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四氮杂杯芳烃的结构。方法通过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三聚氰氯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两种新型的化合物4,4′-二(间二氯三嗪基)氨基二苯甲烷和四氮杂杯[2]芳烃[4]三嗪。结论该构型提供了很大的空腔结构,为分子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荣强  闫凤美  闫红 《河南科学》2006,24(6):831-833
在利用太阳能为能源合成出顺式-1,5,8,8bβ-四氢环丁烷[1,2-b:3,4-b’]二吡啶-3,4aβ,7,8aβ(4H,4bβH)-四羧酸乙酯1的基础上,利用液相光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出了笼型化合物3,9-二氮杂六环[6.4.0.02.7.04.11.05.10]-十二烷-1,5,7,11-四羧酸乙酯2,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杯芳烃中引入硫、氮原子可以改善普通杯芳烃的配合性能.在弱酸的催化下,使用硫杂杯[4]芳烃四酰肼衍生物3与芳醛衍生物4反应, 高产率地合成了新型的含酰胺和席夫碱单元的硫杂杯[4]芳烃冠醚衍生物5,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ESI-MS等证实.同时探讨了新型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5与系列α-氨基酸的配合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硫杂杯芳烃冠醚对氨基酸分子表现出有效的配合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水合十五元[N4]草酰胺大环铜配合物,即水合2,3-二氧-5,6,14,15-二苯基-1,4,8,12-四氮杂环十五-7,12-二烯铜配合物,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红外光谱、电子顺磁谱性质,并利用电化学技术对其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2.5一二(2-甲酰基苯甲氧基)噻吩与丙二胺反应制备了一种新的希夫碱大环L,L为7,11一二氮杂-3,15一二氧杂-4.5:13,14-二苯并-20-硫杂双环[15,2,1]-7,10,17。19-四烯。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大环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大环化合物[H2(teta)]2+·[Au(CN)2-]2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大环化合物[H2(teta)]2 .[Au(CN)2-]2(teta=内消旋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3603(2)nm,b=1.10404(19)nm,c=1.7495(3)nm,β=90.330(4)°,V=2.6274(8)nm3,Z=4.最后的偏差因子Rgt(F)=0.0258,wRref(F2)=0.0607[I>2σ(I)].该化合物由两个[Au(CN)2]-阴离子和一个质子化的大环四胺阳离子组成,化合物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氢键,它连接了分子的各个组成部分,稳定了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氢氧化钠为缩合剂,2,2’-二(邻-羟基苯氧基)丙烷分别与N-对甲苯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磺酸酯,N-对甲苯磺酸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磺酸酯反应生成二苯型」16「环系氮杂冠醚化合物.2。在过量苯酚存在下,用40%氢溴酸去对甲苯磺酸基得到相应的亚胺型氮杂冠醚.2,2‘-二(邻-羟基苯氧基)乙醚分别与及N-苯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碘酸酯缩合得到二苯型「18」环系氮杂冠醚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四氮杂大环高价银配合物AgL(ClO4) 2 ,其中L为 5,1 2 -二甲基 - 7,1 4二苯基 - 1 ,4,8,1 1 -四氮杂环十四烷 (简写Ph2 Me2 [1 4]aneN4)。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它的循环伏安性质。  相似文献   

9.
氮杂冠醚化合物可以作为研究生物体系的模型化合物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文章从乙二胺和苯叉丙酮出发,合成了新型氮杂冠醚大环化合物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N″-二乙酸-二硝酸的水合物(H2L·2HNO3·3·5H2O).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组成进行了确定,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氮杂缰绳冠醚是一种新型冠醚,它既有简单单环冠醚的动态性质,又有窝穴体分子的三维键合特征,进一步提高了其络合能力及配位选择性。迄今,含吡啶环系内脂型氮杂缰绳冠醚的NMR研究还未见报道。我们在对含吡啶氮杂缰冠醚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冠醚与碱金属、碱土金属有良好的配位作用,氮原子取代冠醚的部分氧原子,可改善它与过渡金属的配位能力,套索冠醚既有简单单环冠醚的动态性质,又有窝穴体分子的三维键合特征,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其配位能力及配位选择性。目前,氮杂套索冠醚的NMR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氮杂套素冠醚与金属离子配位的NMR研究尚不多见。本工作使用VarainXL-200超导谱仪对新合成的含吡啶氮杂套索冠醚(结构见图1)与Ba~+的配位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2-二[5’-(2’-甲酰呋喃基)]丙烷(1)分别与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2)和N,N'-(3-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3)进行缩合,得到[2+2]型Schiff碱大环化合物L+-1和[1+1]型Schiff碱大环化合物L2,并采用元素分析、1HNMR、IR和质谱手段对Schiff碱大环化合物L1和L2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苯并15冠5与镐生成的配合物[K(B15C5)2]2[Cd(NCS)4]C2H4Cl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数据a=1.2996(2),b=1.3542(2),c=2.3828(4)nm,α=94.109(4),β=91.477(3)°,γ=114.162(3)°,V=3.8093(11)nm3,Z=2,F(000)=1576,R1=0.0682,wR2=0.1693.配合物由两个[K(B15C5)]2+配阳离子和一个[Cd(NCS)4]2-配阴离子组成.四个硫氰酸根的氮原子与镉原子配位.[Cd(NCS)4]2-为四面体构型.K+与2个冠醚环10个氧原子成键而形成夹心型结构.两个苯并15冠5的苯环相对钾原子呈顺式排列.  相似文献   

