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南海珊瑚灰度记录中反映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南海西北部珊瑚生长带的长期趋势变化. 珊瑚生长带资料提供了综合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研究表明, 近两个世纪南海西北部珊瑚年平均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相吻合. 在19世纪末之前, 二者长期变化趋势都很微弱; 之后二者的趋势变化非常显著, 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该珊瑚记录的结束日期).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末, 珊瑚密度表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 因此, 南海北部珊瑚密度的年变化趋势能够揭示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历史, 这一结果与其他地区器测以及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结果一致.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基于珊瑚生长带的代用指标来重构过去两个世纪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资料.  相似文献   

3.
可以利用特异探针的核酸杂交技术,测定诸如HIV-1-类的难以捉摸的传染因子.可用Q-β复制酶把特异探针进行千百万倍的扩增.为了测定HIV-1之类致病的还原病毒,必须研究出非常灵敏的分析方法.因为周围血液中万分之一的单核细胞就可使无症状的个体被传染,而且受传染人  相似文献   

4.
对南黄海的B10岩芯进行了高密度的孢粉分析, 划分出8个孢粉带, 并结合14C测年和浅地层剖面资料, 对该孔所记录的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进行探讨, 得出如下结论: (1) 植被演替过程为含阔叶树的针叶林-草原→针、阔叶混交林→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含常绿阔叶树的针、阔叶混交林→阔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草地→阔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含常绿阔叶树的针、阔叶混交林; (2) 气候变化历史为冷干→温湿→冷干→暖干→温湿→热干→温干→暖干; (3) 沉积环境由陆相→滨海相→陆相→滨岸-浅海相; (4) 黄海暖流在早全新世便已形成, 而非形成于大暖期.  相似文献   

5.
6.
2009年11月,从英国东安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泄露出的一批电子邮件,这对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而言简直是一份圣诞大礼.在这1000多份电子邮件中,怀疑论者对一些尚有争议的评论断章取义,指出气候科学家们一直在向公众隐瞒了一些什么.由此引发了一场气候门事件,并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07,52(17):2094-2094
配位络合驱动的超分子体系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是目前配位化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涉及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晶体学等多学科领域;同时又是合成新型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化学家们利用自组装概念合成了众多的配位络合驱动的超分子体系,并发现了一批具有新奇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材料,如分子识别、磁性、催化、发光、非线性光学、气体存储等方面的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8.
海底寻宝记     
1817年3月5日,从广州开往马德拉斯的英国商船戴安娜号,在经过马来西亚和印尼、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时不幸触礁沉没,英籍船长和两名印度水手遇难。船上载有各类纺织品、茶叶、香料和锡铁,还有18吨广东瓷器。今年3月6日,从在海底沉睡了176年的戴安娜号打捞上来的24000件瓷器和其它文物终于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加士德拍卖行重返人世,全部拍卖所得为560万荷兰盾。拥有这笔财富的海底探宝人鲍尔也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被当地人誉为"马六甲探宝英雄",圆了他8年的"戴安娜之梦"。8年说起来话长,鲍尔原来是在电脑业工作,业余喜欢潜水。1979年他在新加坡定居下来,以后在一次潜水活动中结识了他现在的妻子。他们成了家,  相似文献   

9.
海底火山     
《大自然探索》2007,(9):18-19
海底火山环 如果你在浅海海域看到莫名升腾的气流或岩石碎屑,那多半就是海底火山在爆发.一般说来,更多的海底火山爆发发生在深海海域,那里分布着众多的海底火山.大陆板块漂移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若干块处于不断运动中的板块覆盖形成的,板块之下是部分熔化的岩浆.  相似文献   

10.
海底古城     
当末日来临时,总是如此之快,同时也是无法逃避的。神圣之城──赫拉克雷昂下面的土地摇晃着,似乎就要消失。一瞬间,这座位于地中海入口处的埃及城市就沉入泥沙,消失无踪。几个世纪过后,另一座海滨城市加诺普斯又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城市西边的土地仿佛突然间融化了,然后房屋、寺庙和道路转眼间就陷入沼泽中。 赫拉克雷昂和加诺普斯均建于2500年前的法老时代,曾经是繁荣的商贸中心,位于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尼罗河入海处,控制着上游的航运,向过往船只收取费用,因此非常富有。如今,赫拉克雷昂静静地躺在海底,加诺普斯则一…  相似文献   

