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海 《科技资讯》2011,(14):148-148
文章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给出了智能建筑配电自动化子系统的实施方案,并讨论了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建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测控设备配置原则及对该系统以及测控元件的安装、布线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AIFCS工业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中小型工厂低压配电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把基于AI系列仪表和AIBUS通信协议的现场总线技术AIFCS与触摸屏结合,研制出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系统将硬件电路组装在开关柜中,通过MCGSE组态软件开发设计监控软件,在全中文操作界面上,显示系统的配置及各种电气参数,实时控制现场各用电设备、PLC和单片机等。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集成度高,能满足工业低压配电监控系统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主要包括主站、子站、配电远方终端和通信系统.银川市供电公司通过规划、确定城区配电网组网港式,新建、改造城区配电网线路,建设主站、改造子站等一系列工作,在城区配电网中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特点,提出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基于扩展的MVC2模型设计新设备、扩展老设备,采用软件总线实现设备的即插即用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管理的概念对设备进行管理.最后基于WEBGIS实现了一个模型系统 ,证明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杨科 《广东科技》2012,21(17):28-29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对用户的输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是保证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随着配电系统及配电设备大幅度增加,控制操作及事故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针对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改造入手,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做好配电网的合理规划,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原则、应用要求以及自动化模式方案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张艳萍 《科技信息》2010,(31):363-364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配电自动化的神经系统。配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改变、配电网的优化均通过通信系统实现。配电网架结构复杂、设备众多、分布区域广、通信网构建因难。如果将这些数量众多的自动化终端设备直接接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会影响系统实时性,也会造成后台计算机网络组织困难,在主干通信网建设上投资巨大。同时,由于自动化设备站点分布不均衡.也会造成数据流量不均衡,影响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业现场对高可靠性低压配电系统的迫切需求,开发出基于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的工业配电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现场总线技术(FCS)、MCGS组态技术,借助现场舭系列仪表,同时结合单片机、PLC控制技术研发而成.自行开发了应用软件在触摸屏上实时控制工业现场设备、测控舭仪表以读取设备运行参数,从而对用电设备进行监控、报警与保护,实现工业现场的分散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工业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魏前炜  姜文涛 《科技信息》2011,(25):89-89,82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有通信接口的产品应用量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用户对配电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更高要求,加上各现场总线本身的特点以及相关的产品品种繁多,因此在一些工程的智能化配电系统中,采用一种现场总线的智能化产品往往不能满足应用的全面要求,多现场总线产品共存于一个智能化配电系统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婷 《科技信息》2012,(31):245-246
随着城乡电网改造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SCADA系统逐渐被引进到配电网中。但是由于农村配电网结构复杂且传输距离远,如何有效地对其终端设备状态进行监控使整个配电网可靠运行变的至关重要。针对我国农村配电网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组态软件开发和设计配电网SCADA系统来建立一个现场设备监控、检测数据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平台。本文详细介绍了SCADA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数据的采集、设备的监控,较好地满足了配电网的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配电采集系统.该系统在分析了现场设备和实际环境的基础上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配电设备,采用上位机、PLCSLC500和智能电量采集仪表硬件实现了基于Modbus总线的解决方案,通过相应的通讯模块及协议转换设备和软件,完成了与不同厂家现场设备的通信,采用上位监控软件实现了智能电量采集系统的人机界面.经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