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一代转基因玉米正在准备着进入市场,它们也许能缓解人们对于"恐怖的怪物食品"的忧虑。安娜斯塔西亚·博德纳(Anastasia Bodnar)回忆起第一代转基因生物体刚被研发出来时的情形,"那时大家觉得它们是喷气背包那样的科幻发明——未来式的、最有营养的作物。外国的食品将出现在超市货架上,还能缓解世界饥饿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中行 《科学之友》2007,(11A):67-68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近乎以星火燎原之势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截至2004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遍布世界五大洲。然而,转基因食品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却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类高技术食品的安全性还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2月13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发布了一份转基因全球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2013年年底,全球共有27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1.75亿公顷。这些国家中19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其中我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排名世界第六,分别为420万公顷的转基因棉花和6000公顷的转基因抗病毒木瓜。那么除了上述两种已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外,现在我国主要的转基因农作物还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4.
1983年,世界上第1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得以迅速推广,200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转基因食品近年来也陆续摆到了超市的货架上,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们没有像期待的那样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归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转基因食品也摆上了人们的餐桌。据统计美国2/3至3/4的奶酪生产应用了经基因设计的凝乳酶,1/3的奶牛补充了由生物技术生产的牛生长激素以增加产奶。而在全球范围内,据报道已有技术成熟的转基因食品7大类10个品种。然而,就如同一柄双刃剑,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崭新品种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这样的担心—一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其实,利用农产品的基因变异并非今天才有。早在一万年前,早期人类就开始驯养野生动物和培植野生植物,以期获得更多的肉、奶和果物。今天的猪、奶牛、谷物和各种…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动物应用的巨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基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通过显微注射、电转移、病毒传染、胚胎干细胞移植等方法,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使之与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形成转基因动物。目前已获得转基因猪、转基因牛、转基因羊、转基因兔等多种转基因动物。它们在生产性能、抗病性、生产生物医学产品诸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研究和征服人类遗传疾病提供模型。  相似文献   

7.
面对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今天的农民如果使用转基因种子而又不遵守生物公司的强制性合同,将会为其违约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不久前,美国一农民被孟山都公司告上法庭,被判服刑8个月,还得赔偿孟山都170多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花卉装点美好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见过童话故事中的“七色花”吗?你见过真正的蓝玫瑰吗?你见过长开不败的鲜花吗?转基因技术将让你没有见过的一切变为现实。为了争夺未来的花卉市场,满足人们更加稀奇古怪的花卉需求,生物学家正在努力培养各种转基因花卉。这些人工培育的“高科技花卉”把人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9.
一、转基因技术突飞猛进如果法律问题与技术进展同样顺利,将转基因(transgenic)动物制造的蛋白质应用于治疗将在1996或1998年很快变为现实,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人员认为,转移基因是适应治疗学要求发展最快的一项崭新技术,布赖克斯堡州立大学弗吉尼亚综合技术学院的威廉·魏兰德尔说,“在1983~1985年,研究人员就宣布,转基因动物可以培育;1988和1989年,我们重点转向家畜。现在已可以说,要求的蛋白质可以制造成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5,(7):3-3
长期以来,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争论一直不断: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食品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肾脏变小,血液的构成发生变化。而在喂食非转基因食品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没有发生血液变化和肾脏异常等健康问题。研究人员称,啮齿动物的血液变化说明,老鼠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损害:虽然,孟山都公司21日表示,出现在那些老鼠身上的异常情况纯属偶然,但是仍然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担忧:  相似文献   

11.
日前,法国科学家爆料转基因玉米可导致小白鼠致癌的新闻,在全世界引发对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类造成健康危险的大讨论。不少科学家忧虑地表示,若干年后转基因食品一旦被确认有害于人的健康,我们将落入悔之晚矣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水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浩  林拥军  张启发 《科学通报》2009,54(18):2699-2717
水稻作为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 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 水稻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稻的单位产量实现了翻番, 部分地方甚至提高至3倍, 这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近十几年来水稻的产量停滞不前,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育种技术上没有新的突破以及遗传多样性在栽培品种中的逐步变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频繁发生的病虫害以及旱灾等自然灾害使得水稻生产损失惨重. 然而,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学者提出了培育绿色超级稻的设想, 围绕水稻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等五大重要性状, 对水稻品种进行全面改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育种手段, 在实现绿色超级稻目标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迄今已有大量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被报道, 其中大部分的研究内容与绿色超级稻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 本文首先回顾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 再以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外加抗除草剂等几大主要性状为主线对转基因水稻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逐一阐述, 最后对转基因水稻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并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以这样的生物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生产加工成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主要有植物转基因食品和动物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4.
在2012年3月的人大政协会议上,农业部官员公开表示,中国没有大规模播种转基因主粮的计划。今后一定会密切关注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动态,审慎对待转基因主粮的引进事宜,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绝不会掉以轻心。中国农业部的这次表态被视为"转基因争议"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15.
30年前,科学家首次成功地把外来基因移植到植物中。从那以后,转基因作物预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来临:大量特性增强的食物、燃料和纤维将解决人类的饥荒问题,为农民带来利润,并营造一个更加绿色的环境。在很多方面,这场绿色革命已经来临。移植了有用特性的转基因作物如今在至少28个国家的1.7亿公顷土地上生长着。  相似文献   

16.
一语惊世界 正当全世界满怀期待地冀望转基因作物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危机时,负责协调转基因作物研究的英国前首席科学家大卫·金(David King)教授突然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声明(以前大卫在转基因作物和核能问题上的立场一直遭到责难,2008年初卸任),认为转基因作物有可能解决第三世界的饥饿问题,并呼吁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进行投票.  相似文献   

17.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1,(3):15-16,19
2010年11月.美国加州的一位联邦法官下令毁掉256亩正在田间生长的基因工程(GE)甜菜幼苗。自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这是美国首次发出的针对转基因作物的法庭指令,同时也表明了开始对转基冈植物环境影响的关注。这位法官还称,2012年之前,在美国本土种植转基因甜菜,都要经由美国农业部(USDA)作出的环境风险综合分析和评估后方能进行。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食品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保鲜延熟型西红柿。至今才短短10年,动物来源的、植物来源的和微生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但目前世界上真正批准上市的只有转基因植物(作物)食品。  相似文献   

19.
利用胚胎中的DNA,克隆转基因动物的新成就促成了一项新的生物技术。但是,仍然需要提高其较低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用PEG法向小麦原生质体导入外源基因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光沁 《科学通报》1993,38(13):1227-1227
目前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小麦是世界上普遍关注的课题,但其有效外源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却十分困难.Vasil 等曾用基因枪法转化小麦悬浮细胞获得转化的愈伤组织;最近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转化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得到了抗除草剂的小麦转基因植株.我们在小麦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验,用 PEG 处理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原生质体,通过培养和对转化细胞的筛选,获得了完整的转基因小麦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