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相多铁性材料——极化和磁性序参量的耦合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克锋  刘俊明  王雨 《科学通报》2008,53(10):1098-1135
单相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表现出铁电性和磁性的单相化合物, 最近的研究还拓展到具有铁性磁涡旋的体系. 一方面, 多铁性材料同时具有铁电性和磁性; 更为重要的是, 铁电性与磁性之间存在磁电耦合效应, 从而可能实现铁电性和磁性的相互调控. 因此, 多铁性材料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 在自旋电子学和其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凝聚态物理角度看, 多铁性现象本身也对铁电学、磁学和强关联电子物理提出了很多基本问题和挑战, 成为量子调控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多铁性物理在最近几年开始复兴, 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综述了多铁性物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简单介绍多铁性与磁电耦合效应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重点阐述实现多铁性的困难, 亦即铁电性和磁性的互斥性. 其次, 详细介绍了单相体系中实现铁电性与磁性共存的一些可能物理机制, 其中重点介绍两个新的物理机制: (ⅰ)非共线螺旋状磁结构引起的铁电性和(ⅱ)电荷有序相导致的铁电性. 这两类系统中磁性和铁电性之间在量子层次上存在很强的耦合和互相调控效应. 随后, 叙述了多铁性系统中存在的元激发—— 电磁振子, 以及铁性磁涡旋效应. 最后, 指出了多铁性材料可能的应用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洪加威 《科学通报》1980,25(18):823-823
一、引言我们有成打的计算模型、多种的计算类型(决定型、非决定型、交错性,…)和多种不同的资源.因此有成百个复杂性的分类和上千个关于各模型之间关系的定理.整个的情况不是很清楚的.所以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去证明一个个孤立的定理,而是去统一整个的理论.从这一  相似文献   

3.
4.
刘家壮 《科学通报》1983,28(11):641-641
文献[1—3]都给出有序树的一个次序列表示,本文将在文献[3]中给出的次序列之间给出一种对偶关系,从而在具有i个内点和l个外点的有序树的集合与具有l个内点和i个外点的有序树的集合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世界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者获诺贝尔奖60周年。60年前——1945年,英国苏格兰细菌学家弗莱明、美国病理学家佛洛利和德籍英国生化学家钱恩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青霉素的伟大功绩。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首个抗生素,从1940年用于临床以来  相似文献   

6.
陆海鸣  韩源源  孟祥康 《科学通报》2013,(13):1242-1247
虽然冰的熔化是最常见的相变过程,但是对于(预)熔化和准液态表面层仍然存在许多争议,而且关于冰纳米晶体热力学参量与其尺度和维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很少.本文拓展建立了可描述氢键结合的冰纳米晶体熔化温度、预熔化温度和熔化焓的尺度和维度效应的理论模型.根据模型,上述热力学参量都随着尺度和维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还发现预熔化温度和熔化温度具有几乎相同的尺度效应.模型对冰纳米粒子和纳米线的上述热力学参量尺度和维度效应的预测与相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从而可以从理论上确定准液态层厚度.研究表明,准液态层厚度并不是恒定不变而是随着尺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这也就是不同的研究报道中会出现不同准液态层厚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生物序     
生物结构序指生物化学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花样,生物功能序指生命系统实现某种生物目的的调控过程。生命是结构序和功能序合目的协调的系统,结构序和功能序统称生物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达。《生物序》一文对此作了介绍,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序 言     
李培根 《科学通报》2010,55(25):2471-2471
《科学通报》为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出版了一期专辑, 嘱我写序, 借此机会我想表达两个感谢. 第一是感谢这本期刊, 为我校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高端平台, 也可以供更多学者在此交流. 第二是感谢我校的科研工作者, 积极踊跃地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 其中有外籍院士近期之大作, 有杰青或长江学者厚积薄发之力作, 更有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之新作, 可谓硕果累累!毫无疑问, 本期专辑凝聚着《科学通报》编辑部和投稿教师的智慧和心血, 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  相似文献   

9.
张欣 《自然杂志》2002,24(4):243-246
评述了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和他的“无边界宇宙”思想 .  相似文献   

10.
SIS结参量放大器的模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家槐 《科学通报》1992,37(9):857-857
在超导体-绝缘体-超导体(SIS)式的隧道结中,准粒子隧道电流的电抗部分Rej_1在能隙以下随电压的增大急剧地上升,而其电阻部分Imj_1却保持为零。这样,SIS结便表现为一个理想无耗的纯电抗器件,可以用来制作参量放大器。Lee首先对这种器件的性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生物波的时间序—和物波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启旺  刘俊康 《自然杂志》1998,20(5):299-300
  相似文献   

