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行星状星云周围可能存在其前身星-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和弱的他了谱线发射,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天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毫米波接收系统对2个较年轻的行星状星云M1-7和M1-16以及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VV47进行了CO分子的J=1-0的谱线成图,得到了这些星云CO谱线积分强度的空间分布和谱线发射的速度范围,观测表明从AGB星到行星状星云分子的分布有从球对称向非球对称过  相似文献   

2.
这是根据日瓦金的造父变星理论来间接确定造父变星质量的一个新方法.现用这方法求天琴座RR星的质量.按照这个理论,变星的质量必须对应于它的振动非绝热度.计算指出,桑德吉的结论,天琴座RR星的质量为1.15M不能成立.从日瓦金星体包层是多层球的近似理论及光谱分析方面的考虑,我们假定天琴座RR星的质量为0.85M.从这个数值计算出的振动非绝热度同日瓦金理论中对造父变星的条件相符合.这证明0.85M的值是该变星质量的可能值.至于这是否真正代表该星的质量,尚待进一步天文观测的证实.  相似文献   

3.
碳化硅(SiC)尘粒是宇宙尘埃的重要成分之一,亚微米尺寸的SiC颗粒在11.3μm波长附近有非常显著的晶格振动带.早在20世纪60年代,Friedemann等人就预言了SiC尘粒可以冷凝在富碳恒星的质量流失喷出物中.随后,通过11.3μm的光谱特征,在碳星的星周包层检测到了SiC尘埃.另外,通过原始陨石中同位素异常发现前太阳(Presolar)SiC尘粒最终确立了SiC在星际介质中的存在.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星际空间中并未观测到SiC的11.3μm吸收特征.本文主要介绍SiC的光学性质、SiC在天体环境中的观测特征,从而推断SiC在星际空间的丰度上限,并对其在星际空间中的演化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科学世界》2013,(2):30-31
在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时,应该观测什么目标才好呢?对观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行星系统中心的恒星,也就是"主星"。太阳属于"G型星",开普勒卫星主要观测的对象,也是这一类型的恒星。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在银河系的全部恒星中,G型星大约占8%。银河系内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大约有80亿颗G型星存在。G型星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发生在太阳和地球形成的约10亿年后。所以,G型星的寿命足够支撑其绕转行星(如果有的话)的生命产生和进化。作为类地行星的主星,如果该恒星远比太阳明亮的话,就会有问题了。越是明亮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开展的火星探测萤火计划(YH-1)的研究中,用地基掩星观测反演火星大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各种观测资料处于日心和火星坐标系中,不易利用和处理.本文通过矩阵变换建立掩星坐标系,把原始的观测资料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中,为掩星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6.
介绍分子天文学及其在天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在分子云大尺度分布、分子云与恒星形成、拱星包层和恒星演化晚期、天体脉泽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讨论了分子天体化学发展的情况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研究课题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超高速星是现在已知的银河系中速度最快的星体,它能够摆脱银河系的束缚.由于超高速星特殊的产生机制,使得它成为探索银河系银心内部超大质量黑洞的重要工具,近些年来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颗超高速星以及候选体,这些发现将对研究银心内部超大质量黑洞、银河系引力势和银河系暗物质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超高速星的理论和观测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对疏散星团M67进行了BATC7色测光.本项工作的目的在于研究该星团的最亮的成员星,尤其是那些在颜色星等图中位于红巨星支顶端的亮星和最亮的蓝离散星,以便得到M67星团中央一平方度视场内、主序折转点之后所有亮成员星的完备样本.为此,利用BATC:系统对星团中央一平方度的区域作了短时间曝光的观测,利用已知的自行成员概率资料挑出成员星,其中有16颗蓝离散星候选者、7颗水平支团簇星、24颗红巨星和86颗亚巨星.另外,注意到一些远离理论等龄线的离散星,对它们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LAMOST光纤定位系统中期试验机构(由19个单元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单元之间干涉现象,提出了一种消除干涉和观测星像方法。该方法根据星像的分布特点,通过星像分配、预处理减少机械干涉的发生概率,然后干涉检测、干涉处理以消除干涉,获得星像点的观测顺序及各单元的运行线路,确保观测过程中不会出现单元之间的机械干涉现象。软件仿真表明,该方案满足子系统需要,可获得较高的观测效率,对以后整个并行光纤观测系统(4000个单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简要地回顾了脉冲星、中子星和夸克星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当前(特别是笔者所在研究小组)对于夸克星研究的进展并指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讨论了区分普通中子星和夸克星的可能途径;给出了一些夸克星候选体以及未来可能的观测检验。  相似文献   

