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社会党书记克拉克西出任总理至今已经两年多了,其任期已超过了任期704天的德·加斯贝利政府(1951—53年)。战后,意大利政府更迭频繁,前后共达40多次,平均每届政府寿命不到一年。相比之下,克拉克西政府的寿命比较长,这是意大利政局相对稳定的一个表现。政局相对稳定,还表现在克拉克西政府在地方选举、公民投票、总统选举中的地位有所加强,对外开展了频繁的外交活动,使意大利在欧洲和地中海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意英双方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欧国家的共同考虑。意大利总理克拉克西2月10日赴英访问,同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就双边关系和与两国有关的重大国际间题广泛文换了意见。克拉克西总理此行,虽然是欧洲共同体内成员国政府首脑之间的一次例行磋商,但双方代表团阵  相似文献   

3.
张敏 《世界知识》2018,(3):52-53
2017年10月1日,加泰罗尼亚地方政府公然违宪举行"独立公投",打开了"伺机独立的潘多拉之盒"。此后,加泰区政府利用中央政府赋予的地方自治权限,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分离独立"新场景"。2017年10月27日,加泰罗尼亚议会投票宣布从西班牙独立。西班牙参议院随即以214票的多数赞成票启动宪法第155条,对加泰区实行接管,力争恢复加泰区的宪法秩序。  相似文献   

4.
1990年5月24日,布什总统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5月底,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议员南希·佩洛西提出的附加条件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议案以384票对30票通过,纽约州共和党议员杰拉尔德·所罗门提出的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议案以247票对174票通过。当年由于没有足够时间让参议院审议,议案失效,被布什总统搁置否决。  相似文献   

5.
1982年12月1日,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联合组成了四党“中左”政府,总理是天民党元老、现任参议院议长阿明托雷·范范尼。丧失18个月的总理大权又重新回到了天民党的手中。现政府是意大利战后的第43届政府,也是10年之内的第17届政府。在这10年中,政府寿命之短由战后的平均10个月减至8个月,其政治形式也变化无常。导致意政府频繁更迭的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但经济危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意大利是西方7大工业国之一。战后由于积极引  相似文献   

6.
时事概览     
正巴西众议院通过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巴西国会众议院4月17日以367票赞成通过了针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此前,众议院进行了长达43小时的不间断会议,围绕是否弹劾总统进行了激烈辩论,创造了众议院历史上最长时间的会议纪录。根据巴西法律,在众议院通过后,弹劾案将接受参议院审议。巴西媒体报道说,参议院将成立特别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09,(17):6-6
澳大利亚参议院8月13日上午以43票反对、30票赞成的表决结果否决了由工党政府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使得澳政府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受挫。  相似文献   

8.
<正>8月8日,意大利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执政联盟中联盟党的党首萨尔维尼对孔特政府提起不信任动议,使意大利政局陷入危机。8月20日,总理孔特宣布辞职,由联盟党和五星运动党两个民粹政党组成的政府倒台。随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授权孔特再次组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四年刚刚来临,欧洲的两个大国——法国和意大利已先后发生了严重的政府危机。法国总理拉尼埃于一月二日提出辞职,但总统阿里奥尔没有接受他的辞呈,拉尼埃内阁在一月六日的国民议会特别会议上凑足微弱的多数票后才得以勉强维持下去。意大利的贝拉内阁在一月五日提出辞呈,直  相似文献   

10.
走向法西斯统治戴高乐用威胁欺骗的手段并利用一部分人民对他的幻想,在9月28日的“公民投票”中取得了80%的赞成票,通过了独裁宪法后,就积极策划国民议会选举。虽然在新宪法中,国民议会的权力已被大大剥夺,它的地位已被降到不如参议院的程度,但是为了进一步限制工人阶级的代表,戴高乐政府修改了选举法,以单一提名二轮多数制代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沿用的比例代表制,并且在重划选区的时候,尽可能地分散支持共产党的选民。在第一轮中共产党得到了三百八十八万余票,占投票总数的18.9%,和1956年相比减少了一百多万票,但仍然是第一大党。在第二轮中,虽然受到资产  相似文献   