11.
海底世界     
韩沛 《科学之友》2002,(9):42-42
海洋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未知部分,它覆盖着约71%的地球表面,对于这广阔无垠的辽阔水域尚有许许多多亟待发现及待开发之处。在海洋地理学中最有趣的工程之一就是绘制海床图。目前仅有很小的一部分已经绘制出来。对于仅在地球的洋面上航行的船只来说,海床图并不重要,但是对于潜艇里的人来说,它却是生死攸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海底住宅区     
美国海洋学家准备建一座水下城市。他们估算这一项目的总造价为5亿美元。而且私人赞助该项目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资金能尽快到位,那么5—7年后即可建成。根据设想,应该在水下建几个小区,人们可以乘坐密闭电梯直接抵达那里。身上不会沾一滴水,也不用携带水下呼吸器和其他任何潜水器材。  相似文献   

13.
海底悲歌     
8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一艘参加军事演习的俄海军“奥斯卡”级万吨战略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在巴伦支海,舰上118名官兵被困。在全球注目之下,经过一周多的营救工作,最后终于证实潜艇上官兵全体殉职。 尽管救援“库尔斯克”号官兵的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是,透过这次事件,再次感受到了人类在海洋面前的渺小,探索海洋的路还有好长好长。 沉没的堡垒 这次在巴伦支海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堪称一座水中的堡垒。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排水量为1.3万吨,装备有两个原子反应堆、24枚巡航导弹和…  相似文献   

14.
海底采矿     
法国国立海洋研究所正在设计一种半自动系统用来开采散布在海底的金属结核。他们计划用一种与船舶缆接的普通潜水机器人来采集结核,并且用5000米长的输送管通到定位在海床以上200米处的平台上。采集机(或缆接的机器人)将结核提升到平台上,而输送管上的空吸泵将结核上推到船上。这个系统的问题是如何产生将结核起到输送管并到达平台表面所需的80巴压力。该所正在考虑在管子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附近一座大西洋海底火山最近爆发,形成了下面这幅照片中的白帽浪、这座火山持续喷出气体和冒烟的柑浆,把局部洋面染成了绿色和褐色。西班牙政府关闭了附近岛上的一座港口,下令船只远离岛上村庄,禁止船只飞越该岛南端。这座港口的600名居民已经撤离,  相似文献   

16.
海底古城     
海底古城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因为那里蕴藏着古人的非凡智慧和金银财宝。几乎每年都有人声称自己发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古城遗址。大海底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全球迄今发现的一些最有名的沉没于海底的古城或古镇,区分事实与神话。  相似文献   

17.
18.
露脊鲸的进化树显得很奇怪——尽管它们所生活在的海洋是一脉相通的,这种鲸鱼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分化出三种类型:北太平洋型、北大西洋型和南半球型。最近, 科学家通过研究蚕豆大小的寄生物——鲸虱,终于破解了这个奥秘。鲸虱实际上是一种外形与螃蟹相似的甲壳类, 它们终生附着在鲸鱼的皮肤上,以鲸鱼的蜕皮为食物。鲸虱的基因比鲸鱼本身能更完整地揭示鲸鱼的进化历程,这是因为鲸虱的繁殖速度更快,并且每条鲸鱼的体表都寄生着多达7500只鲸虱。科学家分析了来自各大洋的露脊鲸体表的线粒体DNA,这种遗传物质以相对稳定的频率发生变异,所以通过其变异情况就能看出鲸群的分化时间。结果表明,露脊鲸群是从600万年前到500万年前的某个时期开始分化的。当时,分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海水很浅, 因而两边的鲸鱼被限制在各自的海域独立进化。与此类似, 当时的赤道海水温度很高,所以南、北半球的鲸鱼也只能独立进化。最终,就出现了如今的三种露脊鲸类型。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9,(7):7-7
2009年3月15日,汤加群岛附近海域的一座海底火山爆发,把由大量烟雾、蒸气和尘埃组成的火山云喷射到南太平洋上空1000米以上,海底还发生了里氏7.9级大地震,但暂时还没有人类、鱼类及其他动物受到影响的报告,靠近翻滚海水的沿岸村庄也未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20.
海底沉鲸     
有动物学家早在1934年就推测,巨鲸死后沉入洋底,很可能最终变成洋底生物口中的美食.然而,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科学家才在海底亲眼看到了巨鲸的残骸. 1987年,一组美国科学家搭乘潜水艇至水下1200多米海域考察,无意中发现了一头巨鲸的骨架.这具长达18米的骨架沉入洋底至少已有数十年时间,但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科学家发现,目前它已经成为大约43种12000多个深海生物的定居场所.这些物种大多跟人们在深海热液系统中找到的生物十分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