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晓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0,22(1):21-24
:对溴化锂溶液竖板降膜吸收器进行了传热传质实验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不同吸收压力、不同溶液流量、不同溶液进口温度及不同冷却条件对吸收过程传热传质的影响,这种响应关系反映了吸收器与这些关键因变因素之间的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溴化锂水溶液降膜吸收水蒸气过程传热传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溴化锂水溶液降膜吸收强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吸收式制冷技术中,提高溴化锂水溶液吸收蒸汽效率的手段主要是采用高效传热传质元件和添加表面活性介质。本文主要研究竖直平板流降膜吸收中添加表面活性介质的强化吸收技术。选择一种典型的表面活性介质;2-乙基-己醇,研究在一定实验工况下加入活性介质后不同降膜雷诺数Re、溶液进口温度ts,i、吸收压力、活性介质浓度以及不同降膜长度试件下的吸收强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降膜吸收试验系统 ,研究了在不同的溶液降膜流动雷诺数 Re下 ,无活性介质和加有3× 1 0 -5质量浓度 2 -乙基己醇的溴化锂水溶液降膜吸收强化过程 .结果表明 ,上述两种情况下 ,降膜吸收随 Re的增加 ,溶液侧平均换热系数和吸收传质系数均增大 ;且在 Re<80下 ,加有 2 -乙基己醇的吸收效果比无活性介质的吸收有明显的增强 ,随 Re进一步增加 ,强化效果逐渐变得不明显 .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技术 ,观察了流动液膜吸收过程中膜内溶液温度和质量分数变化引起的干涉条纹变化以及液膜流动的表面状况 .观察到 ,加有活性介质吸收中引起的干涉条纹较无活性介质的分布密 ,条纹要细 ,且液膜表面还出现不规则扰动 .这种扰动是由加入活性介质后吸收中溶液表面张力变化所引起的界面湍流 相似文献
5.
以质量浓度为50%~57%,温度为28℃~37℃的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研究溴化锂溶液吸收制冷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溴化锂溶液浓度及降低溴化锂溶液温度,可提高传质推动力,进而强化制冷过程,但不影响过程阻力,获得的传质系数在10-6~10-7kg·m-2·s-1·Pa-1数量级范围。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溴化锂降膜吸收理论及实验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表面活性介质对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水蒸气强化传热传质的理论及试验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量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的基本理论提出绝热吸收器内溴化锂溶液微小液滴下降过程绝热吸收水蒸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液滴直径时,溶液温度、溶液质量分数、传质系数和吸收率等随吸收器高度变化关系,该数学模型为喷淋绝热吸收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溴化锂溶液绝热吸收水蒸气的传质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双膜理论假设,建立了规整填料绝热吸收器数学模型,通过对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简化得出速度关系式,从而保证程序计算结果收敛和减少计算时间,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喷淋溶液温度、浓度、流量和吸收压力对传质系数影响,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增加喷淋溶液流量能显著增大溴化锂溶液绝热吸收过程传质系数;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真空状态下套装不同尺寸的抑泡孔管的单管在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结果,示出了压力(45-45cmmHg)、浓度(0-55wt%)、间隙尺寸(0.5-3.5mm)对沸腾换热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回归得到的准则方程可供真空状态下溴化锂水溶液中套装抑泡孔管的单管沸腾换热计算用。 相似文献
12.
郁履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
本文探讨了喷水室中的热湿交换机理,导出了反映不同换热效率之间的关系式,从中可知,η_1,η_2和X值是相互有关联的。利用本文导出的公式,可将不同作者通过实验所整理成的某一热湿交换效率值,变挟成其它换热效半值,以供从事空调设计和运行的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波纹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管排数及不同翅片间距的9个三角形波纹翅片管换热器试件进行了传热与阻力特性试验,给出了实验特性曲线及关联式,并对管排数及翅片间距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了有益的结果,另外,对三角形波纹翅片与平直翅片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局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低密度翅片管束中各排管的传热和阻力特性.翅片管束采用两种顺排布置方式(s_1/d_0=1.875,s_2/d_0=3.125和s_1/d_0=1.875,s_2/d_0=1.875).实验结果表明:从第4排或第5排起,换热趋于稳定,得出了各排管换热的修正系数C_z和翅片管束的平均努谢尔特数Nu_z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摩擦因子f与雷诺数Re、s_1/d_0、s_2/d_0和管排数z_2之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5.
多孔介质中的对流传热传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补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28(5):51-58
为庆贺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建所15周年撰写的研究综述,对清华大学在多孔介质对流传热传质方面所进行的工作,特别是最近两年多来所得到的一些探索性的新进展作出较系统的简要回顾,供我国工农业技术改进工作者作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热泵型空调机组室外机换热面积通常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的特点,对室外机换热面积变化对其换热量及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测试了室外机沿制冷剂管路管壁温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室外机传热和制冷剂流动计算模型,并对以R22为工质的一机组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内的相变过程均为非定温过程,但温度变化较小,且供热时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大于制冷时作为冷凝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当室外机换热面积远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时,室外机换热量和机组性能系数均随换热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远较换热面积减少的比例小得多。且在制热工况下的影响远小于制冷工况。 相似文献
17.
在激波管装置上,采用激光散射测量系统探测水蒸汽的自发成核凝结过程,测量不同水蒸汽分压和膨胀率下的膨胀压力及相应的散射光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些曲线标志着水蒸汽相变过程中成核率和凝结量的相对变化量,据此,分析膨胀率和蒸汽分压对成核时间和液滴生长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低Re数流动条件下翅片管束换热及阻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发现,与光管管束类似,随Re数增加圆翅片与椭圆翅片管束亦先后呈现3种不同的流态,即层流、混合流和紊流,相应的有3种不同的换热机制和规律。在低Re数时,换热由层流或混合流机制所控制。目前,工程中用紊流区的换热与阻力规律向下延伸,用于设计运行于低Re数工况的自然抽风空冷器将导致设计的失败。实验表明,在自然抽风空冷器操作条件下,对于同样的换热系数,椭圆翅片管的压降比国翅片管低45%左右,采用椭圆翅片管将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实验还发现,来流气流不均匀性对自然抽风空冷器的平均换热特性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对吸风入口型线的设计可以大大放低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蒸发段质量注入角度着手,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了热管蒸汽温度、温差、压力、压力降及传热量的变化,得到了径向雷诺数Rer与蒸汽流动参数变化的曲线分布,研究表明热管的不等温性,蒸汽的压力损失和传热极限与质量注入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在空心环支承条件下光滑管管束与缩放管管束换热器的壳程流体压降与传热膜系数分布,对换热器壳程传热设计做了优化分析,认为管束的排列结构与长径比是优化壳程传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