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地质、地震、钻井、测井及露头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新近系沙湾组从下向上依次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沙湾组层序一和沙湾组层序二,共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通过对不整合面、整合面、初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等各级湖泛面的识别和对比,从层序的划分入手,对体系域、准层序组等边界的识别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新近系沙湾组的等时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2.
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地震、测(录)井、岩芯、露头、古气候及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地震合成记录标定,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在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共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古暴露界面、河道侵蚀冲刷面、地层叠加型式转换而4类层序界面,并识别划分出1个新的超层序界面SB4,最终将四方台组一明水组划分为1个超层序组,2个超层序(SSQ1和SSQ2),6个三级层序(SQ1-SQ6),17个体系域,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盆地北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为:层序SQ1~SQ3(SSQ1)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南北向长轴物源的河流及滨浅湖沉积;层序SQ4-SQ6(SSQ2)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东西向短轴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及滨浅湖沉积;从四方台组时期开始,盆地沉积中心向西北方向不断迁移.根据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储盖组合分布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可知:纵向上四方台组时期层序SQ1发育本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而大安-新站地区SQI低能体系域厚层河床砂岩为本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最有可能形成构造一岩性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首次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嫩江组三段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利用地震、钻井以及测井资料在嫩江组三段识别出3个准层序组、11个准层序;对原有岩性地层对比中存在的穿时性做了校正,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核心,运用精细地层划分和对比技术,建立区域、油田乃至油藏级高精度地层对比格架。  相似文献   

4.
通过精细划分对比地层、深入分析层序结构、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综合分析了保山盆地的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在羊邑组二~三段内识别出了3类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根据划分出的各层序界面将羊邑组二~三段细分为9个中期、31个短期、66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等特征,重点讨论了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2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类型。进一步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地层格架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明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299-2302,2309
应用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芯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呼兰对青山地区白垩系登娄库组层序界面、层序内的最大湖泛面和首次湖泛面进行识别。建立了登娄库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为3个体系域,其识别标志为地震、露头、测井等资料上的特征。层序的体系域为LST、TST、HST。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登娄库组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即构造隆升活动、湖平面升降和物源供应。  相似文献   

6.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界面识别标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论述了陆相断陷湖盆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界面识别标志。湖盆沉积按湖平面的变化特征可划分出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等层序地层单元.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边界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地球化学等资料中均有特征性反映.通过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边界的识别,可以建立起层序地层格架.进而研究每一单元的地层展布及沉积学特征.以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西区珠江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西区油气资源丰富,珠江组作为主要的储集层发育层段,是该区增储上产的主力产层。在充分利用钻、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珠江口盆地惠西地区珠江组各级次层序界面特征,确定了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工区内共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5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并根据三级层序内部不同类型的水进界面进一步细分为21个四级层序。通过井-震对比,建立了工区内珠江组层序地层等时格架,揭示了各沉积层序的发育特征,对今后珠江口盆地的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在综合分析工区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超层序界面、准层序和准层序组识别标志,进而对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进行超层序界面识别,共识别出五个超层序界面(四个超层序),分别为基岩顶面(SSB1)、沙河子组底面(SSB2)、营城组底面(SSB3)、登娄库组底面(SSB4)和泉头组底面(SSB5)。从而建立了升平地区深层层序地层格架,并且对两个重大不整合面(SSB1和SSB4)的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及其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地层与其沉积相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进行地层单元划分和沉积演化研究。在研究区目的层段内识别出Ⅰ、Ⅱ、Ⅲ级层序界面各1个,识别出Ⅳ级层序界面4个、Ⅴ级层序界面若干。建立了研究区本溪组至太原组的等时地层格架,认为延安地区本溪期发育潮坪-障壁岛-泻湖沉积,太原期发育浅海碳酸盐陆棚沉积,太原期是晚古生代水深最大的时期。本溪期—太原期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陆表海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10.