11.
给出一个研究由强子相到夸克相相变的简单模型,并定性分析了奇异星与混合星的基本性质,计算结果在观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包层为单轴各向异性电光晶体材料且其主轴沿光纤轴线的单包层光纤外加电场对光纤波导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对该种光纤中芯层和包层间的功率分布影响显著,在外加电场逐渐增大时,光能量逐渐集中到包层中,为设计新型电压传感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一批强IRAS远红外源进行了H2O脉泽谱线的搜寻,发现了10个新的H2O脉泽源。其中9个源均与恒星形成区成协,它们是正在形成中的大质量星的标志,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富碳星IRC10216,在富碳星包层中H2O脉泽活动的出现是罕见的。还讨论了这些新发现源的演化特性和时变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金属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s)的特性,需要研究金属包层光纤的包层模.根据金属包层光纤的特点,给出了金属包层光纤包层模的本征方程,讨论了这一复本征方程的求解方法,并研究了不同金属包层对包层模传播常数和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低电阻率的金属如金、银等,介电常数的虚部对低阶模的传播常数影响较小,尤其是对HE模影响更小,对铝、镍等影响稍大.金属包层对包层模的损耗,与光波长、包层模序和金属类型有关.介电常数虚部大(绝对值),而且包层模序也大时,损耗较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流参数化模型对8颗S+r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观测到的s r星数目正逐渐增多,为了进一步确定s r星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与s-星和r-星的关系,采用对流模型的参数化方法拟合了新观测到的8颗s r星的观测数据,拟合结果与观测符合得较好,进一步验证了原有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火星电离层早期的观测数据非常少,除了Viking登陆器对火星电离层的在位测量外,火星电离层的主要物理信息是通过掩星观测方法得到的.近年来,Mars Global Surveyor和Mars Express轨道器通过掩星观测的方法对火星的上层大气和电离层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得到了大量的火星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资料.火星电离层受到来自太阳EUV和X射线辐射、太阳风、太阳耀斑、中性大气、表面壳磁场、宇宙射线、流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结构发生瞬态或季节性的变化.本文介绍了行星无线电掩星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回顾了国内外科学家们基于已有的火星掩星观测数据(主要是Mars GlobalSurveyor和Mars Express)在火星电离层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科学成果,并详细介绍了火星电离层的结构和火星夜间电离层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钡星的形成机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是对重元素核合成及星系化学演化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a星的重元素是超丰的,但其光度太低,认为还未演化到AGB阶段,并且没有观测到^99Tc核素。研究表明,Ba星应该属于双星系统,其重元素超丰来自双星吸积,它的伴星已经经历了S-过程核合成,而且由在以前发生的同其伴星(以前是AGB星,现已演化为白矮星)的质量传输过程中,从伴星那里获得了富含重元素的物质,这样造成了Ba星的重元素超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掩星接收机主要采用硬件构造。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软件接收机以其可重配置、可扩展性强等优点,显现出对掩星观测数据提取,特别是闭环跟踪失锁情况下的开环跟踪算法研究方面的优势。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获取载波相位观测值的软件接收机,包括软件接收机的设计及掩星观测量的提取。在高度为1.5 km的湖北省九宫山进行了现场验证实验,完成了信号的捕获、闭环跟踪、开环跟踪及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提取,并与硬件接收机输出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本软件接收机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耦合机制和光栅特性,基于耦合模理论,对长周期光纤光栅中纤芯导模与包层模间的模式耦合进行了研究,推导出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传输率、耦合系数等多个公式;基于Matlab软件编程,研究得到比较可行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谱仿真模拟方法,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相符。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与实验上研究了腐蚀包层法增强长周期光纤光栅环境折射率敏感特性和调谐透射谱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光栅区包层半径的减小,各阶包层模谐振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环境折射率敏感特性随之显著增强。在用HF酸溶液腐蚀光栅区包层的实验测试中,先后观察到4个损耗峰,其中第2个损耗峰在包层半径减小约4.11μm、谐振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了约117.19 nm时,环境折射率传感特性增强了约3倍,这为制备高精度液体浓度/折射率传感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