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甲苯、四氯化碳、正己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种有机溶剂对大肠杆菌K12存活率、细胞膜电位、通透性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对正己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耐受性较对四氯化碳和甲苯的耐受性强;在有机溶剂刺激下,可以看到细胞膜电位的降低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细胞膜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在加入0.3%四氯化碳30min后,细胞膜电位下降了16.3%,通透性增加34.5%,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38.7%.因此,大肠杆菌通过细胞膜的变化来适应有机溶剂的刺激.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和强度的超声对细胞会产生一定生物效应.当超声参数设置合适时,能使细胞膜通透性明显增强.加入声学造影剂,由于造影剂中存在很多微泡,微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被激活,泡核表现为振荡、生长、收缩及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局部产生高温高压,使细胞膜通透性进一步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能使细胞内物质释放,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这样可用于释放代谢物质或中间产物,化学方法治疗肿瘤及基因转导等.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超声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可以部分用于解释超声杀菌的机理,但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探讨影响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超声辐照强度和时间,分别用30、60、100、150、200W等辐照强度和10、30、60、100 s等辐照时间处理VSMCs.MTT法和细胞上清液NO含量测定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强度为30、60 W和时间为100 s时抑制细胞的增殖显著,且时间与强度之间无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保鲜袋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选用15 m×0.25 mm×0.33μm XC-1石英毛细管柱,甲苯溶剂超声萃取效果较好.最佳超声萃取条件为:甲苯为溶剂,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功率为180 W.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05%~105.1%,RSD为0.370 0%~5.750%(n=3),检测限为0.100 0~100.0 mg/L.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强化混凝处理太湖高藻水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藻类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难以被有效去除的现状,采用超声预处理对太湖高藻水混凝过程进行强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0mg/L的聚合氯化铝投加量条件下,采用功率为100W的超声预处理15s可强化混凝效果,有效去除90%以上藻细胞,降低沉后水浊度;低频条件下超声频率并非藻类去除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超声总能量和时间影响强化混凝效果,功率高于200W或处理时间长于30s会影响混凝效果.在过量条件下进行超声预处理会造成胞内物质及藻毒素的严重释放,实际应用中须合理确定其作用参数.  相似文献   

6.
超声处理对酵母细胞的致死及相关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处理作为新兴的非热杀菌技术,由于对超声处理条件的作用规律和对微生物细胞的影响研究不足,在实际应用中还不成熟.文中以酿酒酵母为对象,考察超声杀菌处理效果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超声功率、时间和脉冲占空比)对细胞致死作用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选择性平板法对超声引起的细胞亚致死效应进行检测,采用TEM对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及时间对细胞的致死作用影响显著;超声处理后细胞未检出显著的亚致死损伤;超声处理对细胞的超微结构破坏大,表明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可能是细胞死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超声场来处理GW103K镁合金熔体,考察了超声功率和超声处理温度对镁合金熔体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熔体净化程度与超声施加功率和熔体温度有关,温度太低和功率太大都不利于超声净化.在本实验条件下:680℃时,超声功率200W,处理时间60s净化效果比较明显;710和730℃时,超声功率160W,处理时间60 ...  相似文献   

8.
啤酒酵母的通透性对ATP生产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甲苯、超声波和气流干燥等方法,对用于ATP生产的啤酒酵母进行处理,考察了酵母细胞的通透性对其ATP生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腺苷(Ado)转化率低于20%好气培养细胞(A-细胞)经处理后,转化率提高到30%-100%;Ado转化率高的氧限制培养细胞(M-细胞)通透处理后,ATP合成反应的时间缩短1-2h。经通透化处理的酵母细胞能更有效地释放胞内物质和表面出较高的乙醇脱氢酶(ADH)、己糖激酶(  相似文献   

