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广东科技》2012,21(20):82-F0002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是广东省为建设人才强省,于2009年11月正式启动的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具体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广东省科技厅实施。作为国内首创的由政府组织实施、以团队形式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专项计划,该计划政策力度大、资助额度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经过3年的发展,该专项计划现已成为国内面向海内外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2.
媒体     
, 《广东科技》2012,21(20):16-16
“双引计划”是战略选择!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引进领军人才是广东省规划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在2008年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从战略层面上规划广东人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曾雄飞 《广东科技》2008,(23):80-81
上世纪90年代,珠海市对高科技人才的热切“呼唤”似乎犹在耳边,十几年光阴却已穿梭而过。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之际,《广东省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两百万重奖科技人才等新鲜出炉的政策,仍然把眼光“聚焦”在人才问题上。这是历史的简单“重叠”么?不,这一方面说明,人才是经济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其核心地位无容置疑。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人才制度仍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对人才的引进、培养方式还存在不断完善的空间。 2008年8月,一封寄给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的来信辗转来到我们的编辑部。执笔的正是我们的老读者、老专家曾雄飞先生。曾老先生虽已年届古稀仍醉心于科研,现任惠州市三宝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州愚公科技理论研究所所长。这不,《广东省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甫一刊出,曾老先生便大为振奋,连夜执笔向有关部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媒体     
, 《广东科技》2012,21(20):16-17
"双引计划"是战略选择!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引进领军人才是广东省规划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在2008年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从战略层面上规划广东人才发展。2009年,广东启动了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对引进国内外一流创新和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1000万元到1亿元的专项工作经费;专门成立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办公室,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和人才的引进工作提供保障。(来源: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5.
地市     
, 《广东科技》2012,21(20):14-14
广州市:吸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国际人才港"为与中央"千人计划"和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和引进领军人才专项计划对接,广州先后出台多个配套政策文件,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广州市创新创业。广州设"羊城功勋奖"吸引高层次人才,最高每人奖500万。此外,广州实施"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在全市选拔、资助部分优秀学生和科研人员到海外深造攻读博士。这是广州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造就各行各业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 《广东科技》2012,21(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大力引进我省急需的创新科研团队,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评审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用人单位为主、政府引导支持为辅。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2,(20):74-7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大力引进我省急需的创新科研团队,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评审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用人单位为主、政府引导支持为辅。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12,(20):76-7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吸引海内外优秀创新科研团队来粤创新创业,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以下简称《意见》)、《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广东省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 《广东科技》2012,21(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吸引海内外优秀创新科研团队来粤创新创业,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以下简称《意见》)、《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广东省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张乐  刘铭  苏帆 《广东科技》2014,(18):3-4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政策发展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加速阶段。广东省各时期的人才工作与人才建设敢于变革,通过引育并举、创新工作方法、制定前瞻性政策取得卓越成效。但在人才政策体系中仍存在弱法律化,人才培养力度小,政策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评估方法欠缺等问题,因此对完善人才法律体系、创新人才政策评估机制、加大自主培养力度、创新高层次人才考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何静 《广东科技》2008,(19):35-35
作为我省农业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省农科院蒋宗勇院长日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新出台的《广东省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还是全省科技大会上首次设立的突出贡献奖,我都是非常拥护、非常支持。广东缺科技人才,尤其缺高层次科技人才,我省建国以来培养的院士数量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甚至还抵不过一个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2.
《广东科技》2012,21(20):9-9
2009年11月,作为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在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广东省科技厅具体承办的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正式启动。广东这一由政府组织实施、以团队引进形式集聚吸纳海内外高端人才的专项计划举措之新、投入之大,在我国尚属首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3.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乃至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甘肃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同时又面临着经济跨越转型对人才需求迫切的问题,高层次人才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分析了甘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综合问卷调查表明环境不利、经济基础落后、人才流失、人才结构不合理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管理激励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吸引、培养和稳定高层次人才,成为民办高校能否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该文从考核机制、引进机制、培训机制、高校氛围等方面提出构建民办院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的初步设想,对民办高校的"引人、留人"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研团队引进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吸引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来粤创新创业,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并于去年底全面展开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且迅速组织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16.
高层次人才多以事业为重,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的最佳方法莫如告诉他:"你的事业在中国"."事业在中国"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突破口,而创造能使回国人才真正实现在事业上大晨鸿图的环境和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13,(23):30
日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外国专家局联合组团赴英国伦敦、美国华盛顿举办"2013中国广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招聘急需及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思带领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安徽,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引进、激励人才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激发了一批企业技术骨干干事创业的热情。2012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实施"611"人才计划,吸引了1.6万名高层次人才来皖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11,(5):28-31
2010年7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专门制定《关于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驻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杭政[2010]3号)成为浙江省范围内最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在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日益成为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高层次创新人才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高层次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并且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经验,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