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南剧场是为“全国第八届艺术节”服务的重点项目,内设一个以自然声演出为主的专业话剧院.为确保中南剧场具有良好的音质,特别是在自然声演出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最后排观众具有足够的声压级,笔者做了大量分析、计算,包括用计算机软件(EASE4.0)进行模拟分析.文中主要介绍了为达到自然声演出的要求,对中南剧场所做的音质参量设计、体型设计、声学处理以及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平潭县工人文化宫的建筑声学设计,对观众厅的体型设计、扩散处理、混响设计、噪声控制及克服音质缺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录音室是对音质要求较高的音乐录音及制作的场所.本文简要介绍了录音室建筑声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设计优选指标,并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录音室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该录音室建筑声学设计、隔声设计.实测结果表明该录音室音质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综合使用性大型厅堂建筑的体型、视线和音质等设计问题着重作了论述,对舞台设计如何满足不同使用的要求,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可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及有关教学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双耳脉冲响应是厅堂音质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双耳脉冲响应测量可以简化厅堂音质的现场测试工作量.根据ISO3382标准,通过01dB声学系统测量厅堂的双耳脉冲响应.在测量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工头的影响.物理参数与双耳声学参数可以通过测得的双耳脉冲响应计算所得.通过卷积双耳脉冲响应与消声室记录的声信号可以实现厅堂声音的可听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意大利歌剧院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建筑设计对厅堂音质的影响.对两个剧院的常规音质参量进行了测量.这两座剧院是由同一建筑师Antonio Galli Bibiena设计的,分别是波仑亚的市立剧院和曼图亚的科学剧院.二者具有相当近似的形式,但尺寸不同,所用的材料也各畀,前者是用砖石建成,后者是用木料建成,因此在整修前采用了许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文中提供了不少数据并给出了对这些数据加以比较和分析的结果,特别是关于某些特征尺寸与扫频信号各可闻频率产生的空间听觉感受之间相关性的分析,以及若干有关材料和体型对IACC和EDT等音质参量的影响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教室的音质,直接影响教学信息传递和教学质量。如何获得理想音质,既能保证语言的清晰度,又能保证音乐、效果声的保真度。本文从声学设计、音响系统设计和正确匹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三峡大学体育馆室内声学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使房间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是音质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三峡大学室内体育馆空场混响时间的测试及对满场混响时间的推算,给出了定量的音质评价.  相似文献   

9.
国内科技     
音质性能国际先进 据报道:上海大剧院观众厅音质设计及可调混响技术研究成果,日前通过了上海市建筑声学专家委员会的鉴定,鉴定结果显示:上海大剧院开创了国内大型剧院能在自然声条件下演出歌剧及交响乐,并有优异音质效果的先河,实测音质性能与美国卡内基音乐厅、荷  相似文献   

10.
选用出混响时间T20、信噪比、语言清晰度D50这三个评价语言厅堂音质参量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广西大学不同的阶梯教室和普通教室的声环境做了详细的排序和评价,从而提出,构建阶梯教室不能忽略声环境的营造,装饰吸声材料的阶梯教室音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响度是厅堂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对民族音乐厅堂的响度进行优选,在消声室内录制民族音乐干信号,同时采用可听化技术产生厅堂脉冲响应,并将干信号和仿真的厅堂脉冲响应卷积.卷积结果最终用于主观听音评价.该实验通过比较仿真和实测的声学参数来验证仿真方法的可行性,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仿真方法具有较好的仿真精度.文中还在改进响度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成对比较法对民乐演出厅堂的响度进行了优选,从而确定民族音乐的优选响度.  相似文献   

12.
音乐厅堂音质主观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厅堂音质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对于搞好厅堂音质设计,促进厅堂音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厅堂音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各因素对音质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在进行主观评价时就必须综合各种因素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基于上述原因,提出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三峡大学逸夫楼音乐厅进行音质主观评价,证明该方法合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文中选取莫扎特第四十交响乐多通道录音信号作为声源干信号,以天津文化中心音乐厅为例,通过建筑声学模拟软件ODEON进行声场模拟,将乐队按照乐器划分为49个点声源并分别对应各个乐器的指向性,在观众席设置5个典型接收点位置,分别计算每个声源点至接收点的双耳脉冲响应,再与每个声源点对应的乐器干信号进行卷积,将卷积得到的49个听音信号同步播放合成乐队多声源可听化信号。同时按照传统点声源的可听化方法,在交响乐队中心位置设置一个点声源,计算点声源至接收点的双耳脉冲响应,再与乐队49个干信号进行卷积同步播放得到交响乐单声源可听化信号。视觉方面首先在Sketch up中建立音乐厅的三维真实模型并给各个界面赋予真实材质,将Sketch up的视觉模型输出至VR虚拟现实模拟软件SimLab Composer,调整灯光、材质、环境等参数,对调整好信息参数的虚拟模型进行渲染以获得更好的沉浸感,通过HTC VIVE Cosmos眼镜输出VR虚拟场景,模拟厅堂的三维视觉。在建筑声学视听实验时分别对比多声源与单声源卷积的可听化信号分别在有无VR视觉信号的条件下混响感与ASW(感知声源宽度)这两个建筑声学空间感音质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音乐厅堂音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国民族音乐厅堂的音质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一是对一些主要的民族乐器的声功率进行了测量.根据此测量结果,建议采用乐队齐奏强音标志乐段的平均声压级Lpf作为表征民乐演出厅堂响度的新指标,并给出了,Lpf的计算公式.此外,还测量了若干实际厅堂的Lpf值,并与预测的Lpf值作了对比,同时进行了听众主观响度评价的调研.其二是采用可听化技术,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声学实验室中通过主观优选试验确定了传统民族音乐演出厅堂的优选混响时间和响度值.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门特征鲜明的艺术,它给人美的感受是通过音响的实体,而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其听觉艺术,每一种音乐的存在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听觉审美受众群体,因此,良好的音乐听觉感性式样,是音乐审美本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集音乐、声乐技巧和形体表演等诸多因素为一体,以表达作品思想内涵的综合艺术形式。就声乐教学中作品的艺术表现要素——文学内涵与意境,风格与韵味,声与情,作品分析与处理,舞台表演与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孙军立 《科技信息》2009,(23):I0227-I0228
歌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用音乐化的语言为载体,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感情直接抒发出来,达到听者与歌者心灵的共鸣。要实现这种共鸣,歌者必须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对所演唱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处理,抓住声乐作品感情色彩,声请并茂地去演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歌者与听者之间心灵的沟通,产生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18.
厅堂音质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各种因素对音质评价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在进行主观评价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基于上述原因,文中提出了音质评价的9个指标体系,利用一次歌剧演出的机会,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某音乐厅进行音质主观综合评价,并得到了该音乐厅在歌剧类演出时的音质主观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应用ODEON计算机仿真软件,针对一个理想的耦合空间音乐厅模型,对耦合空间音乐厅的客观音质参数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分析过程包括以下四种典型的情况:耦合空间的开闭状态;耦合空间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耦合开口面积;吸声特性不同的耦合空间内部界面材料.最后提出了一些具备一定应用价值的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图像可听化方法多是在空间域选择映射特征,且声音编码维度比较单一,使得盲人学习和使用这种声音的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域的图像可听化方法,即对图像小波变换低频系数进行映射,使用频率和音长进行声音编码,将图像表示为电子音乐.实验表明,盲人对这种方法表示的图像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并且声音的听感优美,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