9.
超声除藻的参数优化及其在太湖除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制备了一种低频超声除藻装置,通过调节超声频率、功率和辐射时间等不同的参数,得到优化的超声参数组合,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太湖除藻的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当超声参数组合为频率20 kHz,功率40 W,辐射时间15 s时,具有较好的实验除藻效果.在太湖现场实验中,载有超声除藻装置的实验船在400 m2实验区域作用1 h后,水表层的藻细胞由107个/mL降低到105个/mL,透明度由0 cm上升为35 cm,叶绿素a含量降低为初始浓度的3.3%,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超声处理对藻类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适于水华发生期间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软X射线分光晶体马来酸十八酯(DOM),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鉴定.对DOM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DOM在有机溶剂中的成核趋势均很强,在甲苯和苯中具有较好的结晶特性.测定了DOM在苯和甲苯中的溶解度曲线,并分别以这两种溶剂采用溶液降温法进行了晶体生长实验.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法提取芦丁操作条件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正交设计确定不同的实验方案,根据芦丁含量及试验结果分析选择最佳操作条件。实验表明,超声频率21.5kHz,超声时间10m in,静置时间12h,为超声法提取芦丁的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超声降解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空化状态下超声作用下对厦门湖水、污染处理厂污水、啤酒废水及不同浓度的洗涤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作用,从而探讨超声作用温度、时间、功率及PH值变化对废水中有害物质降解的影响,发现一些超声作用与有害物质之间的基本关系:超声作用对生活污水中洗涤剂和氨氮有明显的解作用,并且其作用受pH影响较大,降解程度随超声作用的功率,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提高先增高后降低,随起始pH值降低而增高,对声作用降解有害物质的初步搜索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降解途径作了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法提取朝天椒辣椒素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法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以辣椒素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乙醇在超声功率为120 W时超声提取辣椒素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为5∶1、超声时间为40 min.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超声提取比传统提取的提取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桔梗为原料,以桔梗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桔梗皂苷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乙醇为主要提取溶剂,应用正交设计优选桔梗皂苷的提取方法,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桔梗皂苷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11(g/mL)、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30 min.桔梗皂苷的提取率为4.255%,通过泡沫实验和颜色反应实验确定提取物质为桔梗皂苷.  相似文献   

15.
在确定了胶凝材料各组分间的最佳比例和各级别砂的最佳比例后,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砂胶比、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度、强度以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砂胶比的增大,RPC的流动度减小,抗折、抗压强度减小,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随水胶比的增大,RPC的流动度增大,抗折强度增大,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但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6.
相比于超声速喷嘴,传统板孔喷嘴雾化效果不佳、携液能力不强。采用改进狼群优化算法,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对超声速喷嘴的外形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期提高井下排水采气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狼群优化算法,具有高效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后的超声速喷嘴喉部靠后,扩张段曲率增大,产生的高强度正激波,能够增强气流中液滴流动的不平衡性,提高喷嘴的雾化效果,加速后的气流具有更好的携液能力,对于气动法排水采气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由马氏瓶和渗透仪组成的常水头渗透试验系统,展开了不设置土工布与设置土工布的对照试验,分别研究了土工布放置位置和层数对土体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土工布上部荷载对土工布自身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工布可以有效减小土体的渗透系数,增大其临界渗透破坏水头高度,从而提升土体的渗透稳定性.但土工布上部荷载的增加,会导致土工布自身渗透系数的变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发现渗透系数随着土工布位置的增高与土工布层数的增多而减小,临界渗透破坏水头高度随着土工布层数的增多而增大;在设置单层土工布的情况下,土工布放置于土体中间位置处时,临界渗透破坏水头高度达到最大,土体的渗流稳定性最好.使用本文所推导的公式,可以较好地计算土体内土工布设置的埋深与土体渗透系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超声提取-HPLC法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艽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法为对比,以水、乙醇和甲醇为溶剂,用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提取秦艽中的龙胆苦苷,并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对两种工艺的秦艽样品的主体成分龙胆苦苷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能够明显地提高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浸出率。结论通过运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秦艽的粒径大小(目数)、超声波处理时间(min)以及水剂量(mL)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逐步升温减压的条件,使2-羟基丙酸的脱水量达90%以上,超声强化合成丙交酯,用苯-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提纯丙交酯.通过试验表明,超声强化合成丙交酯,其产率达42%,纯度为99.52%.用微量熔点测定仪、IR红外光谱分析等对产物丙交酯进行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20.
A new compressibility modification k-ε model, including shock unsteadiness effect and the previous compressibility modification of pressure dilatation and dilatational dissipation rate, was developed with a simple formulation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supersonic complex turbulent flows. The shock unsteadiness effect was modeled by inhibiting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production i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Sarkar's correction models were employed accounting for the dilatational compressibility effects in the new model. Two types of flows, the free supersonic mixing layers and complex supersonic flow with transverse injection were simulated with different flow conditions. 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free supersonic mixing layers showed that the new compressibility modification k-ε mode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excessive growth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improved predictions. On the supersonic mixing layer flows, prediction results with the new model were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the mixing layer spreading rat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vective Mach number. Due to the complicated flow field with flow separation, shock unsteadi- ness modification inhibited excessive growth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in shock regions and wider shock regions are predicted, thereby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results of the flow with a strong separation forecast. The flow separation was stronger, which was the primary modification effect of the new model. Predictions accor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even in strong separation f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