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豫西边陲的西峡县.因为发现举世震惊的恐龙蛋化石群而名扬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诞生地.一时间.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成了中国的自豪和骄傲.也成了全世界关心注目的热点. 然而.正当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内幕新闻在地球上广为传播的时候,古老、神秘的西峡县突然又爆出重大奇迹:1994年4月11日在西峡恐龙蛋化石群分布的中心地带——阳城乡虎头山、黄龙庙等四个地方先后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特地走访了有关专家和知情群众.对恐龙骨骼化石发现的始末进行了追踪采访.现将这篇新闻披露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豫西边陲的西峡县,因为发现举世震惊的恐龙蛋化石群而名扬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诞生地。一时间,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成了中国的自豪和骄傲,也成了全世界关心注目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刘迪 《大自然》2012,(4):26-29
2011年3月,我借工作之便前往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考察了闻名世界的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位于园内的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的蛋化石博物馆,珍藏着大量珍贵的恐龙蛋化石。这里既是一座得天独厚的恐龙蛋化石研究场所,也是生动直观的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4.
在胶东半岛的中部,有一方神奇的土地——莱阳。它以"莱阳梨"而闻名。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的白垩系地层发育完整,埋藏的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极为丰富,是我国科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和昆虫化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富含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马建华  张丽 《河南科学》1997,15(1):112-116
在对西峡、内乡恐龙蛋化石群发现过程及当前保护中存在主要问题认识的基础上,对建立西峡内乡恐龙蛋化石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制定了划定保护区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在地图上具体圈定了保护区的范围。最后就保护区的管理问题提出了五条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A: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恐龙的生活,可以通过化石来开展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恐龙蛋和恐龙蛋窝的化石,知道恐龙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产蛋筑巢。但是,我们一直不清楚恐龙是如何给蛋加热保温的。因为对于让恐龙蛋保温的热源和恐龙蛋窝的形态等信息在化石中基本没有保存。日本名古屋大学博物馆田中康平博士等通过研究恐龙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河南省南阳地区的西峡、淅川大批恐龙蛋(包括迄今未知的史前爬行动物卵)化石发现之前,世界上总共有约500枚恐龙蛋出土。虽然它们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由于长期无法断定它们是什么恐龙产的,因此在古脊椎动物学和地层学上,被认为没有多大价值。我国河北、内蒙古、云南、江西、新疆和浙江等地都  相似文献   

8.
在胶东半岛的中部,有一方神奇的土地——莱阳。它以"莱阳梨"而闻名。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的白垩系地层发育完整,埋藏的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极为丰富,是我国科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和昆虫化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富含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孙佳凤 《大自然》2015,(1):66-67
林得霍姆龟科是曲颈龟中亚洲陆龟总科的并系群,由于化石罕见,资料匮乏,人们对这一科知之甚少。难得的是,2010年4月,我国山东诸城发现了林得霍姆龟科新成员—东武山东龟,它的发现将为龟鳖类生存演化、古生态、古环境等研究提供新的线索。龟鳖类是古老的爬行动物,化石记录表明它们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大致与恐龙同期出现在中生代的舞台上。被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的山东诸城是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脚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一枚来自河南西峡县晚白垩纪恐龙蛋化石内首次发现了含基因片段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这一惊人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迅速传遍神州大地,轰动了科学界。在这枚恐龙蛋内发现的DNAE分子真的是6.5千万年前就已灭绝的恐龙的遗传物质,还是别的什么,成为人们关心和议论的一个焦点问题。笔者读了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有关报道,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不知是什么原因,已经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7千万年之久的恐龙,突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兴趣。随着河南西峡恐龙蛋的大量出土,人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恐龙蛋上。北京自然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恐龙蛋。许多观众都对如此小的恐龙蛋能够繁育出巨大的恐龙表示怀疑。许多观众都提出类似的问题:“这是恐龙蛋吗?”这个话题说来话长,还是让我们从恐龙蛋的发现经过说  相似文献   

