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第三次思想大角放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三次思想大解放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与手段循序展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它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学习贯彻中共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八届二次会议精神,安徽省科技厅党组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完整;隹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在集体调研和处室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日前,厅党组召开了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开展大讨论。9位同志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针对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创新管理、改进方法、健全制度、加强督促等问题发表意见,为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科技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奠定了思想基础。现将发言要点整理刊登如下,以供读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
1科技工作回顾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  相似文献   

4.
李金惠 《广东科技》2012,21(8):22-27
2007年12月25日 在广东省委十届二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明确提出,广东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一定要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只有树立世界眼光,甘当学生、当好学生,才能变成“先生”。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中的难点之一,该难点如何突破?教师应结合历史并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讲清楚三个方面问题: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三、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我国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每一次大发展都是思想大解放的结果。当前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活动正展开,全国科技战线都在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本职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谈到国内创新教育的研究情况就要提到陶行知先生,他是我国近代比较系统全面地提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家。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将“六大解放”作为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思想;二、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为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填满,不逼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隋炀帝为巩固大隋王朝的统一,相继三次派船队去台湾“抚慰”、“慰谕”。其原因有三:一是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二是隋朝大统一和拓疆固土的需要,三是隋炀帝把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杨隋船队三到台湾的意义:第一,是中原统一王朝第一次把台湾纳入中国领土的具体体现,拓宽了隋朝海疆,使台湾在大统一的杨隋王朝的改革开放中得到发展;第二,炀帝“抚慰”、“慰谕”的思想政策,不仅是炎黄脊梁、国姓杨氏“混一戎夏”民族政策的体现,而且对今天中国和平统一台湾也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第三,为后来历朝皇帝能有效管辖台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天津科技》2009,36(1):1-1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推动重点领域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滨海新区研发转化基地、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如何用“三个代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传播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中的“同题作文”的着力点在于同题对比之中的大是大非概念,其审美价值体现为通过对比而放大“丑陋”、“荒谬”和“不合理”。其行文的方法既有同中见异,又有异中见同,较为典型的表述思路有四:(1)取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2)取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3)取同一角度而不同人物;(4)取同一人物的不同表演。  相似文献   

12.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无为"管理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孔子和老子的“无为”管理思想使我们对班级管理有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通过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相似文献   

13.
谢灵运生活在儒学逐渐复兴的晋宋之交。他的诗文创作中,不时流露出儒学观念;他的事迹行状中,多体现着儒学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三不朽"思想与人生追求;礼乐教化思想与施政实践;仁孝忠义思想与儒者情怀。他的放浪形骸、任诞不羁是表面现象,他的儒家思想是深入骨髓间的,儒学人格是他复杂人格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我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作了重要的论述,并形成了各自关于“三农“的思想,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当前的背景下,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趋势要求,把高校建成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辅射源:就是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把高质量的教育奉献给人民。  相似文献   

16.
关于相对论动体间的单纯热相互作用和Landsberg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相对论热力学中所谓“动体温度”的物理意义.通过对相对运动物体间能量转移与热传递的分析,发现:如同传统热力学中那样,在相对论热力学的Planck-Einstein形式体系及Ott-Mφller形式体系中,动体温度可理解为“单纯热相互作用下热流的势”.然而由于对“功”的规定并不一致,相对论热力学中如何定义“单纯热相互作用”成了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相应地,导致了温度变换问题上的“升温说”和“降温说”等不同观点.实质上,它们只不过是用不同语言去描述同样的物理实际,因而是相容的.如果一贯地遵循某个形式体系,则动体间的“冷热关系”以及“单纯热相互作用”概念二者同时随参考系的选取而变.在此基础上对于Landsberg思想实验的分析表明,不存在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但同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却一步步恶化,于是人们开始反省发展的代价,“生态教育”就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反观中国古代教育史,我们惊奇的发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尤其是先秦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古人早在几千年以前就认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透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今的经济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学中经与权的关系,与群己、义利之辩紧密地联系着,是先秦儒家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儒家思想家对经权关系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先秦儒家整体趋向的则是在强调经即道德原则绝对性的同时,没有否认权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在经权关系上,先秦儒家的思路大致预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作为经之本的仁义的普遍制约性的强调,蕴含着导向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理论向度;其二,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内在限制.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江泽民"三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做了理论准备。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三农"思想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思想演变轨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居易的思想典型地体现了唐代儒、释、道三教归一的思想发展趋向。从他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早期有儒家的积极用世、博施济众之心;中期有道家的安贫乐道、虚无恬淡之趣,又兼有佛释的超越世俗、愿生净土之意;晚期则三教思想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