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探讨"三江"北段铅锌矿床成矿物质的预富集作用.通过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特征、下-中二叠统尕笛考组和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的沉积环境特征研究,认为中二叠世-晚二叠世,研究区的构造环境为弧后盆地环境,形成初始矿源层;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为火山岛弧环境,是层控预富集成矿期.该地区在二叠-三叠纪期间,盆地中发生的热水喷流沉积作用使铅锌成矿物质得到了初步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玛兴大湾铜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床特征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闪长岩脉有关,产于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接触部位,并严格受区内主断裂构造的控制。与Cu、Pb、Zn、Ag、Fe有关的矿化为黄铜矿化、斑铜矿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磁铁矿化等,矿床主要形成于印支期,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总结了铜矿床的矿床类型,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矿床,具有一定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贵州晚二叠世成煤环境复杂。根据岩性、岩相、煤质和有机硫δ~(34)S值可划分出河流、三角洲、坝湾和潮坪四种成煤环境,并指出三角洲成煤环境和坝湾成煤环境是贵州晚二叠世最有利的成煤环境。根据上述四种成煤环境的特征及分布,建立了贵州晚二叠世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新疆吐鲁番桃树园晚二叠世梧桐沟组双壳动物化石,讨论了化石组合特点及地质时代。根据化石组合内容、岩性和沉积特征,以及剖面结构,认为梧桐沟组的时代应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5.
利用野外地质剖面、钻井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对比和构造格局研究基础上,运用沉积相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将晚二叠世分为吴家坪期、长兴期两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晚二叠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晚二叠世经历了卡匹敦期的快速海退后,到吴家坪期晚期古亚洲洋完全闭合,随后全区进入了陆相碎屑岩沉积阶段,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和河流沉积体系,其次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长兴期延续了吴家坪期的特征,整体演化为陆相沉积,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漠河陆及佳木斯古陆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王涛  郭贵恩 《科技资讯》2010,(7):102-102
陆日格钼矿床位于青海省三江北段纳日贡玛-东莫扎抓成矿带上,产于早二叠世尕笛考组火山岩及喜山期花岗斑岩中。矿床产于北西向、北东向断层交汇部位,矿区内次级构造发育。金属矿物为辉钼矿,多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产出,表现出品位低、规模大的典型斑岩矿产特征。  相似文献   

