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学区体育模式,能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场馆等体育设施,使得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能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阐述了学区体育的概念,实施学区体育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学区体育的对策,最后提出了实施学区体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分析,得出二者互动可以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缓解体育场馆的不足,还有助于拓展学校的项目资源、丰富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的结论,提出了实现社区学校互动的学区体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和校市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我国学区体育和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学区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区体育和社区体育两个领域的互动发展进行了论证研究。研究旨在为我国学区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共同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社区体育活动成员的年龄分布情况、活动项目分布情况、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几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区体育发展模式可以发挥资源优势,保证社区体育健康、有序、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学区体育的优势,说明学区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实施纲要,促进学校、社区以及相互之间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交流,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知识,改善家庭气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结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要求,提出了"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的教学、训练、竞赛于一体的体育课程模式,并建立绝对评价、相对评价(进步幅度)、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倡导学校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相结合的模式--学区体育,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享受运动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社区体育发展缓慢的现状和高教园区内外丰富的体育资源,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以及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等方面,深入分析高教园区开展学区体育的可行性,并提出高教园区开展学区体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既是相互独立的教育领域,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中密切联系的子系统,三者发展的不完善、不协调是制约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内外各大专家学者虽多次提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要进行相应的融合,但并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融合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的成效,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发挥出最佳的体育教育效果,改变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在体育教育行动上南辕北辙、相互冲突的现状,通过借鉴国内体育融合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限制因素,依托体育社会化理论、"大教育观"理论、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通过一定的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融合模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反复验证,并对该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为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就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城市的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学校体育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社区体育输送管理人才、场馆和体育资源共享等方面促进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为学校体育提供社会实践,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付善民 《科技资讯》2007,(32):191-192
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对河南省农村地区学区体育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农村学区体育开展的途径和主要形式,使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和学校体育充分结合,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促进农村群众体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的体育课程模式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中心和主线,将体育课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合二为一,提高了教学质量,活跃了整个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校运动竞赛水平和成绩,使高校体育改革能沿着素质教育的道路,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学实际,分析讨论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具体方法,这对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和体育运动中损伤预防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从而提高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校体育资源近年来获得很快发展,但仍不足,需要合理利用和开发校外体育资源.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条件、校外体商场地设施为整合体育资源提供了可能.要转变教学管理观念,充分利用校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信息静件来发展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4.
终身体育思想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契合的基础,资源整合性互补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契合的推动力,社区体育本土化是契合剂。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倡导健身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应加强终身健身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健身教育,可使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思想,具备终身健身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保证其终身健身、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体育院校图书馆利用其体育信息资源优势帮助社区进行体育建设的意义,从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帮助社区进行体育建设的问题,并对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及相关的体育道德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人类生活将会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国际化、个人化、无体力劳动化等5个特征,从而使以人为主体的体育活动也在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等方面出现一些新的特点,这也带来了相关的体育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区体育是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载体,也是落实两个文明建设到基层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萍乡市社区体育活动的良性发展,通过调查访问的方法全面了解萍乡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中学生体质的下降,要求我们对现有的体育教学进行反思,户外运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运动,它对弥补现行体育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业余生活、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就在城市中学开展户外运动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户外运动课程在城市中学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预防体育运动伤害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动伤害特点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伤害的对策,为改进教学方法与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