲空间,补充必要的商业辅助设施,解决人流组织上的矛盾,为行人安排休息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引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对上海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进行测算.计算结果表明:上海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最邻近指数为0.656,其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其地理集中指数为87.200,这表明其空间分布是相对集聚的,并与最邻近指数的结果相映证.上海市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基尼系数为0.9647,C=0.0353,这亦说明其空间分布是相对集中的,空间上表现为不均衡.且根据洛伦兹曲线,可看出,上海市乡村旅游景区(点)在空间上表现为非均衡集中分布的特征.笔者试着从相关区域内的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等因素来探讨对其空间分布结构的影响,并提出更合理的布局方案,以期促进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是生态大省,对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作总体特征与空间分布的分析评价是突破以单体为单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尝试,也是突破旅游资源发生学分类及评价并代之以诊断分类及评价的尝试,对省级生态旅游资源的宏观评价应以定性为主,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具有典型性,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总量较多,规模较大;种类较多,为沿海亚热带型;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功能较多,与人互动性较好;品位较高,品牌知名度偏低;开发不足,保护难度较大,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组合较好,功能多样;重点突显,分布较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