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文章根据体育专业不同专项学生编制暗示套语时暗示目标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运动项目第一暗示目标存在差异,反映出学生专项心理的重要特质;同一专项中暗示目标排序有一定差别但存在共性,反映出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以及体育教学和竞赛的心理共性;而学生暗示语的运用既体现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也显现了内部言语的共性。通过对暗示训练效果的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效果与个体接受暗示的程度相吻合,并显示暗示训练对近50%的人有作用,同时反映出暗示训练对学生多种心理问题有效。文章建议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帮助学生制定操作性强的暗示套语,引入暗示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专项心理素质,以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水平。 相似文献
2.
依据暗示的心理学依据及暗示教学的特点,将暗示的一些手段和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以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5.
教学中的暗示,目的是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对学员进行暗示,而教员对学员的不同暗示,将产生不同的救学效果。教员只有对学员施以积极的暗示,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暗示教学法由洛扎诺夫首创,音乐教学可根据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理智与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相互配合等情景交融的特点,运用暗示艺术激发学生心理潜力,发挥创新精神,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Z1)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通过语言暗示、情感暗示、表率暗示、目光暗示形式激活体育课堂.使师生相互敞开心扉,进行多信息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共同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9.
实验研究表明,在篮球基本技术训练中应用“运动表象”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动作概念,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并有利于学生的篮球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发展,对提高篮球基本技术训练效果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李俊 《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2):47-49
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因,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探讨体育教学对缓解和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的措施,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储建新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2):100-102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测试、统计法和实验法探讨体育课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自尊自信、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和适应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宁霞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73-76,90
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述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并以此为依据阐明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优化的条件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作用 ,使课堂上学练效果达到最优化 .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87-89
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阐明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优化的条件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作用,使课堂上学练效果达到最优化.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姜德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207-209
通过问卷比较五年制师范生与同年龄段高中生、大学生及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师范生SCL-90的测试结果,发现心理问题在师范生中较为普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女生.一年级和毕业年级心理问题多于其他年级.在分析影响师范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创设良好的环境、运用心理学方法、注意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卫生问题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心理安全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心理上所具有的一种不受威胁的现实状态。而当今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发生自杀、凶杀等极端事件,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健康的心理能有效预防心理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校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危机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校体育课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守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2):116-118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如何利用体育手段调节身心、行为健康,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