7.
二叠纪是中国南方火山活动较为强烈的时期之一,此时贵州省境内形成了大面积的玄武岩。文章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研究论证了早二叠世玄武岩喷发时为大陆裂谷环境,从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确定了分布区东部的早二叠世玄武岩为海底喷发的产物,并详细研究了它对古海洋沉积学、古海洋地球化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皖南地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用沉积层序特征的综合分析,并辅以生物化石的年代,提出了二鳖系上、下统界线的一种新的确定方法,即将其界线确定在两层序的分界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滇东北雨碌地区野外露头剖面的勘查采样和研究,从岩石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分析了该区晚古生代的古环境特征。研究表明:1雨碌地区晚古生代时期整体属于海相-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从晚泥盆世到早二叠世期间,海平面出现了3次上升和下降;2在晚古生代时期早二叠世之前整体属于温湿-干热气候,属于滨海环境,而到二叠世早期的时候海平面下降,环境变化比较明显,数据表明这个时期该区应属于陆表海环境,整体环境向陆相逐渐变化。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兴山大峡口地区,中-上二叠统出露良好,特征明显,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和室内微相分析表明,此剖面岩相主要由生物碎屑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硅质岩等组成,文章就岩相与沉积相的关系做了详细论述.沉积相分析表明,中二叠统主要为碳酸盐斜坡沉积,上二叠统主要为台地沉积,其次为滨岸和盆地沉积,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晚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逍遥—栖霞期)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上石炭统上部—中二叠统下部的浊积岩进行岩石、岩相和时空变化特点的分析。结果从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到中二叠世早期,浊积岩的沉积范围显著减小,沉积区域在向西南方向收缩的同时水体则进一步加深。结论这种沉积-构造特点反映当时南天山造山带内部处于强烈的构造活动状态,南天山造山带向塔里木地块的冲断推覆可以导致这种沉积-构造格局;从沉积学的角度提出南天山造山带在晚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可能处于碰撞造山作用的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部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三塘湖盆地形成于晚古生代以后,是一个构造演化复杂的中小型含油气盆地,经历了石炭纪到早二叠世盆地基底形成阶段、晚二叠世到白垩纪盆地发育阶段和第三纪以来的后期盆地改造阶段。在基底形成阶段,早石炭世为古准噶尔洋盆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时期,晚石炭世进入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时期,早二叠世为碰撞后伸展转换时期。从晚二叠世以后,盆地进入发育阶段。晚二叠世为造山后伸展断陷时期,三叠纪末为挤压隆升时期,侏罗纪-早白垩世盆地进入拗陷时期,早白垩世末期为挤压逆冲时期。从第三纪以来,盆地进入了后期的改造阶段。在整个盆地演化过程中,晚二叠世盆地处于张性成盆环境,并沉积发育了上二叠统芦草沟组泥灰岩、上三叠统小泉沟群和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以暗色泥岩为主的三套烃源岩。受其区域性挤压构造背景影响,早白垩世末期和晚始新世是盆地两个油气成藏关键时刻,特别是新生代晚期盆地的改造对油气能否进入成熟生油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利用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晚石炭世本溪期——早二叠世太原期,系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时期;第二阶段为早二叠世山西期——晚二叠世石千蜂期,系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广泛发育时期。两类不同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发育的背景、相带构成、砂体类型等方面均有差异。在上述基础上系统讨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为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峨眉地幔热柱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少数几个地幔热柱之一.但是,它的活动时间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热点,观点一认为:它是指发生于早晚二叠世之间大量喷发的峨眉山玄武岩浆时期;观点二认为:它起源于晚泥盆世,包含石炭纪、二叠纪以及整个中生代,一直延续到新生代早期.作者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及相关岩浆活动的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盆地现今为挤压性的沉积盆地,地表所见构造也均为压性构造;但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拉张运动(地裂运动)并形成了张性构造(拉张槽等)。现今盆地内已发现的主要拉张槽有开江-梁平海槽(拉张槽)和绵阳-长宁拉张槽。开江-梁平海槽(拉张槽)是四川盆地内深埋地下的二叠纪-三叠纪之间的一个北西-南东向展布的深水碳酸盐岩沉积区,是在峨眉地裂运动理论启示下因生物礁油气藏勘探而发现的。绵阳-长宁拉张槽是四川盆地内发育于早寒武世的一个南北向的下寒武统巨厚碎屑岩沉积(降)区,是在兴凯地裂运动理论指导下通过构造-沉积综合研究而发现的。2个拉张槽的发现和特征研究均经历了漫长过程。拉张槽的形成演化不仅控制了优质泥质烃源岩和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发育,而且为优质泥质烃源岩-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岩组合的形成和油气成藏效应及规模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致使环拉张槽周缘地区是克拉通盆地内油气分布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博格达山下二叠统塔什库拉组沉积特征及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格达山属于晚古生代的陆间裂谷。在早二叠世晚期,它为走向近东西的槽型盆地。盆地轴部位于博格达北坡及主峰一带,南北两侧为构造控制的高角度斜坡。斜坡上发育块体搬运的重力流沉积和内陆棚粗粒风暴岩。块体搬运的重力流顺斜坡演化为浊流,进入盆地轴部后转为由东往西顺盆地走向流动,并在轴部形成一套经典浊积岩。  相似文献   

17.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原油族群的划分和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定和分析,认为在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北三台西南斜坡带存在早燕山期、晚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3个成  相似文献   

18.
Zhu  ChuanQing  Xu  Ming  Yuan  YuSong  Zhao  YongQing  Shan  JingNan  He  ZhiGuo  Tian  YunTao  Hu  ShengBiao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0,55(10):949-956
Thermal history of the Sichuan basin i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vitrinite reflectance from boreholes in the basin using a paleo-heat flow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chuan basin experienced a relatively low heat flow period in the Early Paleozoic,and an elevated paleo-heat flow,ranging 60-80 mW/m2 with a maximum as high as 100 mW/m2 around 259 Ma,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Late Paleozoic to the end of the early Permian,and a decreased paleo-heat flow from the late Permian to the late Triassic,and then ...  相似文献   

19.
广西二叠纪的沉积与矿产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二叠纪沉积岩石类型有碳酸盐岩、碎屑岩、铁铝质岩、硅质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等5种类型。古生物计有19个门类,553属,132带(组合),1313种。沉积海域分属陆地-陆缘滨岸相、陆缘碳酸盐台地或碳酸盐缓坡相、弧立碳酸盐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缘斜坡-浅水盆地相和半深水-深水盆地相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其沉积古地理格局严格受岗瓦纳板块南移、碎裂和特提斯海的扩张影响,可分为石炭纪泛大陆晚期发展阶段(马平晚期  相似文献   

20.
探讨浙江天台盆地下陈萤石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为寻找成因类似的矿床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该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矿石显微镜下特征的研究,并利用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测龄法对矿区内不同矿脉上与萤石共生的石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下陈萤石矿床为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成矿年龄平均为75.3±7.0 Ma,其成矿时代主要为晚白垩世。对浙江不同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的规律进行总结,显示浙江的萤石矿成矿时代呈现多期次性,在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均有成矿作用发生,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