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利人与使人服从统治、政宽与政猛、用官与服民、治己与治人、察人中的听言与观行、政事的速与达和小利与大事、政治上的“和而不同”等矛盾统一关系或差别的统一的认识。孔子的政治辩证法思想是其基本政治主张的体现,并与其“知者动,仁者静”、“叩其两端”、“事举其中”等哲学辩证法因素有密切的关连。孔子的政治辩证法思想因素吸取、概括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肯定和适应春秋时期“重人”、“重民”的历史潮流,在吸收、提炼原始社会遗传下来的氏族民主精神和良风美俗,总结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典章制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落后的,还是创新的、进步的?按多年来的流行看法,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认为这个传统看法不完全符合实际。我们要判断一个历史人物如何,一方面是要看他在当时可能的条件下,实际上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政治主张,另一方面是要把被评判的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进行辩证地历史地分析,看看他的言行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下边我们就两个方面来看看孔子的政治思想的积极性和进步性是如何表现的。  相似文献   

4.
周芹 《科技信息》2009,(22):51-52
孔子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文章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对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了初步探析,旨在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孔子伦理政治哲学几方面思想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其思想的主要内涵,指明其思想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使人们认识到孔子伦理政治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儒家系统的伦理政治哲学基础,对我国伦理政治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6至5世纪,在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希腊,先后涌现了两位大思想家——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各自对东方和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被后人推崇为圣人和贤者。在当今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种文化相互渗透之际,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伦理思想进行再认识,比较双方的差异点和汇合点,将是一项有益的工作。归根到底,对我们各自文化根源的探索和理解将有助于东西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对于我们这个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来说,很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古今学派林立,能在两千多年历史上起深远影响的屈指可数。中国古代春秋末期的布衣孔子居然成为历代妇孺皆知的“圣人”,其思想学说竟然对中国及周边国家以至大洋彼岸产生超时代、超国界的影响,世所罕见。探析孔子及其伦理思想影响深远之成因,批判地继承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从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将有助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孔子及其伦理思想影响深远的成因何在?一些论者往往简单地断定,这是历代封建王朝极力推崇的结果。无可否认,自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孔子被封建统治者们封为.“文宣王”、“至圣先师”、…  相似文献   

8.
邓亚玲 《科技信息》2011,(8):166-167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伦理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总结了以往的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在今天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分析了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以及孔子对道德教育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可能性、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道德教育的基础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学习传统显得尤为重要.孔子是中国传统教育、传统学习思想之祖,中国的教育、学习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不能绕过孔子."五四"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孔子作两点论,即要把"历史的孔子"与"实在的孔子"区分开来.他认为"实在的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时代之圣哲,其说也是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我们必须"敬之"、"尊崇之".孔子死后,成为"历史的孔子",历代统治者都利用他、包装他、强化孔子学说中维护君主政治"护符"的一面,使孔子及其学说愈变愈成为"专制政治之灵魂".因此"五四"时期,批判"历史的孔子"是完全正确而且非常必要的,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还"实在的孔子"的圣哲真面的革命.本文就是论述"实在的孔子"对中国学习思想的伟大贡献,认为从传统教育、传统学习的视域看,孔子不愧为我们民族的"圣哲".  相似文献   

12.
陈正燕 《科技信息》2011,(7):141-141
对孔子思想的解读的文章很多,本文结合西周春秋时代,从思想的核心内涵和理想人格两个方面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作者认为,爱人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内涵;为仁由己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执著地“复兴周礼”又屈服于“礼崩乐坏”的现实;高谈“仁义”又难以抵制利欲的诱惑;想积极有为又跳不出天命的羁绊;责人以严的同时又难以严于律己。这些矛盾壳斥于他的政治道德、伦理纲常、人生价值、生活礼仪等各个方面。正是这些矛盾造成了孔子一生的悲剧性结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不合时宜,逆潮流而好古礼。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中国哲学就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笔者认为,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子对成人思想的探讨做了很好的研究,孔子本人也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成人之道。孔子把成人看做是一项肩负重荷而踏上漫长旅程的艰难事业,是一个践行履道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不断进取的过程。他提出的成人与成人之次,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平实近人、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精神提升途径。他主张用实践开辟内在人格世界,行仁道当由己,不由人,切己习之,要在日用伦常中内省,在下学中累积,慢慢体会上学之超经验性,以仁为本成就儒家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的变通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权达变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他的这一思想特点体现于求仕、干禄、事君主、奉父母、待友朋等诸方面,并及之于政治制度之改良(若礼制)、历史人物之评判等领域。我们认为研究孔子的通权达变思想,对于正确把握孔子思想之全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首先要"正名",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君、臣、父、子必须合乎礼仪地各就其所、各尽其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团结。然由于社会条件所限制,孔子的抱负最终无法实现,但是他所提出的"正名"思想对我国当代行政制度建设却依然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要求行政法律的制定、行政权利的取得与运用、以及对行政权利的监督都必须具有合法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行政制度,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论语.乡党》是记录孔子衣食住行的篇章,其中概括了孔子对于服饰的审美观点。孔子的服饰美学观点不是简单地把服饰看作遮体御寒的工具,而是具有表述思想、反映情感的作用,具有昭示名分、区别身份的象征意义,这就赋予服饰更为深广的政治、文化意义。孔子的服饰美学思想与其政治思想相耦合,体现了其"中和"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思想家。孔子认为“仁”德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是推行“以德治国”的基础。孔子在鬼神迷信盛行的春秋时期,强调“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的人本思想,第一次把人抬到鬼神之上,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推行“仁政”,天子、国君应率先修养个人道德,然后再以道德教化百姓。孔子主张德治为主,还必须辅之以刑法;“中庸之道”是以德治国的基本方法,也是人们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以礼让为国”,反对战争,主张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历来的研究者都根据晏几道的朋友郑侠是变法的坚决反对者,于是认为晏几道在熙宁变法中也站在旧党一边,反对变法.然而仔细分析晏几道的诗文词以及新发现的材料中有关他与新党的不少交往,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晏几道其实是一个看破世事的"忘名之士",他对政治属于比较超脱的逍遥派.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一位从布衣中崛起的文化巨人,他和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虽历尽坎坷,却一直打不倒批不臭,历久常新,其关键原因在于孔子学说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其学说具有普时性、开放性、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