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绒螯蟹复眼的组织学结构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复眼的形态结构,中华绒螯蟹的复眼约由21000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由折射器、受纳器和反 光器组成。折射器包括角膜与晶状体,角膜覆盖在眼睛外部的表面,由复杂的几丁质组成,产生角膜的成角膜细胞位于角膜下方;晶状体由晶体细胞内部物质形成,位于角膜和感杆束之间,感杆束由小网膜细胞膜突起的微绒毛汇合形成;受纳器即小网膜;反光器由两种色素构成,即远端色素与近端色素小;小网膜细胞形成轴索,穿过基膜上的网眼,联系神经节瓣。 相似文献
2.
绒螯蟹主要有新绒螯蟹属(Neoeriocheir)和绒螯蟹属(Eriocheir)两个有效属,新绒螯蟹属仅有狭颚绒螯蟹(N.leptognatha)一个有效种,绒螯蟹属有直额绒螯蟹(E.recta)和日本绒螯蟹(E.japonica)两个有效种,日本绒螯蟹有日本绒螯蟹指名亚种,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和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3个不同的地理亚种.分布在我国大陆的是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和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大陆被按水系分成南方组与北方组,组内水系间为同种不同地理种群.利用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鉴别出中华绒螯蟹的中华亚种和合浦亚种,各种群间的鉴别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两个地理种群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态性的基本数据,寻找合适的遗传标记区分不同种类及不同水系的河蟹种群,采用微卫星DNA分型技术,对江苏地区两个地理种群(本地种与荷兰种)的中华绒螯蟹共计140个样本,通过DNA提取、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的方法,进行了两个微卫星基因座(Esin 67和Esin 87)的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本地种与荷兰种的两个微卫星基因座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在Esin 67基因座中,本地种和荷兰种绒螯蟹均有8个等位基因,两组的最高频率等位基因均为8重复序列;在Esin 87基因座中,本地种绒螯蟹有9个等位基因,荷兰种有7个等位基因,两组的最高频率等位基因均为9重复序列.同时中华绒螯蟹荷兰种这两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均高于本地种.这些结果提示了江苏本地的绒螯蟹可能受到其它地区河蟹的种质污染,基因多态性下降,因此需要加强对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的深入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对河蟹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和养殖试验观察确知合浦绒螯蟹的成体及各期幼体的形态构造均介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之间,是绒螯蟹属的一个物种,故将其学名由“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改为“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该蟹个全大,生长快,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是一个优良的绒螯蟹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中华绒螯蟹雌性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子发生和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表明:卵巢壁由外膜及内生殖上皮组成;输卵管壁由外膜及管壁上皮组成;受精囊分为伸展腔和皱缩腔,二者囊壁上皮结构不同,并有周期性变化。卵子发生根据卵细胞、细胞核及核仁的大小形态、核质比(NP)和卵黄积累情况可分为:1.卵原细胞期:2.小生长期;3.大生长期;4.成熟前期和5.成熟期。卵巢发育则根据第一批卵细胞的发育情况、卵巢长度及颜色分为五期,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5~7月为延缓期;8~11月为对数增长期:12~4月为稳定期。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中华绒螯蟹雌性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子发生和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表明:卵巢壁由外膜及内生殖上皮组成;输卵管壁由外膜及管壁上皮组成;受精囊分为伸展腔和皱缩腔,二者囊壁上皮结构不同,并有周期性变化。卵子发生根据卵细胞、细胞核及核仁的大小形态、核质比(NP)和卵黄积累情况可分为:1.卵原细胞期;2.小生长期;3.大生长期;4.成熟前期和5.成熟期。卵巢发育则根据第一批卵细胞的发育情况、卵巢长度及颜色分为五期,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5~7月为延缓期;8~11月为对数增长期;12~4月为稳定期。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的影响.实验分4组:实验1组为自然光照;实验2组为3 d自然光照,2 d完全遮光;实验3组为2 d自然光照,3 d完全遮光;实验4组为全程遮光.实验为期70 d.结果如下:各实验组60 d后性腺指数(GSI)出现显著差异,至实验结束时,实验1组最高,为94.0×10-4,实验4组最低,仅38.0×10-4.血淋巴睾酮含量30 d时各组即出现差异,至实验结束时睾酮含量以实验1组最高,为1.475 ng/mL,实验4组最低,仅0.305ng/mL.肝体指数(HSI)亦在30 d时出现差异,实验结束时以实验2组最高,为0.081,实验1组略低,为0.077,而实验3、4组分别为0.058和0.059.此外,至实验结束时不同光照时间组肝胰腺总脂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各组总脂含量分别为:实验1组25.3%,实验2组26.5%,实验3组20.6%,实验4组19.1%.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不仅对雄性中华绒螯蟹生殖系统的发育、性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影响,还会影响肝胰腺对物质的积累,适量的光照时间为雄蟹发育所必需.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高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如卫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65-167
