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头孢呋辛酯片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酯薄膜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粉末的流动性、可压性和溶出度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制备了头孢呋辛酯片.结果 制备的产品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要求.实验确定最优处方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为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压片.结论 为千法制粒压片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物质燃料放热反应太快,直接应用在烧结中导致火焰前峰与热波前峰不匹配影响烧结矿性能.因此,利用CaO粉末对生物质燃料孔隙进行填充和生物质燃料“包裹制粒”对生物质燃料改性,并利用差热实验和热重实验对改性后燃料和焦煤进行对比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燃料经CaO粉末改性后,生物质燃料放热开始反应温度Te提升至382.09℃,放热拐点温度Ti提高至395.23℃,差热曲线(DTA)后移延缓热量释放;改性生物质燃料经包裹制粒后,开始失重温度提高至462℃,放热时间明显延长,与焦粉失重曲线接近.  相似文献   

3.
水分是影响铁矿混合料制粒、烧结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粒水分增加,制粒后混合料中细粒级颗粒含量减少,平均粒径增大,透气性迅速提高但随后增幅放缓或有所下降.透气性增幅达到缓和的水分点可作为适宜制粒水分的判据,且烧结速度在适宜制粒水分时达到最大值.通过筛分分级的方法将混合料分成-0.5 mm的黏附粉和+0.5 mm的核颗粒,并检测核颗粒的比例X+0.5,通过饱和吸水法检测黏附粉的最大毛细水量Wp,通过离心法检测核颗粒的持水量Wc,另外根据数学模型W=X+0.5.Wc+0.72(1-X+0.5).Wp预测适宜的制粒水分.适宜制粒水分绝对误差为±0.3%的情况下预测准确率可达93.3%,能满足混合料适宜制粒水分预测对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玉液颗粒制剂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选取了最优的制备工艺参数.利用正交设计,采用君药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以及提取物的干膏收率为指标,筛选了工艺参数.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 h;最佳一步制粒工艺为泵药速度3 000 m L/h,药液相对密度1.08~1.06 mg/m L和进风温度170℃;一步制粒的主要技术参数为泵进药液速度55~60 m L/min;喷雾过程压力0.3 MPa;蒸汽压力0.5 MPa;进料温度为55~50℃;进风口温度为76~86℃;出风口温度为50~45℃.本实验选取的工艺参数条件适用于玉液颗粒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湿法制粒压片及质量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及片剂质量检查方法,并对该处方、工艺进行评价。方法:实验制备并进行质量检查。结果:阿司匹林片质量检查符合2000版药典规定。结论: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阿司匹林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响应曲面法对麦秆制粒的输入变量(制粒时间、压力、超声功率)进行优化,以达到颗粒密度的最大化.利用二阶多项式模型建立颗粒密度的模型,结果表明颗粒密度与制粒时间、压力、超声功率成正比.当制粒时间为45s,压力为237.9kPa,超声功率调节至制粒设备的58.5%时,颗粒密度最高为1 267.7kg·m-3.  相似文献   

