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土基模量随季节变化对沥青路面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最不利季节土基强度值过低且不能真实反映不同季节土基强度变化的问题,引入等效回弹模量作为土基强度的设计值.根据东北地区粘性土、华北地区粘性土和西北地区黄土所测得土基回弹模量随季节的变化情况,得出不同地区的等效回弹模量值.通过对不同等级、不同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分析了不同土基强度取值对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等效回弹模量作为土基强度的设计值,土基设计强度提高了50%~60%,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平均减小10.4 cm.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手持式落锤弯沉仪的使用日益广泛,动态弹性模量也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就手持式落锤弯沉仪(包括动态弹性模量测试仪)的系统缺陷进行分析,并针对该缺陷提出解决方案,以探讨一种提高手持式落锤弯沉仪测试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路基顶面的回弹弯沉值的检验标准主要为经验公式,文章通过对路基回弹弯沉值的经验公式和理论公式的分析,探讨了非标准轴载下弯沉值测定的换算,并对弯沉测定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合理设置路面结构刚性层深度,提高模量反演结果的合理性,依托足尺环道试验路,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进行了路面各结构层逐层弯沉盆检测,分析了刚性层设置深度和荷载水平对逐层土基模量反演值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逐层土基反演模量一致性的刚性层深度设置模型.实例验证表明:与荷载水平相比,土基模量反演值受刚性层设置深度的影响较大;刚性层设置深度与路面等效厚度二者呈现指数相关性;与既有刚性层深度设置方法相比,该模型显著提高了土基反演模量一致性,逐层土基反演模量变异系数由12.9%以上降低为6.9%. 相似文献
7.
8.
针对使用中存在的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衰减问题,应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弹性多层体系理论研究了使用年限内沥青材料抗压回弹模量衰减对公路沥青路面路表回弹弯沉值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当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以3种常见形式衰减时,路表回弹弯沉值分别增加了45.93%,59.79%和51.08%,导致所设计公路沥青路面厚度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研究结果可供考虑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衰减的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时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落锤弯沉仪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工作原理并分析了道路现行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FWD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借助sidmod反算程序,介绍了模量反算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对兴泰一级公路不同结构层进行了落锤式弯沉仪(FWD)与贝克曼梁(BB)的弯沉对比试验,两种方法的弯沉测定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为落锤式弯沉仪应用于在建公路工程的过程检验及已建公路工程养护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由路面结构的路表变形响应反算沥青面层的弹性模量.根据落锤式弯沉仪数据采集传感器与荷载中心的距离,构建了结构层参数与其相应路表弯沉盆之间的数据库.通过分析此数据库提出了沥青面层的临界影响厚度,并基于此11各界影响厚度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理论弯沉盆和实测弯沉盆反算的算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是一种实用、有效而快速的评定路面承载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上海地区路面结构进行评价,发现沥青层反算模量与沥青层温度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关系,建立了上海地区道路结构的沥青层反算模量与沥青层温度回归模型,推荐了沥青层反算模量温度修正系数值.将沥青层反算模量温度修正结果与室内外模量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推荐的温度修正系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模量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利用弯沉盆参数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处理FWD(落锤弯沉仪)的测量结果用于结构层模量的评估。在研究弯沉盆信息时,利用FORTRAN程序进行了轴对称模型的动力有限元分析.与现有的反算程序中利用迭代不断调整模量来匹配弯沉的方法不同,本方法利用基层破坏指数和形状因子两个参数来确定土基模量,并将土基模量和其他参数一起作为输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估上层模量.最后,分别利用本方法和软件ELMOD对实测FWD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落锤式弯沉仪(FWD)弯沉盆反算路面不同层位的模量.采用Kenlayer程序计算各层表面的弯沉和应力,以及各层的永久变形参数,得到了不同荷载作用次数下的预测车辙,并利用足尺加速加载试验来分析该模型和车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加载过程中车辙的形成和车辙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获取真实反映沥青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和材料性状的结构模量参数,铺筑了4种结构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足尺试验路,对其进行加速加载疲劳破坏试验和路面弯沉检测。基于FWD弯沉测试方案,应用分层检测分析方法逐层检测了路面结构层的弯沉,并根据足尺路面加载破坏的损坏程度,进行了路表FWD弯沉测试和弯沉迭代反演,分析了FWD反算模量受荷载水平、位置和路面温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FWD反算模量与实验室动态模量的关系,提出了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和路基土实验室动态模量与FWD反算模量的换算系数K。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模量受温度和轮载作用的影响最大,路面结构完好的沥青层反算模量换算系数K=0.7~1.0;路面出现Top-down开裂后,K=1.3~1.5;沥青层层底出现疲劳破坏时,K>1.5;级配碎石层反算模量换算系数为1.32~1.49;土基反算模量换算系数与其所受的应力水平及土质类型相关,随应力水平的降低,土基反算模量换算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丁舒媚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4):540-544
沥青路面基于高度条件和重载作用,其受力状态以及静载模式下的受力条件都会产生极大差异.通过试验分析基于动载激励条件下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沥青路面的损害机理.为研究动态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实测动力响应,基于实际工程,构筑了3种典型的沥青路面,采用FWD(落锤式弯沉仪)分析沥青路面的动态弯沉盆特性,通过动态应变传感器,得到基于动态荷载下的层底弯拉应变响应.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随FWD荷载的变化表现出非线性特性,3种沥青路面结构的面层底具有较低的应变状态,且几乎不对路面累计疲劳造成损伤,相对于横向应变,具有较大的纵向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甘肃黄土地区土基回弹模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选取甘肃黄土地区有代表性的几条高等级公路,采用承载板、贝克曼弯沉梁、落锤式弯沉仪3种方法实测土基回弹模量,建立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进而提出了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取值范围为35~71MPa,保证率97.7%,为进一步研究甘肃黄土地区的路面典型结构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