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鲁引一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栽培条件和方法、不同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及不同收获期对脱毒试管苗微型薯形成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试管苗切段扦插的方法不仅繁殖率高,而且植株结薯率也较试管苗整株移栽的植株高,在扦插前用吲哚丁酸(IBA)预处理切段,有利于切段生根,但对后期植株结薯量影响不大,而用矮壮素(CCC)预处理切段后,植株的结薯期提前,且后期结薯期提前,且后期结薯量增加,通过对苗床和育苗盘栽培比较,前者利用管理,结薯量和大薯率都较后者高,在烟台的气候条件下,微型薯的收获期以65d为宜。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普遍推广,有效的控制其退化,特别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不但减轻了病害,而且提高了产量,改善品质.为了提高原原种的产量和质量、节本增效,我们开展了多项生产技术研究即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和生产马铃薯原原种蛭石铺覆厚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土豆膨大素、矮壮素、多效唑)三种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株徒长,并起到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作用。但施用多效唑的效果最佳: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试验表明,扦插苗单薯重比试管苗高36.27%.而试管苗的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结薯数、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扦插苗提高:蛭石铺覆厚度实验表明,合理的蛭石厚度对原原种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基础厚度为6cm为界,低于6cm时在薯苗生长过程中,匍匐茎窜箭问题严重,高于6cm时匍匐茎窜箭问题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数量上却无明显提高.反而增大了成本,因此基础蛭石厚度应以6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最佳的莼菜扦插繁殖方法,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水位深度、扦插部位和扦插方式等因素研究莼菜扦插成活的影响因子及扦插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莼菜枝条的中部为插穗,水位深度为泥土以上枝条的2倍,扦插方式为平插时,莼菜植株的生长状况最好,培养1个月后,其成活率、茎平均生长速度、新叶叶片数以及新叶叶面积和分别为70%、0.14cm/(d·株)、20片/株、119.10cm2/株。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组培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植物研究所试验场进行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组培苗栽培试验。试验以5个不同的绞股蓝类型(880 1、880 2、880 3、880 4、880 5 )组培苗和扦插苗分别按小区为单位进行栽培。每小区面积为6 .6 7m2 ,种植5 6株,株行距30 cm×4 0 cm,重复3~4次。观察绞股蓝组培苗的成活率和物候期,测定组培苗的生长量、产量以及绞股蓝皂甙的含量,筛选绞股蓝组培苗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绞股蓝组培苗的成活率为10 0 % ,物候期与扦插苗相同;组培苗绞股蓝皂甙含量为1.2 5 % ,与扦插苗的皂甙含量(1.3% )相似;适当密植可以提高绞股蓝组培苗单位面积产量,以行株距30 cm×4 0 cm为最佳;不同类型的组培苗产量不同,每小区鲜草产量8.2 7~2 0 .5 0 kg,以880 4类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北碚榕试管苗为材料,炼苗后采用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育苗,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品氏营养土、蛭石、珍珠岩、林下腐殖土的不同体积混合物)、不同叶面追肥(0.5%~2%尿素、NPK复合肥和Hoagland营养液)对苗木生长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育苗基质为品氏营养土,试管苗移栽30d后株高增加1.90cm,叶片增加2.75枚,移栽成活率为96.29%;最适叶面追肥为1%尿素,喷施30d后(1次/3d),株高增加1.94cm,叶片增加3.2枚,移栽成活率达100%;株高7~9cm(叶龄5~8枚)的苗木,移栽田间30d后,株高增加1.4cm,叶片增加3.4枚,移栽存活率达96.25%,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6.
扦插密度对杨树无性系苗木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林 95杨、南林 895杨、NL 1388杨、NL 80 35 1杨不同扦插密度的扦插成活率、叶面积、生物量及生长量指标进行系统观测 ,研究了 1年生苗密度效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随扦插株行距增大 ,4种无性系的单株叶面积 ,茎、叶生物量及地径均相应增加 ,叶面积指数以 4 0cm× 4 0cm的扦插株行距最高 ,单位面积生物量随扦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扦插密度的减小 ,苗木质量明显提高 ,南林 95杨、南林 895杨I级苗出苗量以 4 0cm× 5 0cm株行距最高 ,NL 1388、NL 80 35 1杨I级苗出苗量以 5 0cm× 5 0cm株行距最高。结合苗木产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4种无性系的扦插密度以 4 0cm× 5 0cm的株行距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野生资源并达到人工栽培目的,以具有生长点的线叶旋覆花嫩茎段为材料,采用试管苗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嫩茎段试管苗培养、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微型扦插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1/2 MS+ABT2号2.0 mg/L+蔗糖15 mg/L+NAA 0.6 mg/L是具有生长点的嫩茎段试管苗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98.2%,微型扦插成活率91.5%,定植成活率98.7%;定植的试管苗完全保持了野生线叶旋覆花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栽培和种质保护的需求,以山苦菜的微型根茎为材料,采用试管苗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微型根茎的瓶内培养、苗床扦插和移植等研究。结果表明,以颗粒状炉灰渣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使用1/4MS+IAA 0.2 mg·L-1+蔗糖 20 g·L-1作为培养基对试管苗进行微型根茎瓶内繁殖最佳;具有2个生长点的微型根茎段,在以炉灰渣为基质的温室苗床上进行扦插繁殖,是理想的繁殖方法。微型根茎试管苗移植的成活率为98.6%。移植成活的微型根茎试管苗保持了山苦菜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9.
比利时杜鹃的扦插繁殖试验及栽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训  巫华美 《贵州科学》2000,18(4):311-312
报道了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比利时杜鹃扦插繁殖的影响,珍珠岩扦插最好,腐殖土及细石英砂扦插都不好。珍珠岩扦插,成活率可达85%,可以用于生产。配合土栽扦插苗年高生长达20cm。  相似文献   

