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对付多种不同的空中目标,实现战斗部破片的可控飞散,根据可瞄准战斗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弹体坐标系,基于引制一体化技术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单发杀伤概率计算模型. 根据可瞄准战斗部在导弹内的装配特点,初步优化了战斗部的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典型目标,采用蒙特卡洛法分别研究了可瞄准战斗部的破片初速、破片飞散角和破片有效数量等主要性能参数对导弹终端毁伤效能的影响,基于终端毁伤效能的研究对可瞄准战斗部进行了优化设计,该优化过程对可瞄准战斗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章祎 《科技信息》2013,(10):468-469
在攻防对抗仿真中,空面导弹对地面目标的毁伤评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论文从目标毁伤、空面导弹战斗部终点效应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研究了空面导弹破片杀伤型战斗部的毁伤机理,通过目标易损性研究,建立了目标毁伤理论体系,以机动导弹武器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空面导弹目标毁伤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群毁伤概率的建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毁伤实战中的重点目标群,针对目标群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目标群的特点,对目标要害部件的等效简化和对冲击波与要害部件的交会进行分析,建立了爆炸冲击波毁伤目标群的概率计算模型.在给定弹道参数、战斗部结构和装药条件下,利用此模型计算了目标群毁伤概率随圆概率偏差、爆炸高度和不同瞄准点等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毁伤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群的超压毁伤效果显著.计算和分析的结果可为战斗部的优化设计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离散杆式战斗部对飞机的毁伤工程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离散杆式战斗部是一种特殊的预制破片战斗部,该文通过对典型空中目标的选取及易损性分析,建立离散杆式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包括离散杆坐标系和离散杆杀伤元素场的建立、动态交汇分析计算、侵彻计算、部件毁伤概率和目标毁伤概率计算。在该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某歼击机为例,编制计算程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离散杆式战斗部对目标有较好的毁伤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智能雷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概率,在应用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智能雷多爆炸成型弹丸MEFP(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战斗部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中心点起爆和多点起爆方式MEFP战斗部在爆轰载荷作用下的成型规律,建立了2种起爆方式下智能雷战斗部毁伤数学模型,编制了智能雷战斗部攻击坦克顶甲的仿真程序,仿真得出了2种起爆方式下智能雷战斗部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起爆方式对智能雷毁伤概率的影响与MEFP战斗部子装药设计有关。进行智能雷战斗部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距离目标选择设计战斗部子装药的个数,并采用相对应的起爆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智能雷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战斗部对导弹目标的毁伤效应,在导弹功能、结构和毁伤机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导弹目标的毁伤级别和各舱段的毁伤准则。含能战斗部由钨合金、含能材料、尼龙弹托和底座组成。含能材料由铝镁合金粉、硝酸钡和聚四氟乙烯组成,通过在真空容器中高温烧结制备。利用12.7 mm机枪进行穿甲和引燃试验,依次射击25 mm/60°均质装甲板、导弹设备舱和燃料舱模拟靶,并用高速摄影记录战斗部对油箱的毁伤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含能战斗部兼有侵彻能力和引燃纵火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活性破片的毁伤机理和毁伤模式出发,研究了单枚活性破片的杀伤概率与破片空间分布密度的关系;并通过试验的方法获得了活性破片对屏蔽燃油和炸药的毁伤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某型导弹战斗部装填活性破片对轻型装甲车辆油箱和导弹发射车的毁伤威力。  相似文献   

8.
建立引战配合的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介绍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数字仿真系统 ,以某防空导弹攻击其典型目标——米格 - 2 1为例 ,对引信、战斗部和目标的作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 ,给出了仿真结果 ,并给出了战斗部破片的动态飞散区域和命中目标的破片分布图形 ,从而直观地显示出引战配合的效果以及对目标的毁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降阶态法的地下指挥所毁伤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估常规战斗部对地下指挥所的毁伤能力,研究得到了地下指挥所毁伤树结构图、毁伤等级和部件毁伤判据. 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降阶态评估方法建立了侵彻爆破战斗部对地下指挥所的毁伤评估模型. 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各种弹目交汇初始条件下,地下指挥所所有可能的关键部件毁伤态向量的全域分布,从而给出各个功能子系统的性能降阶态发生概率及地下指挥所整体易损性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考虑任务系统易损性模型和近炸引信探测起爆过程的毁伤效果分析方法,用于破片式战斗部对预警机的毁伤评估. 根据预警机任务系统特点构建了毁伤树模型;基于扫描线法计算引信探测位置,在相对速度坐标系下,考虑目标外形计算最佳起爆位置,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毁伤概率,分析了交会条件、起爆延迟、制导精度和瞄准中心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自适应延迟起爆能大幅提高毁伤概率,并减小交会条件的影响,且制导精度越高,交会条件影响越小;采用自适应延迟起爆时,毁伤概率主要受暴露面积和瞄准中心影响,以几何中心为瞄准中心的毁伤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控阵雷达毁伤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反辐射战斗部对相控阵雷达的毁伤能力,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毁伤效能评估中,建立了冲击波和破片毁伤效应模型.结合典型相控阵雷达,建立了战斗部对相控阵雷达的毁伤效应评估模型和毁伤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评价指标的量化等级.通过计算,给出了典型相控阵雷达在特定条件下的量化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反辐射战斗部对相控阵雷达的毁伤能力,对某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目标进行了分析,综合几种影响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指标的量化等级. 为了研究不同反辐射战斗部对相控阵雷达的毁伤评估,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某型相控阵雷达的毁伤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3.
反直升机智能雷威力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对破片型反直升机智能雷特性和武装直升机目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反直升机智能雷的战斗部参数,建立了智能雷对直升机毁伤威力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对武装直升机的毁伤概率,为反直升机智能雷总体结构设计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活性破片战斗部设计和威力指标论证,从活性破片毁伤机理和毁伤模式出发,提出了一种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威力评价模型.算例分析表明,以燃油箱为打击目标,同口径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半径比钢破片战斗部提高2.8倍.活性破片密度、单枚活性破片质量和杀伤动能等对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半径有显著影响.增加活性破片密度、采用高格尼常数炸药,有利于进一步增大活性破片战斗部的威力半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真实目标等效结构研究制导杀爆弹毁伤效能评估的应用.针对红外成像和GPS两种制导模式,分析末端弹道特征对于确定弹药研究毁伤效能与引信炸高、制导精度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结果可见,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模式,炸点随着炸高的提高离瞄准点的距离逐渐变远,破片群难以命中目标;采用GPS制导模式,炸点可通过弹载计算机计算调整炸点于目标上方,破片群向下可命中目标,对目标的毁伤效果较好;所以,弹药的毁伤效能除了与战斗部、引信有关,还与导引头的制导模式相关.通过仿真分析,制导模式对战斗部动爆威力场影响不大,因此在战斗部研制过程中可不考虑弹药的制导模式,而只采用动爆条件下的毁伤幅员对战斗部的毁伤效能进行考核,以优选出最佳战斗部结构和炸高.   相似文献   

16.
侵彻过程中,弹体头部形状会对内部装药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内聚力裂纹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了缩比弹侵彻混凝土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PBX装药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单元裂纹宽度和裂纹含量分析了尖卵形弹头曲径比对装药动态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尖卵形弹弹头形状的变化对装药动态损伤影响较大,控制弹头曲径比有利于减小装药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