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全息码”在确定部首偏旁方面、编码规则方面及综合指标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对其作出“没有任何推广应用价值”的结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汉字全息码     
本期的领头文章《汉字全息码》是一篇重大发明的专利报告。汉字编码是一个世界难题,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陆续提出数百套汉字编码方案,其目的是为了使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方块汉字及古今中国文化,能运用电报、电传、电脑等近现代科技手段传递信息,以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伟大交流。现在,我们自豪地向世界宣告:先进的理想化的“汉字全息码”,已在中华大地上诞生。而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者竟是年仅15岁的中国女少年杜冰蟾。有了“汉字全息码”,汉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灿烂前景犹如旭日临窗,曙光照耀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相似文献   

3.
“汉字全息码”存在的问题是本质性的,而且无补余救地。  相似文献   

4.
“汉字全息码”于1989年12月30日申请发明专利。该技术曾于1990年2至3月先后向两个单位转让,共获得32.5万元人民币。此后,又被评为当年上海市“十大文化新闻”之一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然而,时隔三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的一次法庭辩论上,“汉字全息码”作者及其监护人提出,自然杂志社交给上海交大测试的“全息码”码本与交给北京测试的“全息码”码本有某些不同,从而引起人们的疑问。其实,对“全息码”本身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把错码的成因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全息码”在1989年年底的专利申请书中,声称其重码率低于千分之一。然而奇怪的是,既然是这么好的编码,却在短短三四个月内,作了两次大幅度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少年发明家杜冰蟾发明的“汉字全息码”,在本刊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极大轰动。本刊主编贺崇寅以《杜氏“汉字全息码”与汉语国际通用化》为题特予评论。评论从文字史实与编码史实出发,认为汉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两大条件已经具备,祈望海内外有识之士为此继续努力,使中文早日成为世界通用语。  相似文献   

7.
1989年12月30日,年仅15岁的少年发明家、上海南市洋模范中学初三学生杜冰蟾的“汉字全息码”发明专利申请,为中国专利局正式受理,获得专利申请号与世界专利申请优先日。据有关方面检索披露,杜冰蟾是世界上提出重大发明的年龄最小的发明家。  相似文献   

8.
汉字编码的瓶颈问题是汉字拆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胡德良 《世界科学》2007,(12):19-21
英国学者格温·普林斯(Gwyn Prins)和史蒂夫·雷纳(Steve Rayner)认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对气候政策需要从根本上进行一次重新考虑,因为同样的政策就是再多也将不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10.
张玉茹 《科学之友》2009,(11):130-130
通过《小雨沙沙》这一课的教学,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须综合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寓教于乐,使其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雨沙沙>这一课的教学,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须综合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寓教于乐,使其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康鉴 《科学之友》2007,(9B):126-127
文章叙述了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有利于交流与应用,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并指出了中国标志艺术表达上凌驾于单纯模仿自然的艺术手法之上,以不同寻常的心灵体验使中国艺术异花独放。  相似文献   

13.
康鉴 《科学之友》2007,(18):126-127
文章叙述了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有利于交流与应用,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并指出了中国标志艺术表达上凌驾于单纯模仿自然的艺术手法之上,以不同寻常的心灵体验使中国艺术异花独放.  相似文献   

14.
文章叙述了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有利于交流与应用,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并指出了中国标志艺术表达上凌驾于单纯模仿自然的艺术手法之上,以不同寻常的心灵体验使中国艺术异花独放。  相似文献   

15.
柳淑娟 《科学之友》2008,(4):132-133
文章通过阐述朗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分析了朗读者在朗读时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理论物理发展的若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大多对体育课无兴趣.本文以<快速跑>一课为例,利用体育游戏和课的内容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体育教学,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站在国际舞台上>一课教学进行反思体验到本课的成功之处,也看到了不足.  相似文献   

19.
田国新 《科学之友》2009,(9):159-159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大多对体育课无兴趣。本文以《快速跑》一课为例,利用体育游戏和课的内容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体育教学,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辛国 《科学之友》2010,(6):168-169
文章通过对《站在国际舞台上》一课教学进行反思体验到本课的成功之处,也看到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