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语科技资料或科普性文章的翻译中,造成误译的原因颇多,最常见的莫过于对原文缺乏正确理解,其中,由于对词义领会错了而误译的例子,更屡见不鲜。略举数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理解与词汇的翻译翻译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针对原文中的词汇正确选择相对应的汉语词汇,这是保证译文正确的重要一环。在科技文章的词义选择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是专业词汇,一是常见的动词及动词词组。专业词汇的正确选择取决于对专业的理解程度。对所译文章的专业内容一无所知者,是无法正确翻译的。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学习中定语从句是难点,也是最为复杂、最难将其翻译到位的从句.在英语各类从句中,定语从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从句之一,如果翻译不到位,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成分、文化背景及表达方式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需反复推敲,在翻译中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语言习惯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管善海 《科学之友》2009,(7):135-136
在英语学习中定语从句是难点,也是最为复杂、最难将其翻译到位的从句。在英语各类从句中,定语从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从句之一,如果翻译不到住,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成分、文化背景及表达方式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需反复推敲,在翻译中既忠实于原文,叉符合汉语语言习惯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词在各种文章中经常见到,在科技文章中也不例外。当同志们一见到,头脑中很快出现:是指示代词变来的中性第一格或第四格,中文可译成“这个”。这只是一个方面的用法和译法。此外,还可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可译成“这是”;“(这)正是“,“(这)就是”;有时甚至不译出来……  相似文献   

6.
纪辰 《科学通报》1976,21(12):517-517
甲:重力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颖的问题.然而,当代自然科学对这个课题的认识却是很不成熟的.乙:不是有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吗?对这些理论你怎么看?甲:早在一百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英语中,develop和development这两个基本词汇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含义。但初学翻译的人往往可能不加思索地译成“发展”或“开发”。结果使人难以理解所译的句子究竟为何义。请看下面这两个句子及其译文:  相似文献   

8.
列奥纳多·斐波纳契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其惊世之作<算盘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兔子问题".其意思是说:假定你有雌雄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在它们生长到一个月后开始交配并在下个月产下一对兔子,那么此时应该是两对小兔.再过一个月时第一对兔子又产下一对,那么此时就成了三对.在第四个月时,第一对兔子继续产下一对小兔,而由它们产下的第一对兔子此时也会产下一对,所以在这个月共有五对小兔.  相似文献   

9.
其次是“达”。严复所说的“达”是否可以理解为,除了译文的明白晓畅外,还要包括原文的语气,甚至于它的感情色彩。这就要求译文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很难的。试看下例:“La moiadre chose coatient un peu d'inconnu. Trouvez-le.”这句话原文非常简洁易懂,它由两个简单句构成,后一句更简明,只用了  相似文献   

10.
理解与翻译     
如果说,衡量一篇译文的标准是“信、达、雅”,那要达到这个标准的先决条件便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彭副教授在此文中向我们阐述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1.
一词多义是许多语种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从纷繁的词义中挑选出最合适的意义来表达,是翻译工作中时刻都要碰到的一个问题。在英语中,除了少数科技术语如electron(电子)、oxygen(氧)、uranium(铀)、strontium(锶)、diode(二极管)、interferon(干扰素)、algi-non(藻朊农)、seismology(地震学)等单义词外,几乎都具有二个以上的意义。而且十分有趣的是,越是常见的词,越是音节短小的词,其词义就越多。例如某些常用的动词和介词象come,go,make,take,get,put,set;at,by,for,from,in,on,of,to等词竟有多达几十、乃至上百个词义,这就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实践中,必须作到绝对遵守同一律,但是,同一律既包括了原则性,又包括了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本来就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原则性就是:在任何情况下,译者都必须真实地再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灵活性就是:译者可以用有别于原作的表现形式或表现法,来真实地再现原文中包含的内容。遵守同一律,是在翻译中达到准确、通顺、易懂的唯一原则。但不  相似文献   

13.
runner是旧词新用。严格地说,它不能完全与“热门货”相等。这方面的词很多,又如infrastruc-ture→(社会或国家用以发展经济、军事等)基础结构(如:教育、交通运输、通讯),译成“基础结构”自然会引起误解。鉴于上述各种情况,我们可以说:只有结合上下文,具有与原文词(或原文语言单位)相同或相近的译文词(或译文语言单位)才算是相等的词(或相等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译汉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使用与原文相反的字样才能确切地译出原文的含义。这种翻译方法称为“反译法”。科技文章要求逻辑严密、表义精确,这种反译法也并不鲜见。下面分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这里有一个错译例,请看: 例如,红外线或热线,波长都很长,肉眼是看不见的。错在何处呢?错在对的理解上。是一个区分连接词,一般用来连接句子中的同等成分,它的意思是“或”、“或者”、“或是”;“还是”。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迭使用。在常见的语法书中,只谈到作为区分连接词的意义与用  相似文献   

16.
“He…,kak…”型比较短语和比较从属句,是俄语科技文献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当其出现在带не或нет,нельзя的否定句中时,翻译容易发生错误。试看下面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学英语,除掌握词义词形外,必须重视语序(Word-order)。语序是每种语言结构的特点之一。英语间隔结构,又称分裂结构(Split Structure或Disjuncture),是语序的独特现象之一。它不同于先后倒装的语序,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彼此本来应紧接一起却被间隔开来的现象。间隔结构在科技英语中频繁出现,有的很容易引起翻译上的困难。例如: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不仅能够表达概念信息,也能承载情绪信息.研究语言中蕴含的情绪信息加工,对情感神经科学和语言理解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行为学、脑电和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加工阶段,情绪词中情绪信息的加工既表现出自动化加工又表现出控制性加工;情绪词语加工具有优先性和优势性,词汇加工的网络受到了情绪加工网络的影响.当情绪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情绪凸显性使情绪词语的加工优先于句子水平上的语义加工.另外,句子水平上情绪信息加工的研究发现,情绪性句子可以激活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并且相比中性句子可以更强地激活语言加工相关的脑区.因此,语言网络与情绪网络有着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效率是当代化学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然而, 催化活性点的位置、反应机理和选择性, 以及在分子和电子结构水平上对异相催化的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不清楚. 气相团簇是研究固相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理想模型, 因为它们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尺寸依赖性, 并且能够通过实验和理论进行研究. 对团簇反应的研究能够为相应的固相催化过程提供机理方面的深入理解. 由于钒的氧化物是一类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催化剂, 因此国际上进行了很多关于钒氧团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以便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加深对钒氧化合物催化活性的理解. 相对于实验, 团簇理论计算的优势在于能够详细给出反应路径和中间体, 从而明确阐述反应机理. 迄今为止, 研究人员已经从理论上详细研究了很多钒氧团簇和烃类的反应, 如: VO2+与乙烯、乙烷、丙烯、丙炔、丙烷; VO2与甲烷、乙炔; VO3与乙烯、丙烯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科学之友》2009,(6):119-121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习语中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环境、风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文化差异对习语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而同时习语的文化因素也是翻译中的难点。翻译者应极力探索习语翻译的合适途径,以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