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要注重提高实效 ,就必须抓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完善知识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关注热点问题 ,抓住教育契机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在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 集中力量搞好专题讲授的同时, 把以专题教学为主同阅读原著、座谈讨论、电化教学、社会实践等多辅教学形式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改革考试考核办法,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邓小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使邓小平理论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3.
抓住机遇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通过对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了关于抓住机遇的发展机遇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首先,要善于发现机遇;其次,抓机遇的实质是促发展。这些对我们抓住21世纪的机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题和灵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用邓小平理论引导大学生人生之船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责任,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从而推动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注意几个变量,这就是:把握时代脉搏;明确教学思路;拓展教育空间;整合多方力量。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中“变”的含义是:发展是变的根源;变好是变的原则;胆子大,步子稳是变的方法。不变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不能变,即根本不能丢,原则立场不能变;第二个含义是变不了,即路子走对了,人民拥护,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变不了;第三个含义是稳定。变不是变质、变性,也不是反复、折腾;变中有不变;不变不是凝固,不是僵化;而是发展中的不变;变是为了不变;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不变。  相似文献   

6.
深入学习和理解邓小平理论,必须深入探讨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特征。其时代特征为:科学技术循环加速,发展极快,影响巨大;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体;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考察中国发展的视角是多维度的。首先,提出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从政治角度强调了发展对当今中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针对各种盲目发展的观点,强调要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系统辩证思维等辩证思维方式考察和分析中国的发展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再者,强调要用唯物史观站在现代科学思维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中国怎样发展的问题,指出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以加快中国发展。了解这些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旗帜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对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因素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途径:完善林业政策;严格造林工程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推广旱作造林技术等。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破了原来有关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旧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存在多种形式的公有制,而且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二是打破了过去在分配问题上的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是纠正了以往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社会主义的情况,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提高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思想感情;感情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  相似文献   

11.
计划经济时期,毛泽东更多地关注公平;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毛泽东、邓小平与效率思想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博大精深, 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是: 一个主题;一条思想路线; 两个立论的基础; 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 一个中心; 两个前提; 两个开放; 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 掌握它的精神实质, 最主要的是掌握他观察问题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运用它去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而形成的基本理论、观点、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的四个主要因素: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是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国情、尊重群众实践,、善于总结是关键;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根本途径;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是强大情感根源和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家学说,强化了经济建设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贡献在于: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强调民主与法制、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存在的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为正确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对外战咯方针,争取一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及其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映的是生产力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使作用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领导力量四个基本方面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而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6.
理论联系实际是《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三个方面:①联系实际讲清理论;②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前两个方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一套较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但有内在矛盾且无缘被付诸实践。毛泽东的革命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邓小平理论牢牢的抓住现代化这个百多年来中国人为之努力奋斗的根本目标,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而真正将中国社会推进了现代化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值此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刊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宣传良机,精心组织、认真筹划,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发出约稿信,用实力打造“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栏。在约稿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积极热情地支持,我们本着“主题鲜明、优中选优”的原则,精选以下几篇文章呈现于读者,希望能以这个栏目同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学界同仁一起缅怀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为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宣传,提升学术品位,宏扬人文精神做点滴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营企业应该抓住近20年的时间,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企业生产率。对纺织品“欧美设限”面临的困难,不能把事情扩大化;需要掌握好出口节奏感。  相似文献   

20.
本从发挥课程特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强教学内容实践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好学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抓住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等几方面,阐述了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