12.
对于恐龙蛋化石,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关于它的故事,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无论是形态各异的蛋形,还是构造多样的蛋壳,以及蛋内胚胎、蛋周围环境和微量元素含量等都是科学家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生殖生理特性,以及古地理、古环境和恐龙灭绝等重要信息. 恐龙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具神秘色彩的爬行动物,无论是在博物馆中,还是在科幻影视作品中,它们都是吸引大众目光的绝对主角.在恐龙骨骼、恐龙蛋和恐龙足迹等与恐龙有关的化石中,恐龙蛋有其特殊的意义,在恐龙的繁殖行为、生殖生理特性、羊膜卵的起源与演化、古地理对比、古环境恢复以及恐龙绝灭等研究领域中,往往能提供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山东诸城白垩纪恐龙化石发掘现场,研究者们屏息等待着。随着一块"w"形恐龙骨骼化石完全露出地表,世界角龙的研究随之迈进一个新的里程——这块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古生物学家徐星认定,是一种此前从未被发现过的大型角龙科的颈盾化石。随后,在这块化石附近,又发现了一块角龙的头骨化石。经研究,这两块化石同属于一个角龙的个体。古生物专家将这一角龙的新种类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时代为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接近于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14.
1951年莱阳恐龙发掘点滴1951年6~9月,中科院古脊椎所杨钟健带领刘东生和王存义等3人组成考察队,在莱阳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并在金刚口进行了发掘,采集了一大批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在潘云唐所著的《刘东生传》一书中对那段历史有着详细的记述:195 1年,山东大学地矿系主任何作霖写信邀请杨钟健去看前一年山东大学师生在莱阳实习时发现的恐龙蛋和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5.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中国辽宁的西部两度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目光聚集的焦点地带,中国科学家先后公布的两项化石方面的研究成果———辽宁锦州首次发现真正会飞的恐龙化石、辽宁朝阳新发现一种原始鸟类化石,使得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获得了关键性证据,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外的化石专家惊叹辽宁西部盛产如此丰富多彩的热河动物群化石,辽宁西部正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恐龙之乡”。事件:中华神州鸟与原始热河鸟化石7月2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今年春天在辽宁锦州义县发现了一块真正“会飞的恐龙”化石——中华神…  相似文献   

16.
莱阳古生物发现与研究具有辉煌的历史迄今为止,在莱阳地区已经发现3个著名的白垩纪生物群,即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晚白垩世莱阳恐龙动物群和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这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化石生物群都集中分布在莱阳五龙河流域,许多重要化石遗址都分布在城郊四周,如金刚口和将军顶等。1923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采集了恐  相似文献   

17.
1920年,美国学者在蒙古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枚恐龙蛋化石,自那时起,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法国、罗马尼亚、西班牙、印度、韩国及我国均发现了恐龙蛋化石。但是,除在西班牙发现的近3000枚及在我国发现的大量恐龙蛋化石外,其余产地的发掘数量均不多。正因为如此,国外学者对它的研究也较少。这些缘由为恐龙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1923年,谭锡畴在莱阳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在将军顶—赵疃一带发现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并在北泊子等地点采集了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甲壳类、昆虫类等无脊椎动物和狼鳍鱼、中华弓鳍鱼等,周赞衡研究的植物化石有松柏类、银杏和苏铁等。1929年,维曼对谭锡畴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命名了中国谭氏龙。这批标本现保存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8,(5)
数年前曾有报道,北京永定河畔坨里地区曾发现恐龙骨骼化石。现已证实,这些化石系经冲刷自河北阳原一带"搬运"而来。1992年夏,笔者应河北地质学院古生物学家庞其清教授之邀,前往河北阳原县,参观考察他们正在发掘的恐龙化石出土地点。我们乘车过官厅水库,沿桑乾河而上,至阳原县的灰泉堡村。化石产出地点位于该村东北约5公里的山巅,该地实际上已处于山西天镇县境内。初发现于1983年,后由于种种原因,时断时续地进行了近15年的采掘和研究。至1997年,经对采得的2300余件骨骼化石进行修复、鉴定、描述及对比研究之后,终于获得了初步的,也是丰硕的成果。经研究证实,阳原——天镇恐龙  相似文献   

20.
在形形色色的恐龙化石中,皮肤类化石是极其罕见的。全世界也不过仅发现十余例而已,由此不难看出其稀罕和珍贵的程度。同盈千累万的恐龙骨骼化石、蛋化石、脚印化石相比,恐龙皮肤化石恰如吉光片羽,凤毛麟角!究其特别罕见的原因,当与形成化石的物质选择性相关。通常说来,古生物遗体中的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