7.
低频超声激励射流破碎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超声频率为20,kHz的激励破碎制粒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备了海藻酸微球.基于FLUNET软件中的流体体积函数,建立了低频超声激励下射流破碎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射流速度、激励幅度和激励频率对射流破碎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所建立的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低频超声扰动下射流破碎法制粒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适宜的配水量对改善铁矿粉的制粒效果起重要作用。为建立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合理的方法,提出了铁矿粉湿容量的概念,即单位质量的矿物在自然堆积的状态下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并开发出相关测试设备。利用该方法对来自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5组混合料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每组混合料的湿容量。在实验室规模的设备上进行了5组混合料在不同配水量条件下的制粒实验,并对其透气性进行了检测,得到了每组原料的最佳配水量。对比每组混合料的湿容量和最佳配水量发现:两个参数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湿容量大的混合料需要配加更多的水后料层才能达到最佳的制粒效果。还对料层的透气性和粒度分布关系做了讨论。实验发现随着加水量的增多,颗粒制粒后的粒度逐渐增大,料层的透气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
稻草秸秆压缩研究及制粒机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再生资源,但稻草秸秆属于粘弹性生物物料,自身密度小,不利于运输和储存,影响其深加工或二次开发利用.而秸秆压缩燃料由于具有很高的压缩比,方便运输和储存,同时改善了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了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研究了稻草秸秆纤维物料的压缩特性、生物质成型机理及影响成型因素,总结出了一种较好的稻草秸秆压缩成型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基于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平模压缩制粒机械,并对不同粒度、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秸秆进行了压缩制粒成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制粒机械,能降低能耗、减少磨损,有着较高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中药南沙参配方颗粒的成型辅料及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筛选辅料;以制粒难易程度,制得颗粒的均匀性及收得率为指标,确定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确定分装材料。结果:糊精为辅料抗湿性能好;浸膏粉与辅料按9:1的比例混匀,以95%乙醇为润湿剂,过2号筛制粒;制得颗粒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3.0%,堆密度为0.6187g/ml,采用1号胶囊分装,每粒装量0.3g。结论:该研究为大生产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和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叙述几种茶(贵州红茶、福建乌龙茶、桂平西山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分析了不同加工工艺对茶饮料的混浊沉淀、稳定性等的影响,通过实验,选择出提高茶饮料品质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2.
采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的方法比较了相同抑藻剂与不同载体组配后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以研究固定化抑藻剂对于藻类爆发水体修复技术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对于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TDH01)而言,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浸提液及绿茶粉均有较高的抑制率;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浸提液比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粉的抑藻作用快5~24 h;单纯的海藻酸钠小球对ATDH01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PVA高分子棉片固定绿茶浸提液对ATDH01的抑制率与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浸提液接近.对于铜绿微囊藻(FACHB-905)来说,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抑藻剂(浸提液或粉)对FACHB-905的抑制效果不如ATDH01.总体来看,海藻酸钠或者PVA高分子棉片作为固定剂制备的绿茶抑藻剂均可用于处理ATDH01赤潮,但是对于FACHB-905水华,本研究的抑藻剂及其固定化方式效果均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速溶乌龙苦丁茶生产性试验的工艺及条件 ;生产的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经检测均符合广东省企业产品标准 Q/JDF0 1 _ 1 998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茶园适宜性评价——以宁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普洱茶种植典型代表性的宁洱县茶园土地适宜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茶树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及茶园维护需求条件的分析,确定茶园评价因子.运用ArcGIS空间内插方法对调查得到的年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因子进行模拟,同时结合土壤、坡度、灌溉水源地、道路通达度等因子建立评价因子量化分级表,最后综合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氯离子对以烧碱制备焦亚硫酸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烧碱和SO2 为原料的焦亚硫酸钠制备过程 ,探讨了原料液中氯离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产品中氯离子含量规律和母液循环过程中氯离子的富集情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研究了窨制时间、次数,茶坯含水量,配花量等对蜡梅花茶感官品质和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在各单因素试验中,窨制时间为24 h,窨制三次,茶坯含水量为5%,配花量为60%时所制茶样审评得分最高.理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窨制时间的延长、次数的增加、茶坯含水量、配花量的增加,茶多酚含量、叶绿素含量、茶汤吸光值等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氨基酸含量随窨制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随窨制次数的增加、茶坯含水量和配花量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结合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蜡梅花茶最佳窨制工艺条件为:窨制时间24~32 h,窨制二~三次,茶坯含水量5%~15%,配花量60%~75%.  相似文献   

17.
对引进山东的17个茶树品种(群体种)的叶片进行了气孔导度、蒸腾特性的观测研究,得出:茶树品种不同的气孔导度日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单峰型曲线;随着株龄的增加,茶树各品种的气孔导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品种茶树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其气孔导度的相同,并随着株龄的增加,各品种茶树的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合各项指标从中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的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中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茶树含氟特性、生长环境对茶树含氟量影响、茶叶氟的浸出与检测、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茶叶降氟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智舌对不同炒制温度、时间以及不同贮藏期的苦荞茶进行品质辨识,采用铂、金、钯、钨、钛和银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分别在1,10,100 Hz三个脉冲频率下进行品质检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表明炒制温度及储藏时间对苦荞茶的滋味品质影响较大,样品之间差异显著.相比之下炒制时间对苦荞茶滋味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能够区分炒制温度差异较大的苦荞茶,而对于同一炒制温度不同炒制时间的茶样以及不同储期的茶样区分效果不佳.线性判别分析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炒制温度和时间制备的12组苦荞茶以及不同储期的7组苦荞茶,其区分指数分别达到99.8%和99.7%.  相似文献   

20.
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适宜于贵州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方法,运用模糊数学和相关分析的原理,结合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法对贵州省南部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评的8个肥力指标中,速效钾的权重系数最大为0.157,土壤有机质权重系数最小,仅为0.096,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达Ⅱ级标准土壤占4%,Ⅲ级标准土壤占64%,Ⅳ级标准土壤占32%,土壤肥力质量尚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