10.
外生菌根菌对杨树生长及抗逆性指标的效应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以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盆栽扦插苗和欧美杨(Populus euramericana)田间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l.ex Fr.)和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Bull.)Gray)菌根化后对杨树苗木生长和抗病性或抗逆性指标的效应。结果表明:北京杨盆栽扦插苗和欧美杨田间扦插苗都能与美味牛肝菌和褐疣柄牛肝菌形成很好的共生关系。接种后菌根菌侵染率均在36%以上;菌根化对扦插苗具有明显促进生长的作用;枝条皮部组织中与抗病性或抗逆性相关的酶包括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树皮相对膨胀度、树体电容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分析生长生理指标和抗病性指标后认为,北京杨和欧美杨扦插苗施用美味牛肝菌菌剂或褐疣柄牛肝菌菌剂的最佳施用量为每株25g,施用后可有效提高成活率,促进扦插苗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合理根茎比的形成,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和树体的电容值,增强扦插苗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1.
紫色甘薯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紫色甘薯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用1∶ 1的0.1 mol/L HCl-体积分数为95%乙醇在50 ℃恒温浸取4 h,提取效率较好.紫色甘薯红色素属花青苷类色素,pH值对色素的色泽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光照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 、Mg2 、Ca2 、Al3 、Cu2 、Pb2 、Zn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Fe3 、Sn4 有不良影响.紫色甘薯色素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蔗糖、葡萄糖和食盐等添加剂对色素色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3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植株不同部位外植体的快繁效应,结果表明:连续培养3代试管苗株高、叶茎色、叶宽、单株叶片数、单株有效茎节数、单株根数、平均根长、植株鲜重和干重等生长参数均以植株中部外植体最高,基部外植体优于顶部;中部外植体的单株有效茎节数比基部和顶部分别多4.6和2.6个。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国外对马铃薯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起源及育种利用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野生种Solanumdemissum、S.acaule、S.chacoense、S.spegazzinii、S.stoloniferum、S.vernei和原始栽培种S.phureja、S.stenotomum、S.×chaucha均分离出极端抗线虫(Globoderapallida)、抗干腐病(Fusarium)、抗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抗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及抗X、Y、L病毒的类型.目前,世界上50%马铃薯品种含有S.demissum血缘.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近10年的马铃薯育性和非育性、二倍体和四倍体、杂种优势现象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马铃薯及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概况、马铃薯淀粉的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概述了马铃薯变性淀粉的特性.讨论了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大量资料论述了马铃薯双单倍体、四倍体再合成、2n配子在育种中应用研究进展概况.并论述了近10年2n配子育种成就.  相似文献   

17.
内生集壶菌是引起马铃薯癌肿病的一种低等专性寄生真菌。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马铃薯癌肿病病原菌的分布及危害、生物学特征、致病型及检测、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该病菌是专性寄生真菌,至今仍未见全基因组序列的报道,提出加紧研究不同发生地病原菌的基因组序列,了解基因组序列差异及其与抗病马铃薯品种间的关系的展望,这将有利于推动马铃薯癌肿病抗性基因研究及相关育种工作的开展,为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工厂化生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的茎尖为外殖体,经脱毒处理,并检测无病毒的苗进行快速繁殖,生产种薯,组培生产的培养基分别为:(1)茎尖培养基:MS+GA30.1mg/L 6-BA0.5mg/L NAA0.01mg/L;(2)壮苗培养基:MS+B90.8g/L。  相似文献   

19.
20.
马铃薯和甘薯营养改良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基因工程在马铃薯和甘薯的淀粉、 氨基酸、蛋白质及风味等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