对辽西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层序划分以寻找岩性地层圈闭,由于地震反射特征在地震资料上表现不明显,层序界面识别困难,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欢喜岭地区地震和测井资料,借助地震时频分析技术和测井连续小波变换来确定层序界面,建立了该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地震时频分析技术和测井小波变换进行层序旋回划分是较为可靠和实用的。沙河街组共发育有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可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思想源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追溯了中西方生态城市思想,首先论述了中国文化与城市生态,其次介绍了西方近代田园城市,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论和有机核散论等生态城市论述。最后介绍我国现代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和山水城市理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通信的安全性,提出一种与物理层喷泉码编码相结合的防窃听方法。利用增加人工噪声破坏窃听者喷泉码MP译码顺序,在保证主信道正常通信情况下,大幅度增加了窃听者的误码率,使其难以正常窃取信息,达到保证主信道通信安全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增加少量人工干扰噪声的情况下,使得窃听者的误码率达到30%~50%以上,达到防止窃听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提高喷泉码译码成功率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泉码采用的信度传播(BP)译码算法与最大似然译码相比具有低复杂度的优势,然而受到编码随机性的影响,其失败概率也较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译码算法,在传统的BP译码失败时,通过将未译出的数据包假设为已知,使得迭代译码的条件重新满足,译码过程得以延续,并通过后续的译码过程求出假设包的真实值,从而译出更多的数据包。研究了该算法中假设包选取策略和假设包数等参数的设置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码长为10000,译码开销为5%的LT码,采用最大度选取策略,假设包数为20时,该算法使译码成功率达到98.2%,比现有BP译码算法提高约18.3%。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喷泉系统喷水量调节问题,采用流体力学风洞模型试验得出的三维物体型阻理论、微气象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喷泉设计导论,以及物理学基本运动学理论,得出了喷泉喷水量调节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及解决方法,为大型喷泉调节系统设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种迭代方法的RS喷泉码的编译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喷泉编码可以解决类似广播通信等应用中因为重发带来的效率下降和时延增加等问题,而Reed-Solo-mon编码(RS码)在理论上可以作为数字喷泉码使用,但是传统的RS译码算法太过复杂,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RS数字喷泉码的编码方案,给出了RS数字喷泉码的迭代译码算法,与传统RS译码方案相比,该方案运算量小,译码延时降低明显.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S数字喷泉码的系统能够明显地降低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一种GF(m)随机线性喷泉码及其译码的在线高斯消元算法,分析了其译码开销和译码复杂度,并给出了其参数选取方案。为了论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对应用该方案的多接口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系统传输速率和可靠性都接近最优。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喷泉码的隐私保护和数据恢复方法.该方法利用块内计算复杂度有上界且各码块之间相互独立的特性,对数据进行分块编码及译码,实现快速数据恢复.同时采用随机密钥对信息进行扩展以实现数据的轻量加密,从而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在相同的随机篡改环境下,通过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喷泉码编码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数据恢复精度以及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对随机篡改具有较强的抗毁性,更适合解决存储中的数据失效或篡改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大气衰减和光强起伏对自由空间光通信性能的影响,信道编码是解决大气湍流信道影响的关键技术.数字喷泉码是一种无固定码率的信道编码方法,其中度分布是数字喷泉码设计的基础,本文采用开关度分布的方法,并给出其开关点最佳值.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分别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弱湍流和强湍流环境条件下,数字喷泉码相比于RS码有较好的编码增益,数字喷泉码中的开关度分布相较于二进制指数度分布、鲁棒孤子度分布,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开关度分布的误码率更低,信息速率的下降趋势也最少,同时双开关度分布与单开关度分布相比,对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更大.因此,双开关度分布数字喷泉码能有效抑制大气湍流的影响,大幅度地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音乐喷泉控制系统的设计, 各喷泉点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该系统设计的有效控制范围大约为1 km内,通信位速率约为75 Kbit/s,喷泉点可达数十个.设计了系统硬件构成,建立了CAN多帧控制协议并对帧结构进行了扩展,对软件实现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路车间通信(road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s,RVC)中路边设施的能量消耗,提出一种将由一个路边设施的覆盖区域改为由多个较小功率的路边设施来覆盖,而在路边设施之间通过协作来共同完成向车辆的数据传输.路边设施间的协作传输通过对数据进行喷泉编码、利用喷泉编码的信息累积特性来实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喷泉协作传输机制,在保证QoS的情况下,路边设施的发送功率有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