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城市园林中赤子爱胜蚓体内有机氯农药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具有代表性的23个公园及生活小区作为采样区,研究各采样区中赤子爱胜蚓体内持久性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的含量和来源.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体中的DDTs和HCHs总浓度分别为18.97-11 129.75 μg·kg-1和0.65-44.78μg·kg-1.赤子爱胜蚓体内存在较高浓度DDTs暗示其可能对公园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有潜在危害.根据DDTs各异构体含量特征比(P,P'-DDE/p,p'-DDT平均值:5.07;o,p'-DDT/p,p'-DDT平均值:0.76).可以推断出部分园林环境中很可能有新的污染源存在.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沉积物中主要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云  钟恢明  刘志刚 《江西科学》2010,28(3):336-340
本研究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均能检测到HCH、DDT等有机氯农药,但不同种地区的沉积物,农药含量差异较大,且湖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普遍存在。分析结果表明:HCHs来源于林丹,DDTs主要代谢产物为DDE,HCB残留难以降解。  相似文献   

3.
丁文文 《科技资讯》2007,(27):160-161
利用GC-ECD法对云龙湖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测定.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总浓度为2.50~11.35 ng/g,其中DDTs、HCHs每个采样点均有检出.与国内其它地区不同水体表层沉积物中DDTs、HCHs的含量相比,云龙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相对较低.多数站位点的有机氯农药来自早期残留或施用农药长期风化后的土壤,但是也不排除个别点位有新的污染源输入.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GC/ECD对该地区表层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中滴滴涕类(DDTs)和六六六类(HCHs)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组成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前郭灌区表层土壤受OCPs污染较为严重,γ-HCH、p,p'-DDT和o,p'-DDT为本区域OCPs的主要残留物。土壤HCHs的污染历史较长,HCHs残留以α-HCH和γ-HCH为主;大部分采样点P,P'-DDT/(P,P'-DDD+P,P'-DDE)大于1,表明前郭灌区土壤中的DDTs仍有新源输入。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HCHs对土壤生物的生态风险较低,而DDTs对于土壤中的鸟类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吉林省长春、 德惠、 扶余、 公主岭和永吉区域内典型农田土壤进行网格法布点采样, 分析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在农田土壤中的分布状况, 并探讨有机氯农药残留物的组成及其分布和来源. 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内六六六类(HCHs)和滴滴涕类(DDTs)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 总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范围为1.45~83.88 ng/g, HCHs的总质量比为1.17~27.83 ng/g, DDTs农药的总质量比为1.45~81.75 ng/g; OCPs总体分布为长春>公主岭>永吉>德惠>扶余. OCPs的总量与总有机碳(TOC)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长春、 德惠、 公主岭和永吉土壤中α-HCH/γ-HCH的平均值为0.37, 即大部分采样点可能有大量林丹(γ-HCH)输入; 除公主岭外, 各采样点的P,P′ DDT/(P,P′-DDD+P,P′-DDE)平均值都小于1, 即土壤中的DDTs类物质主要来自历史残留物, 公主岭部分点位可能受到工业DDTs的影响; 长春区域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六六六类以γ-HCH为主要污染物, 滴滴涕类以P,P′-DDT为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蔬菜种植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ECD检测、GC/MS-MS确证的方法分析成都市14个区县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水平、分布特征及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样点间OCPs残留量差异较大(20.18-104.33μg.kg^-1),近郊区县远低于边缘区县;被检出的18种OCPs中,DDTs与HCHs检出率最高(100%)...  相似文献   

7.
根据太湖梅梁湾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情况,采用GC/ECD分析了梅梁湾沉积物,并对4种鱼及螺狮为代表的水生生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沉积物(干重)中OCPs浓度范围在8.45~48.54 ng/g之间,生物样品(湿重)中的浓度范围在2.68~31.34 ng/g之间.人类食用OCPs污染的水产品的潜在健康风险评估显示,从非致癌风险角度滴滴涕(DDTs)、六氯苯(HCB)、氯丹(CHL)和七氯环氧的危险商RHQ均小于1;从致癌风险角度,除CHL外,DDTs、HCB、六六六(HCHs)、七氯环氧的危险比RHR均大于1,长期癌症风险不容忽视.根据淡水沉积物质量导则标准估算,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OCPs残留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农药污染场地为评价对象,经2次布点采样,土壤样品分析结果与美国EPA通用土壤筛选基准(SSLs)对比确认该场地土壤主要受到六六六(HCHs)(α-HCH,β-HCH,γ-HCH,δ-HCH)、滴滴涕(DDT)、滴滴伊(DDE)和滴滴滴(DDD)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并且HCHs的残留量为从低于0.01mg/kg到508mg/kg,DDTs残留水平为从低于0.01mg/kg到390mg/kg.HCHs的残留水平要高于DDTs.β-HCH和DDD为优势污染物.该场地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没有受到OCPs的污染.使用RBCAtool kit 2.5软件进行健康风险的计算,得出95%置信上限浓度对应的人体健康风险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氯农药的单一致癌风险值超过了1×10-6,并且表层污染物累加致癌风险值超过了1×10-4.  相似文献   

