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燕 《长春大学学报》2011,(7):120-122,126
电影语篇是多模态系统共同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卧虎藏龙"一片通过影片中多模态系统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武侠片的女性角色———玉娇龙,导演李安借这个人物的悲剧告诫观众———任何人都要在欲望与自我戒律之间达到制衡,否则会自毁其生。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解析电影语篇"卧虎藏龙"中视...  相似文献   

2.
马菡  尹立 《科技信息》2013,(14):50-50,52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和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国窖1573"的多模态广告语篇,探讨不同模态参与意义构建的方式、途径,解读"国窖1573"多模态广告语篇的深层话语,体现它的劝说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模态话语分析,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之上,研究对象是包含多种模态或多种符号系统的语篇。本文以一则脑白金的电视广告为例,通过分析其语言符号、图像符号和声音符号表达的意义,以及语言与图像、声音、动画等其他符号系统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意义,证实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视广告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平面广告是由文案、图形、线条、色彩等诸多语言符号构成的多模态语篇。它传达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扣住人心,是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过程在雀巢咖啡平面广告中的应用,强调分析过程能够制造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突出广告的主题,表达产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并有效辅助平面广告达到3I标准。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利用多模态对语篇进行分析已变得日益重要,在教学、生活、工作中都可以发现,人们使用多模态进行语篇分析的频率已越来越高。电影海报属于多模态文本,它的特点是将文字、图片、颜色和空间布局等各种符号系统融为一体。电影《非诚勿扰2》是冯小刚导演继《非诚勿扰1》后的一续集。本文从HALLIDAY的元功能思想分析《非诚勿扰2》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以及各种模态对构图意义的协作和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项春娜 《科技信息》2011,(10):164-164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语篇世界日趋呈多模态化。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图像语法为理论,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会徽图像为例,进行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揭示文字与图像共同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以期对于读者多模态识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范德中 《科技信息》2012,(4):463-464
本文运用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分析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这一多模态语篇,对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意义资源进行相关整合,从三方面阐述了除语言文字以外的其他社会符号,同社会语言符号一样,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8.
图像分析理论是Kress&Leeuwen于1996年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利用图像理论来分析视频广告的多模态话语不同模态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不同模态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互相协作,在一个多模态语篇中共同实现所要表达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语篇是多模态语篇分析关注重点之一。教育语篇意义的产生源于语言、图像、音像、图表、态势等符号资源。在多模态语境下的课堂教学、学术讲座、教科书、词典百科书等教育语篇中,语言系统和图表、声音、颜色、动作等其他符号系统给予语篇以意义和统一的连贯,在专业知识的传播和获取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可取代的作用。分析教育语篇多模态呈现形式、特征及其意义构建能够促进学习者更加全面、准确识读语篇意义,实现教育目的,并为教育语篇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赖海燕 《科技信息》2010,(23):I0206-I0207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应运而生。传统语篇分析注重分析广告语言的特点,本文以Kress & Van Leeuwen视觉图像的分析框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托,对一则欧莱雅护肤品电视广告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进行分析,指出以多模态非线性方式出现的广告语篇中多种符号模态(如语言、色彩、图像、声音等)之间相互作用、共建意义,为多模态阅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商业广告语篇分析涉及到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模态的探讨,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能为其提供新的视角和有效途径。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为基础,多模态语法框架分析了一则商业广告语篇,探究广告设计者与读者协商以联盟读者,达到劝说和推广的目的,进而验证了多模态理论对分析商业广告语篇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话语分析正在由传统的语言话语分析转向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社会符号学理论,把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交际纳入分析框架,从语言与社会文化情景的互动关系来研究语言。国内在这个前沿领域的研究虽处于起始阶段,但在理论和应用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话语分析正在由传统的语言话语分析转向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社会符号学理论,把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交际纳入分析框架,从语言与社会文化情景的互动关系来研究语言。国内在这个前沿领域的研究虽处于起始阶段,但在理论和应用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视觉符号和言语符号两方面分析了一则WWF环保公益广告,旨在探索图像和文字作为社会符号如何与读者的互动,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号召人们拯救猕猴,并如何在多模态语篇中实现符际互补关系,发挥意义共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出发,探讨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对ESP航空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教学模态,即多模态和单模态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采用标准化学业成就测试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学习效果与多模态教学模式呈正相关,合理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ESP航空英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Royce的符际互补理论为框架,以彭丽媛担任结核病防治形象大使的世界结核病日宣传海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多模态语篇中文本模态和视觉模态在构建整体语篇意义时的不同作用和相互关系,旨在说明两种模态结合在一起比单独使用一种模态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钱雪萍 《科技信息》2010,(7):180-180,189
随着人们交流方式的增多,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符号也越来越多。话语分析的范围也逐渐由单一的语言文字文本扩大到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模态文本。多模态话语分析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是在由克瑞斯和勒文提出的视觉语法的基础上,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期待对读者在进行图像识读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为研究对象,应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视觉语法理论,分析会徽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旨在揭示多模态语篇中文字与图像怎样构成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多模态新教学法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进,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日趋重要。从多模态视角出发,对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录像进行标注和分析。一方面描述成功英语课堂实例中的多种模态,体现对外语教学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探究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作用,从而试图构建英语课堂中多模态的设计、选择和操作原则。多种模态在课堂教学中配合体现和构建意义,发挥良好教学作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发展至今已约60年,很长时间内只关注语言系统及语义结构本身。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逐渐开始关注图像、声音、颜色、动漫、动作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运而生并日趋完善。通过对四个典范华语卫视台标的多模态分析,重点解读台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话语构建来折射文化内涵及延伸完成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