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二辊五道次辊模拉拔方法成形豆形截面钢丝.依据豆形截面钢丝形状的特殊性及AISI70号钢材的特性,设计了各道次孔型形状.其中第一、二、四、五道次的道次压缩率相等,辊子采用横辊摆放;第三道次的道次压缩率为0,该道次的辊子采用与横辊呈90°的立辊摆放.计算并设计出各道次辊模组成的孔型型腔的截面尺寸和形状,再利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五道次辊拉拔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工件辊模拉拔过程的变形机理,并对辊模拉拔过程中工件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模具的载荷等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特殊点进行应力应变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辊模拉拔方法生产的豆形截面钢丝,其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辊模拉拔工艺是结合拉拔和轧制工艺对金属线材、异型材料和管材进行拉拔的先进制造工艺。本文针对钢质无缝CNG气瓶辊模拉拔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Gleeble材料实验机进行的单向拉伸实验得到专用气瓶材料34CrMo4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构建其材料本构方程,并以此为依托,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气瓶辊模拉拔工艺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各拉拔参数对拉拔力的影响效果,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榫卯式混凝土空心异型砌块形式,并对两种不同孔型尺寸的该新型异型砌块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主要研究所选用的混凝土本构关系、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砌块孔型对该新型砌块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孔型尺寸的混凝土空心异型砌块砌体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提取空心异型砌块砌体的应力云图、裂缝云图并分析其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合理使用和选择榫卯式混凝土空心异型砌块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分析结果为混凝土空心异型砌块进一步发展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拉拔力是影响丝线材拉拔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也是设计及选用拉丝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本文基于DE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铜银合金拉拔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材料参数、不同入模角、摩擦因数和不同定径区长度等条件下的拉拔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工硬化指数、入模角、摩擦因数和定径区长度变化对拉拔力的影响规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辊模拉拔药芯焊丝的变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TS材料试验等了固定模与辊模模拉拔药芯焊丝的变形特点和工艺特点,给出了变形参数,力能参数,等实验结果,结果认为,辊模拉拔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较低拉拔力的变形分配条件。  相似文献   

6.
芯拔管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单道次固定锥模短芯棒拔管的拉拔过程.通过分析拉拔系统的受力情况绘制了整个拉拔过程的拔制力——载荷步曲线,提出一种计算拔制力的方法.此外,比较了4种拔制力计算方法,指出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固定模具拉拔情况,讨论了拉拔工艺参数(摩擦系数、模锥角)对拔制力的影响,对拉拔工艺设计和模具优化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异型扁坯热轧成型过程及筋部充满规律。结果表明,异型扁坯经三道次热轧即可成型;第一、二道次轧制过程中,在轧件轧前宽度一定时,轧件腿部压下量存在临界值,当腿部压下量小于该值时,筋部孔型充满度随轧件腿部压下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并趋势近于1,随轧件轧前宽度的增加孔型充满度线性增加,但增长幅度较小;第三道次筋部孔型充满度受轧件腿部压下量和轧件宽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吴斌俞菲  杜春雷 《科技资讯》2014,(8):69+71-69,71
在接触线拉拔工艺中,拉拔模具与配模道数是铜合金接触线拉制工艺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采用上引连挤法制造的铜锡合金杆坯作为原材料进行拉拔,对比了三道次、四道次不同减面率的配模拉拔,生产出CTS120接触线产品。试验得出四道次配模拉拔过程中杆温平均在60℃~80℃,产品表面光亮,各项主要机械性能符合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的国家标准要求,且采用四道次配模拉拔,加大拉拔速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对滚丝模失效的分析可以搞清滚丝模的寿命及磨损等问题,通过扫描电镜等方法的研究,认为失效形式为麻点剥落,是由于材料韧性不足造成的.对Cr12MoV和LM1材料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冲击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高强度高韧性模具钢LM1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多次冲击疲劳寿命明显高于经不同制度热处理的Cr12MoV钢.  相似文献   