9.
以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采集的223个表层土壤样品开展了有机氯农药残留浓度的测定,并对其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污染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HCHs和DDTs的总量变化范围分别在ND-2.10ng/g和ND-526ng/g之间,γ-HCH、p,p'-DDE和p,p'-DDT的检出率较高.HCHs和DDTs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带状和离散性分布特征,浓度极值出现在人口密集和农业发达的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理化性质均会对HCHs和DDTs的分布产生较大影响,其中耕地残留量最高,土壤p H值影响最大.HCHs和DDTs主要来源于早期残留、大气的干湿沉降及近期的农药输入等.与国内外其他类似区域表层土壤相比,密云水库保护区土壤有机氯农药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区域内总体生态风险较小,个别点位可能存在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GC/ECD对该地区表层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中滴滴涕类(DDTs)和六六六类(HCHs)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组成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前郭灌区表层土壤受OCPs污染较为严重,γ-HCH、p,p'-DDT和o,p'-DDT为本区域OCPs的主要残留物.土壤HCHs的污染历史较长,HCHs残留以α-HCH和γ-HCH为主;大部分采样点P,P'-DDT/(P,P'-DDD+P,P'-DDE)大于1,表明前郭灌区土壤中的DDTs仍有新源输入.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HCHs对土壤生物的生态风险较低,而DDTs对于土壤中的鸟类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The feasibility of poplar (P. tomentosa) foliages as passive biomonitors for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air was explored. The accumulation patterns of poplar foliages for HCHs, DDTs and HCB were similar, the amount of HCHs, DDTs and HCB increased with foliage growth in spring, and decreased thereafter. There was no obvious distinction in the accumulation styles between the adult leaf and the leaf-litter. This accumulation pattern is likely related to the growing process of the poplar foliage, and wa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our work, giving an evidence for the “bud burst effect” in plants. The technical HCH and DDT were used largely in history and not used in recent years, but there was a little usage of lindane and new input of o,p’-DDT in recent years, and dicofol usage may be the main source of o,p’-DDT. Concentrations of HCHs, DDTs and HCB in poplar foliag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pine needles at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and there is a positiv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OCP concentration data of two kinds of trees. It presents no difference in the accumulation style between two kinds of trees. The level of OCPs in the poplar foliage reflected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OCPs in air. The result of this work showed that the poplar foliage can be used as the bio-monitor of OCPs in air. Supported by the State Key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Basic Research of China (Grant No. 2003CB415003)  相似文献   