11.
这场辩论本质是美国内部的一场政策交锋:反映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美国政治的特殊性、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当地时间5月24日下午,美国众议院以237票对197票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简称 PNTR)待遇的法案。由于参议院通过此案基本上没有问题,因此,24日众议院的投票实际上就决定了法案的最终结果。PNTR 是今年美国争论最激烈的一项立法事务。也可能是美国贸易政策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场辩论。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意大利政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意大利统治阶級暂时放弃了1947年以来所谓“中間”政府的統治形式,而采取同南尼社会党合作的“中左”的統治形式。2月21日組成了一个以天主教民主党为核心,有社会民主党和共和党参加,并得到社会党在議会中直接(投贊成票)或間接(棄权)支持的所謂“中左”政府。这是意大利阶級斗爭日益尖銳化和資产阶級統治不稳的产物,也是意大利統治集团試图用改变某些統治方式的办法来摆脫困境和稳定其統治的尝試。  相似文献   

13.
最近,意大利社会党书记贝蒂诺·克拉克西受权组建五党联合政府并出任总理。社会党人担任总理,战后以来还是第一次。在南欧,继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社会党先后执政后,意大利社会党人也登上了总理宝座,十分引人注目。克拉克西1934年生于米兰。其父二次大战前当过省长。他在专业学校毕业后就从事党内活动。23岁  相似文献   

14.
巴黎协定是怎样“通过”的?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法国国民议会否决了巴黎协定中关于在“西欧联盟”范围内武装西德的议定书。十二月三十日,法国国民议会又就孟戴斯—弗朗斯政府要求批准这个议定书举行信任投票,以二八七票对二六○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巴黎协定。这是美国和英国的统治集团公然进行恫嚇和干涉的结果,是法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把它们的階级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和孟戴  相似文献   

15.
财经剪贴     
>>美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该法案在得到参议院批准后,还需要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并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才能成为法律。  相似文献   

16.
7月31日,以色列右翼反对党利库德集团推选的总统候选人摩西·卡察夫在议会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63票对57票击败了执政党“只有一个以色列”推举的候选人希蒙·佩雷斯,当选为以色列第8届总统。8月1日,卡察夫在议会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17.
美帝国主义正在美英苏三国部分停止核试验条约的掩护下,加紧推行它的反革命全球战略。它除了继续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以外,更加紧鼓吹和准备核战争。8月8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参议院提出一项关于三国条约的特别咨文;其后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以及其他人等,先后在参议院就三国条约作证。  相似文献   

18.
在风云突变的中东,沙特的地位日趋重要。在美苏对峙中,沙特一向是倾向美国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害后,美国更重视和需要沙特对其中东战略的支持。可是,美国统治集团始终不愿放弃偏袒以色列的僵硬立场。近几个月来,在美国要不要把雷达预警飞机售予沙特阿拉伯问题上,华盛顿闹得满城风雨。美国众议院10月14 日否决了向沙特出售预警飞机的提案。这就在美沙关系上投下了阴影。接着,里粮及其支持者们紧锣密鼓地奔走游说,终子在10月28日参议院以52票对48票的微弱多数批准了这一计划。这一场争论虽然暂告结束,但它反映了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美国《新闻周刊》下面这篇文章发表于众议院否决政府提案之前。在当时参众两院一片反对声中,文章的作者以忧虑的心情陈述了美国统治集团如何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来看待和处理美沙两国的关系,并透露了美国的种种利害考虑。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务卿万斯五月九日宣布,苏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已基本达成协议。西方报刊透露,六月中旬勃列日涅夫和卡特可能举行会谈,并签署条约(简称核条约)。然后条约还要提交两国议会审议批准,方能正式生效。最近一段时期来,美国国内就这个条约展开了一场辩论。预计条约提交参议院时,辩论将达到高潮。实际上,早在会谈之初,反对条约的呼声就十分强烈,此后辩论一直持续不断,于今已经有六年半的时间。不过,由于最近条约签署在即,这场辩论显得更为激烈。按照美国宪法,条约须经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票(六十七票)批准。换句话说,只要有三十四票表示反对,这项条约就会被否决。目前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该条约的议员人数大致旗鼓相当,各有大约二十五人至三十人,其他议员正在观望。在这种  相似文献   

20.
10月26日日本首相和外相分别会见在日访问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团长库纳耶夫. 洛塔尔·施佩特当选为联邦德国参议院议长. 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在欢宴蒙古领导人时说,苏中关系正常化有助于亚洲局势健康化.意大利公布刺杀罗马教皇案的调查报告并决定将保加利亚人安东诺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