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利用车牌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多种特征结合来进行车牌定位的方法,克服了以往车牌定位技术只利用单一特征进行定位的缺点。文中提出的方法首先利用HSV颜色空间去除非车牌颜色区域,然后利用颜色伴生、字符密度、区域几何等特征结合进行最终精确定位。该方法可以摆脱单一特征在车牌大小、位置以及背景和光照等方面的限制。实验证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的HSV颜色模型及颜色均值对的车牌检测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车牌的定位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HSV模型及边缘颜色均值对的车牌检测方法,此方法充分利用了人的视觉特性,以及车牌本身的特征,采用边缘颜色均值对后检测到的边缘点数大大减少,同时若具有与车牌相似结构和纹理特征但不满足边缘颜色对颜色要求的区域的边缘点也被剔除了,这使后续处理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3.
车牌定位是车牌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多数的车牌定位方法考虑车牌的颜色以及纹理特征,但针对复杂背景下的车牌定位问题,其适应性不强.针对现实生活中复杂背景下的车牌定位,提出综合使用纹理信息及颜色信息等多种特征的分层次车牌快速定位方法.首先在图像的二值垂直边缘图中,利用车牌区域的边缘信息及车牌的纹理特征进行车牌候选区域的确定,在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定位精确性,然后结合先验知识,运用四元数主成分分析及K-means聚类方法,提取候选区域图像特征并分类,最终得到精确车牌定位.试验证明该方法正确率高、鲁棒性强,对于背景复杂的车牌定位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在复杂的环境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实现车牌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车牌定位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多种车牌定位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车牌纹理及颜色特征的综合车牌定位方法.把车牌定位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对车牌进行初定位,然后再精确定位车牌区域.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的车牌定位算法.算法首先利用车牌的纹理特征对车牌进行了初步定位,其中主要有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数学形态学处理等步骤.最后利用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对车牌区域进行精确定位,主要包括空间转换、边界确定等步骤.对80张相片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点颜色分布结合车牌自身结构的二次车牌定位方法。首先,根据牌照区域的纵向纹理特性,提取灰度图像的竖直边缘突出车牌特征,然后计算边缘点的颜色分布,滤除不满足车牌特定颜色搭配的背景边缘点,最后通过形态学运算、滤波、矩形区域覆盖等得到候选目标。在验证模块中,依据车牌的结构特征对候选区域进行验证分类,最终确定车牌位置。本文对实际收集的样本车牌图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对车牌目标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运用单一颜色特征描述运动目标时抗干扰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灰度共生矩阵和颜色特征的Mean-Shift目标跟踪算法.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推导的6个纹理特征参数和颜色特征分别表征跟踪目标,引入马氏距离计算纹理特征的相似度,并结合Bhattacharyya系数计算颜色特征的相似度,同时利用Mean Shift算法进行目标定位.实验表明,改进算法能在复杂背景下,有效、准确地实现目标跟踪.  相似文献   

8.