12.
系统探讨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分布,解析了道路灰尘中OCPs的来源,评价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OCP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16种OCPs的总量范围为2.37724.74ng/g,平均含量为155.54ng/g.DDTs,HCB,HCHs是新乡市道路灰尘中检出的主要OCPs,检出率均为100%,含量分别为32.26ng/g(1.09724.74ng/g,平均含量为155.54ng/g.DDTs,HCB,HCHs是新乡市道路灰尘中检出的主要OCPs,检出率均为100%,含量分别为32.26ng/g(1.09165.31ng/g),114.96ng/g(0.58165.31ng/g),114.96ng/g(0.58693.28ng/g),4.51ng/g(0.36693.28ng/g),4.51ng/g(0.3614.10ng/g),占总OCPs的比例分别为39.07%,45.16%,10.98%.通过对HCHs,DDTs,氯丹组成特征的分析,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的OCPs主要来源于历史上OCPs的使用.根据沉积物风险评估值,新乡市道路灰尘中的OCPs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山松松针挥发性成分,并与马尾松松针对比,以期为黄山松松针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黄山松、马尾松松针的挥发性成分,并对两者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从黄山松和马尾松松针挥发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59种和42种化合物。两种松针中含有共有成分36种,占各自总峰面积的90.26%(黄山松)和96.09%(马尾松)。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α-蒎烯,黄山松松针中α-蒎烯含量(质量分数)为24.08%,马尾松松针中α-蒎烯含量(质量分数)为36.25%。黄山松松针中鉴定出23种独有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伞花烃(5.67%)。【结论】两种松针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明显; 黄山松松针含有更多种类的挥发性成分及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活性的生物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不仅能伤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寄主植物的幼苗、针叶、根及愈伤组织,对非寄主植物水花生、紫茎泽兰的叶片也有伤害作用。在试验的几种生测材料中,湿地松愈伤组织对毒素伤害最敏感,湿地松幼苗、幼针叶,火炬松幼针叶和紫茎泽兰叶片次之,湿地松幼根、老针叶,火炬松老针叶,水花生和小麦叶片最不敏感。根据生测材料的敏感程度及表现症状的特异性分析可知,用湿地松、火炬松幼苗和幼针叶作生测材料较好,比较针刺法、浸渍法和涂抹法等几种生测方法表明,用针刺法接种毒素效果最好,其反应速度快,用量少,症状明显。因此建议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生物检测中,以湿地松或火炬松幼苗或幼针叶作为材料,采用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将松针使用95%的乙醇提取,通过硅胶、RP-18、Sephadex LH-20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活性筛选,从五针松松针中分离得到8种化合物,化合物染料木黄酮、木栓酮和刺五加酮对胃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分和热胁迫对苗木针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杉木、马尾松、花旗松和北美乔柏为对象,研究了在水分和热胁迫下,苗木生长期间针叶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杉木针叶果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杉木针叶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却有显影响。水分胁迫和热胁迫的交互作用对杉苗针叶的蔗糖含量也有显影响。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葡萄糖含量提高了11.80%,蔗糖含量提高幅度达318.86%。随着热胁迫程度的加深,葡萄糖含量提高了16.54%,蔗糖含量提高幅度为169.83%;(2)水分胁迫处理对马尾松苗木针叶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影响显,而热胁迫则对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影响显。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马尾松苗木针叶3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水分胁迫条件下葡萄糖含量提高了45.92%,果糖含量提高了34.01%,蔗糖含量提高了138.32%。热胁迫条件下葡萄糖含量提高了36.07%,果糖含量提高了28.01%,蔗糖含量提高了22.82%;(3)水分和热胁迫尽管对花旗松苗木针叶的3种可溶性糖含量均有较显影响,但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3种可溶性糖含量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只有随着热胁迫程度的加深,花旗松苗木针叶的3种可溶性糖含量才呈现出上升趋势;(4)水分和热胁迫对北美乔柏苗木针叶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显影响。其中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葡萄糖含量提高了89.46%,果糖含量提高了90.32%,蔗糖含量提高了71.68%。随着热胁迫程度的加深,葡萄糖含量提高了21.18%,果糖含量提高了45.97%,蔗糖含量提高了107.67%。水分胁迫和热胁迫的交互作用对北美乔柏苗木针叶的蔗糖含量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内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针袍斑病是湿地松上的重要病害,分析湿地松的9个抗病无性系和4个易感株2年生针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湿地松针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很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对较弱,而且抗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明显高于感病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多酚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0.9,0湿地松的1年生针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生都非常低,而且在抗与感病针叶间酶活性无明显差别,用病原  相似文献   

18.
对辽宁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测得松针挥发油的含量为1.7%.用GC/MS法从油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2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9.
条子河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时空分布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辽河支流条子河中的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为目标物, 分别于春汛期、 丰水期、 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水样及表层沉积物样品, 分析样品中PAHs和OCPs的赋存状态及污染物在该区域的分布和来源. 结果表明: 条子河水中总PAHs的质量浓度为658.1~3 096.6 ng/L, 均值(算术平均值, 下同)为
1 522.1 ng/L; 沉积物中总PAHs的质量比为775.7~2 835.4 ng/g, 均值为1 374.0 ng/g; 条子河水中总α,β,γ HCHs(六六六)的质量浓度为5.36~16.57 ng/L, 均值为10.93 ng/L; 滴滴涕(DDTs)未检出; 沉积物中总HCHs的质量比为2.87~5.56 ng/g, 均值为4.34 ng/g; 条子河水和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均为自上游至下游递减, 且枯水期>平水期>春汛期>丰水期; 条子河水中HCHs的质量浓度自上游至下游递增, 且丰水期>春汛期>平水期>枯水期, 沉积物中HCHs的质量比自上游至下游递减, 且枯水期>平水期>春汛期>丰水期; 条子河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和交通燃烧, HCHs主要来源于农药林丹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