12.
曹效文 《科学通报》1985,30(12):960-960
2△_0/k_BT_c值是超导体的电-声子耦合强度的一个量度。作者在以前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能很好地描述非过渡金属的无序和非晶态超导体的2△_0/k_BT_c行为的公式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要验收一批产品时,一般总是随机抽取适当数量的样品进行试验,确定其中合格品的比率,以决定是否接受这批产品。当样品的价值较高而所做的试验又是破坏性试验时,是否有必要把所有这些样品都试验一遍?统计学家说:不必要,因为我们有序贯方法。当试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确定产品的寿命)时,是否有必要将试验都做完?统计学家说:也不必要,因为我们有时间序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汶川特大地震前电离层主要参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涛  毛田  王云冈  王劲松 《科学通报》2009,54(4):493-499
利用GPS-TEC和厦门电离层测高仪数据, 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前我国地区电离层的形态和变化. 其中, 利用JPL提供的电离层TEC地图数据分析发现, 在地震前3天的下午16~18 LT, 汶川以东南约20°范围内的我国地区电离层TEC出现了10~15 TECU的显著增强, 同时在南半球磁力线共轭区也出现了电离层TEC增强现象, 增强幅度约10 TECU, 在此区域外全球其他地区未见明显TEC增加或减少. 从TEC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在地震前6天(5月6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电离层TEC减小现象, 与9日出现的电离层TEC增强现象相比, 此次减小的幅度较小(约4 TECU)、区域较大(经度方向约80°), 在南半球磁力线共轭区域未见如此大面积的TEC同步减小现象. 主要分析厦门站数据并参照少数其他台站测高仪资料的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多个电离层垂测站均观测到电离层的异常扰 动. 发现震前3天地震附近地区出现了电离层参量异常增加, 与以往研究发现的震前电离层参量异常减小的结果不一致, 初步分析此次震前震前3天电离层参量异常增加可能与该区域电场突然增加有关, 可能是本次地震的电离层前兆; 震前6天电离层参量的异常减小可能与发生在5月5日的地磁小扰动有关, 具体因素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程富华 《科学通报》1988,33(20):1565-1565
Malkan和Sargent曾对赛Seyfert Ⅰ型星系和类星体的连续谱用三个谱的合成来拟合。这三个谱是:(1)斜率α为1.1左右的幂律(f_vαv~(-a));(2)温度在23000—30000K之间的黑体;(3)Balmer连续。因此,若类星体中黑体成份温度改变,其峰值必定会移动,这就改变了合成谱的斜率。从文献[1]的图5,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紫外波段,Balmer连续对合成谱的贡献已相当小,可以忽略。此时,黑体温度的改变对于紫外波段连续谱斜率便有相当敏感的影响。因此我们自然想到紫外波段的谱指数可能是类星体黑体温度的指示参量。本文将以类星体3C273为例作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幔源氦的工业储聚和郯序大断裂带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徐永昌  沈平 《科学通报》1990,35(12):932-935
  相似文献   

17.
吴存恺 《科学通报》1980,25(20):926-926
在普通的简并的四波混频实验中都是获得参量放大作用,即有一定强度的物波输入,观察此物波的后向反射波,并且物波与后向反射波成位相复共轭关系。后向反射波强度与物波强度之比称为非线性反射率。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物理学的主要标志是量子论的建立及其在指导实践方面的应用.本世纪物理学的另一重大进展是(狭义)相对论的发现及其在原则上修改物理算法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唐国平 《科学通报》1988,33(12):893-893
一、引言 一个环R叫正则环,若对于任意α∈R,有α∈αRα。αxα=α的一个解叫α的一个内逆或1-逆,用α~-表示。xαx=x的一个解叫α的外逆或2-逆。αxα=α,xαx=x的解叫α的一个自反逆,用α~+表示。元α的内逆与自反逆一般不唯一,1976年Hartwig证明了下述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杨丕鹏 《科学通报》1981,26(18):1114-1114
含有一个四元环共轭烃的共振能(RE)和键序的理论计算已有几项报道。Herndon用结构共振论计算了广泛类别共轭烃的RE,虽然大量化合物的计算结果与最佳SCF-MO值(Dewar-de Llano RE)相符,但对于含四元环者偏差甚大,且其算得的RE不能说明化合物的稳定性,此外他算得的Pauling键序也很不合理。Dewar和Gleicher指出HMO仅适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