汽车牌照图像定位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车牌定位作为车牌识别流程的第一步,定位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车牌定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相继提出一些基于纹理特征、颜色信息和运用数学工具的新方法、新思路。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尚无一个完善和通用的汽车牌照定位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汽车牌照的特征,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各种汽车牌照定位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车牌定位算法鲁棒性不够、准确度不高以及参数设置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边缘颜色对特征以及笔画穿越双层检测车牌定位算法,不但充分利用车牌边缘颜色搭配信息,而且有效利用了车牌字符结构信息。粗检测阶段:首先进行边缘检测,人工收集所有搭配的彩色边缘特征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建立车牌边缘颜色对覆盖分类学习模型,然后利用车牌边缘颜色对覆盖分类学习模型,并利用先验信息进行形态学处理形成车牌候选区域。验证阶段:针对粗检测车牌候选区域,扫描车牌边缘穿越信息,最后利用车牌区域整体边缘分布覆盖分类模型进行候选区域验证处理。该方法利用车牌背景与字符具有固定颜色搭配的重要特点,综合利用了车牌的结构特征和纹理特征,提高了车牌定位的可靠性。实验采用100幅含有不同颜色搭配的车牌图像进行实验,定位准确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车牌定位准确率,文章对传统同态滤波器进行了改进,在提升光照补偿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滤波器的参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将车辆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对HSV颜色模型进行3通道分离,保持色调分量不变,对饱和度分量进行拉伸,利用改进的同态滤波对亮度分量进行光照补偿;按蓝、黄车牌颜色对应的H、S、V值的范围进行阈值化,把得到的3幅二值图进行与操作,得到HSV空间下二值图,接着进行数学形态学除噪,再结合车牌的纹理特征定位出车牌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定位出车牌,而且对夜晚及光照不均的车辆图像也能有效地定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HSV空间的车牌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是车牌的重要信息.针对车牌区域颜色的伴生与互补特性,提出了一套在HSV空间利用颜色特征进行定位的算法.该算法利用车牌区域固定的颜色特征,快速定位到与车牌颜色有关的区域,然后利用车牌区域伴生与互补特性快速去除具有与车牌区域相同颜色的其他非车牌区域.最后使用投影积分进行车牌的精确定位.通过对200幅从交通卡口获取的真实的彩色图像进行试验,准确定位率为98%.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在复杂场景中进行车牌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SER与DRLBP特征的车牌定位方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多个通道上进行MSER候选区域提取;接着利用所设计的基于车牌字符合并的车牌定位方法进行车牌字符合并;最后利用DRLBP纹理特征对合并后的区域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最终的车牌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定位能力。由于方法是通过寻找车牌字符进而定位车牌位置,因此其受车牌颜色、车牌格式的影响较小,在复杂环境中对国内外不同车牌均有较好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车牌定位是车牌识别系统的前提和关键。针对双行车牌均是黄色车牌,且比较脏的特点,首先将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成Lab颜色空间;再利用Lab颜色空间的通道a提取出图像中的红色和绿色区域,通道b提取图像中带干扰的黄色区域,然后将二者相减,提取出图像中的黄色区域,并可同时去除背景及车身的大部分干扰;最后利用形态学处理滤除噪声等影响,粗略定位出车牌候选区域,再结合图像的纹理特征如面积、长宽比和连通域内像素个数最终定位出车牌区域。该方法对复杂环境下的双行车牌能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受光线、背景环境影响较少,同时对脏牌、污牌也能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在HSV颜色空间中,利用车牌区域的颜色特征,筛选车牌区域的新算法.该算法根据车牌4种不同底色对应的3个分量,分别统计出底色平均密度的阈值范围,并利用该范围,对候选区域进行筛选,以确定车牌区域.在筛选车牌区域时,重点讨论了车身颜色与车牌底色相近或相同、候选车牌区域的纹理和边缘特征及宽高比都接近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对车牌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纹理特征和颜色对信息建立了对车牌进行定位的算法,阐述了其算法流程,并探讨了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Adaboost的车牌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成像过程的光照影响以及车辆的污损对车牌定位影响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的车牌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将车牌彩色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Adaboost算法进行车牌定位,最后使用车牌颜色模型对车牌定位结果进行校验.相对于目前用于车牌定位的方法,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定位速度和较高的准确率.实验证明,采用该算法能获得较好的车牌定位效果,鲁棒性强,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了车牌的颜色特征与纹理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集的车牌提取方法.该方法用图像颜色对区域检测、颜色对边缘检测、色度峰值统计及密集小边缘增强,使用模糊集算子综合它们的结果,精确提取出车牌.实验结果表明:对在不同条件下拍摄的图像应用本方法,车牌提取准确率达到98.0%.特别地对光照不均、背景复杂的图像,本方法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彩色分割的车牌自动识别技术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100  
提出一种采用彩色分割及多级混合集成分类器的车牌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由彩色分割、目标定位、字符识别及后处理模块组成.采用多层感知器网络(MLPN)对输入彩色图象进行彩色分割,通过投影法分割出潜在的车牌区域并进一步切割出字符,由多级混合集成分类器给出字符识别的初步识别结果及置信度,经后处理得到最终结果.该方法识别正确率高、鲁棒性好,车牌定位正确率达98.6%,字符识别正确率达到95%以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