14.
新型离子液体[BDBU]BF_4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合成法,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DBU)和1-溴丁烷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合成中间体溴化1-丁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BDBU]Br),经阴离子交换合成新型碱性离子液体四氟硼酸化1-丁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BDBU]BF4;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产物结构并对其热分析(TGA)。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有较高的热稳定区间,约330℃开始分解。  相似文献   

15.
冠醚的出现[1]推动了大环化学的迅速发展,含各种不同杂原子(如P、S、N、As、Te、Ge等)的大环化合物相继合成出来.其中含四个氮原子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领域之一.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四氮大环席夫碱配体与天然卟啉环非常相似,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季戊四醇和邻氟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分别以稀盐酸、四硼化钠为催化剂,在水相体系、室温条件下合成3,9-二(2-氟苯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并通过熔点测定、IR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用25,27-二(2-溴乙氧基)-26,28-二羟基-5,11,17,23-四(1-甲基乙基)杯[4]芳烃l与苯酚衍生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杯[4]芳烃半冠醚化合物2,用这种方法合成杯芳烃冠醚不需要柱层析,只通过重结晶即可得到高产率(75%~90%)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能都经FT-IR,^1HNMR,^13CNMR,MS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杯芳烃半冠醚均处于锥形构象.  相似文献   

18.
以氧杂杯[3]芳烃为母体,通过"点击化学"技术,以1,2,3-三氮唑为连接基,将香豆素引入氧杂杯[3]芳烃的下沿,得到2种香豆素-氧杂杯[3]芳烃衍生物(探针1、2),结构经1H NMR、IR和ESI-MS表征。在DMSO/H2O中性混合溶剂中,Fe3+均能与探针形成1∶1配合物,使其荧光降低,紫外吸收增强,高选择性识别微量Fe3+。  相似文献   

19.
在室温无水无氧充氮条件下,以(NH4)2MoS4,Et4NBr和HSCH2CH2SH为原料,合成[Et4N]8[Mo2S(SCH2CH2S)2]4簇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晶胞参数为:a=2.604 4 nm,b=1.986 6 nm,c=2.630 2 nm,V=13.585 81 nm3,Z=4,晶体属单斜晶系.晶体结构经块状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后,最终偏离因子R=0.088 7.研究结果表明,[Mo2S4(SCH2CH2S)2]2-为含Mo-Mo金属健的双核阴离子;每个Mo原子被5个硫原子配位,构成近四棱锥配位的几何构型,2个四棱锥共1条底边,每个四棱锥的1个顶点被1个端基硫原子占有,形成环笼状结构.[Et4N]8[Mo2S4(SCH2CH2S)2]4簇合物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波出现在渡数为510,460,430和340 cm-1处;紫外可见光谱在波长为305,380和435 nm处有吸收峰出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键合硅胶(NCS)固相萃取串联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水果中噻苯隆、2-(1-萘基)乙酸(α-萘乙酸)、对氯苯氧乙酸(防落素)、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氨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3)、1-(2-氯-4-吡啶基)-3’-苯基脲(KT-30)七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新方法。实验采用自制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NCS)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提取、净化样品溶液,采用优化的Waters XBridge C18色谱分离柱和甲醇:0.1%磷酸溶液(55:45,v/v)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10 nm时,在0.3-200μg/mL浓度范围内七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线性相关性较好(R2>0.999)。七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回收率在77.2%-9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检出限在4-22 ng/mL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分离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