对影响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高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讨,结果表明:清池防漏、合理孵幼、调控水质、精心喂养、分级淡化是获取育苗高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呼吸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巧伶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5,12(1):56-61
采用组织学和Feulgen、Unna-Brachet等9种组化方法,分析了鳃中部分物质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Feulgen阳性反应只限于各类细胞核中,质中普通含有RNA;整个系统HgBPB反应呈阳性;PAS反应示R细胞含糖元,其余呈PAS阳性的均为中性或酸性粘多糖,且多与蛋白质形成结合物。本文还对鳃的多种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取纯化病毒人工感染的中华绒鳌蟹(Erioeheir sinensis)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用电镜观察呼肠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蟹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该病毒能感染中华绒螯蟹的肠、肝胰腺、心脏等多种组织.在感染组织的细胞质中可观察到55nm的无囊膜球状病毒,但观察不到病毒包涵体.随着病毒的增殖复制,可观察到细胞核中染色质凝结、电子密度增高,线粒体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内脊消失,粗面内质网异常发达。溶酶体大量出现等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2.
13.
河蟹性早熟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多年调查与设点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对河蟹性早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研讨.结果表明:河蟹性早熟是环境因素、内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用扫描电镜对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 Peter)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各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鳃耙、鳃弓和鳃丝的上皮细胞均具有刻纹,但不同部位的微嵴形态有差异,如排列方式、宽度和长度,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王人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56-59
应用扫描电镜对家兔髋关节软骨观察发现:月状面软骨表面和股骨头软骨表面均具由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层,月状面软骨顶部,纤维交错,网状层形态结构复杂而又丰厚;前部与后部次之,股骨头顶部,关节软骨表面的网状层显著低矮、致密,并有一矩形凹陷;下部,网状层呈斑块状,高低错落。 相似文献
16.
雀形目25种鸟羽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喜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207-210
以隶属于雀形目10科18属25种鸟类的初级飞羽为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有钩羽小枝上的腹齿数,纤毛对数,羽小钩数与无钩羽小枝上的腹齿数,背刺数在科间相似性较大,存在着性状特征的交叉与重叠;属种间差异较显著;种下亚种则未发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除草剂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蜕皮激素分泌的影响,利用不同质量浓度(0.001,0.01,0.1,1mg/L)的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进行染毒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分析其对中华绒螯蟹血清蜕皮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0.001,0.01mg/L)以及高质量浓度(1mg/L)莠去津暴露后,中华绒螯蟹血清中蜕皮激素含量相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而中间质量浓度0.1mg/L的蜕皮激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该质量浓度下中华绒螯蟹的蜕皮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可可广翅蜡蝉成虫触角的形态及其感器的类型和分布.共发现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Ⅰ型、Ⅱ型)、锥形感器、三角形感器、耳廓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柱形感器.除柱形感器外,其他类型的感器在雌、雄虫触角上的数量和分布均无较大差异,而柱形感器仅见于雌虫触角,雄虫未见.各种感器主要分布在柄节端部,而鞭节上未发现任何感器.此外,在柄节端部还发现一种由多个三角形感器和耳廓形感器形成的感器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