10.
对高碳低合金钢丝拉拔杯锥断口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高碳低合金钢丝拉拔杯锥断口的根本原因是钢丝芯部组织缺陷和钢丝拉拔过程中芯部与外层的不均匀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提高盘条钢质的纯度和均匀度,改善拉拔工艺,降低拉拔摩擦系数,可以显著减少杯锥断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箱拉丝机进行较高速度拉拔模连续拉拔制备锌线材,发现拉拔产生的热量易使锌线材晶粒粗大,进而导致锌线材的脆性增大和抗拉强度降低,因此,拉拔模拉拔速度受到限制。辊模拉拔发热量小,变形量大,对拉拔油要求不高,适合替代拉拔模在较高速度下拉拔锌线材。现有辊模以单组逐道次拉拔为主,且体积较大不适合安装于水箱拉丝机内使用。通过简化辊模结构及孔形设计,以适合安装于水箱式拉丝机内替代拉拔模拉拔锌线材。试验表明,改进后的辊模组合,可替代拉拔模安装于水箱拉丝机拉拔锌线材,单组辊模变形量可达到拉拔模变形量的两倍,拉拔速度提高31%,能耗明显降低。采用低黏度油品替代拉拔乳化液,可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2.
挤压模具设计综合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结构化程序和规范化数据库技术,开发了模具设计综合数据库系统,该系统由6个设计模块,即棒材模、实心型材模、空心型材模、壁板模、宽展模、导流模设计模块和1个系统维护模块组成,可以构成挤压模具设计专家系统重要的专家经验来源和实现自学习、自积累的支撑体系,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软件使用,完成模具设计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数据积累,代替挤压模具设计技术资料手册,实现相关设计参数的自动计算和模具强度校核,利用该系统可以大大减轻技术人员的劳动工作量,同时提高模具设计的准确度,保证模具设计的合理性,最终达到提高挤压生产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辊式磨液压系统压力、磨辊与物料的接触面以及磨辊受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辊式磨辊压计算方法——平均曲面辊压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公式推导。通过实例计算,从辊压数值计算大小、磨机主要受力部件的应力应变情况和磨机功率三个角度,将平均曲面辊压方法与传统平均物料辊压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根据推导出的平均曲面辊压计算公式,分析了磨辊结构形式、物料最大粒度、料层厚度以及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等设计参数对平均曲面辊压的影响,为辊式磨的设计参数选择以及结构强度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有限元法,采用单锥度辊作为炉辊初始辊形,分别通过热应力计算和屈曲分析,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和快冷段内炉辊热变形及其对带钢瓢曲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段,炉辊热变形后,随着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形状分别为双锥度辊、单锥度辊和“M”型辊,且炉辊总锥度随温差增大而减小:当炉辊温差在一定范围之内时,炉辊热变形对防止带钢瓢曲变形有利:在快冷段,炉辊热变形后,炉辊变为双锥度辊,随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总锥度变大,且带钢更容易发生瓢曲变形.基于计算分析,从炉辊热变形角度考虑,对加热段和快冷段的炉辊的温差控制及炉辊选择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螺栓强度直接决定滚轮滚针轴承工作载荷。而注油孔结构设计参数是影响螺栓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以螺栓最大应力和变形为优化目标,提出了滚轮滚针轴承螺栓强度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滚轮滚针轴承参数化模型;然后,运用有限元方法,提出了滚轮滚针轴承整体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注油孔设计参数对螺栓强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了以螺栓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滚轮滚针轴承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工程实际,获得了螺栓注油孔孔径的最优化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滚轮滚针轴承螺栓关键位置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有所改善,验证了所建立的滚轮滚针轴承螺栓强度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压铸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成型工艺,压铸模对压铸生产至关重要。针对压铸模的主要失效形式,分析了影响压铸模失效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压铸模使用寿命的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可较大地提高压铸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铝型材挤压模具传统设计方法的改革和优化设计方法,就采用模具CAD/CAM技术和实现模具设计制造一体化问题,对提高挤压模具质量和寿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同时还尝试了用计算机模拟流动景象。  相似文献   

18.
王晶 《科技资讯》2010,(23):59-59
本文综述了模具材料的分类,以及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三种常用模具用钢的发展与应用,并对一些新型模具用钢的性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