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董事会职能分化产生了强化公司内部监管的客观要求,在很难改变董事会和监事会平行关系的情况下,我国可以通过引入独立董事来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部分在二元制治理结构下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些新实践与独立董事、监事会兼容互补的关系,分别从制度上和功能上保证了两者可以共存于一个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监事会,即监察委员会,是在股东大会领导下设立的、由全体监事组成的企业监督机关,对股东大会负责。监事会对企业事务等进行监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行政管理行为进行监督,防止董事会、经理滥用职权,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正当权益。企业实行监事会制度以来,监事会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管作用,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日益规范,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但是,由于监事会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各方面的因素,监事会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监事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但是考察各种董事会模式都存在导致董事会失灵的制度缺陷。中国公司与德国公司有其共同性,所以应以德国模式为基础,引入外部监事制度,并在监事会设立各委员会,同时加大利益相关和中小股东在董事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赵鹏飞 《今日科技》2004,(10):28-30
公司治理在我国目前还停留在治理结构的构筑方面,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具体应怎样应用财务监控才能使公司治理富有成效,是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怎样构筑公司财务监控系统来消除公司治理实务的空白和促进公司治理从理  相似文献   

5.
监事会制度是各国股份公司的一项重要监督机制.各国历史、文化、政治、法律背景的差异,导致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监事会制度在具体规定上存在差异,大陆法系国家一般没有独立的监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机关,而英美法法系通常不设这一独立机关,德国法上的监事会是一个地位高于董事会的机关,而日本法上的监察人是一个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和企业价值并不是呈简单的线形关系,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企业价值;在公司治理机制中,高管层持股发挥了激励的作用从而会提高企业价值,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独立董事治理机制、董事会治理机制和监事会治理机制均未显著地发挥其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董事会中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建立明确的独立董事选任程序、确保独立董事掌握公司必要的信息和妥善处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责权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合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既能使股东不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又能使董事、经理人享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我国公司制改革中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股东会形式化,董事会权力缺乏细化,监事会监督机制弱化,经理层激励制软化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应采取产权多元化,新的政企关系失去董事会运营合理化,建立合理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对策,以达到两权分立,三权鼎立的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邻近扩张打造"大工产业"的成长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发出后,大连理工大学同年11月便成功地组建了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并成立了学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相当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明确了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校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全进入企业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成效甚微。从分析公司组织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中存在的行政色彩浓厚,内部人控制严重,各项权能实施不到位,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缺陷和不足出发,提出一些改进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股份公司多采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公司内部会计监管则多采用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双重监管模式。这些监管部门同时存在于股份公司中,可能造成各管理层之间职能冲突、带来工作矛盾,一些单位缺乏应有的内部治理结构,利益失衡,关系不顺,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等等。具体来讲,我国股份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董梅 《科技与经济》2016,29(1):42-46
收集了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高管货币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年内召开次数与技术创新负相关。最后提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厂长管理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两个基本点。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增强企业生机和活力的内在的根本条件,是办好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填平了横亘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的鸿沟,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者以共同占有者、共同管理者、共同生产者的身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根本上决定了职工是企业的“共同主人”。只有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使监事会和董事会的授权和资本回报责任不相对称  相似文献   

16.
后改制时代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工作面临学校与校办企业关系的重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打造等新的挑战和问题.重塑校企之间关系,就是打破以行政方式管理企业的旧模式,建立以产权和资本运营方式管理企业的新模式.打造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科学规划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制衡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王占玉 《科技信息》2011,(36):394-394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进行管理的一个系统工程,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主要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对于规范企业运营,提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市5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以及公司资产规模为解释变量来分析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在ll~12.2亿元人民币时,董事会规模的合理区间是8~11人,董事会构成的合理区间是20%~30%,此时,公司的绩效最优;而且,让副董事长兼任公司总经理似乎更好。  相似文献   

19.
张萌  王智慧 《科技信息》2009,(18):317-317
世界上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可划分为四种:由董事会领导的管理模式、由监事会领导的管理模式、由总经理(首席执行官,CEO)领导的管理模式、由财务总监领导的管理模式。本文将在介绍这四种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以供我国企业选择建立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淑杰  张翠萍 《科技资讯》2011,(11):161-161
公司权力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它有别于股东权力、董事会权力、监事会权力、经理权力,它体现的是公司的整体利益。公司权力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学表征,它是公司的一种重要资源,具有有用性、稀缺性、成本效益性特征。公司权力配置能够实现优化改进。为此,本文从经济权利和企业本质出发,对经济学中的经济权利和企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