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军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z1):9-10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道德认知;注重社会现实变化,让学生在认识中激发道德情感;创设生活实践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略论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复杂多样,概而言之,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素,一是主要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然而,对人际关系起决定影响作用的乃是人的主观因素,即人的心理和道德特别是行为主体(交往双方)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状况。揭示和运用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对于开展健康的交往活动,形成和谐的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组成。道德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四种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进化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道德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观点不同。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道德,道德具有怎样的结构,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对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道德发展具有连续性还是阶段性,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具有何种联系。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不管是发生在北京地区,某大学生用硫酸烧灼伤害熊的事件,还是发生在宜春市区的中学生砸路灯行为,或者是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杀人的案件,都使人感到触目惊心。目前青少年犯罪趋上升趋势。这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培养下一代良好的品德行为,这是每个教育者肩负的责任。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什么样 相似文献
5.
道德情感是人类具有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与人的道德认识相伴而生的,是人产生善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道德的力量和源泉。长期以来,提高道德情感教育的效能一直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不断反思传统德育效能低下的原因,对此众说纷纭。本文首先概述道德情感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阐述道德情感对品德形成的作用。其次,详细阐明在体育教学中调动道德情感的途径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最后,本文将提出实施道德情感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是一个具有丰富道德情感和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布依族人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道德心理结构。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维度对布依族伦理道德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可以概括为:伦理道德认知由感性到理性;伦理道德情感由简单到丰富;伦理道德行为由他律到自律。 相似文献
7.
我校有幸参加了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恩施州开掘运用本地德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选取的子课题是“校园文化德育资源的建设与运用研究”,着重从写字教学入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宜人的育人环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元珍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3,11(2):86-88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重课堂、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重复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必须深化教育的理论深度,另一方面必须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拓展多种渠道,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方石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3):12-15
<正>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实际上是如何从道德上评价改革开放的问题,是在道德领域如何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我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勇气,关系到我国道德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它引起了社会公众、特别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由此决定的道德也正处在转型时期,新经济体制对传统道德的检验和取舍远未完成,适应新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的构建还刚刚开始,社会普遍地呈现道德上的盲目、动荡、混乱、失范、“青黄不接”的错综复杂情况,而这些变化和动荡,一般都是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自发地、 相似文献
10.
蒋学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1)
面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时代道德“滑坡”的状况 ,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好体制的道德建设和个人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坚守 ,使二者在统一中走出道德理念与现实生活的二律背反 ,最终实现理想的道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渐渐摆脱儿童期的幼稚与懵懂,自我意识渐渐增强。然而,事实上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稳定的性格和道德品质,这就需要中学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初中历史是一门结合历史背景和价值取向的科目,历史教师帮助学生正确领悟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现象以及一些著名学者、艺术家的启示,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一些教学实例阐述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情商培养、公德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美术技法知识的同时还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努力学好知识,进而为祖国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现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学中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将传授的知识与培养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的英语教学要迎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本文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15.
商诗娴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78-8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青年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建设者,他们在生态道德方面存在着认知不全面、情感意志不坚定、行为难以落地等问题,从丰富青年学生生态道德认知、增强青年学生生态道德情感、推进青年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等几个方面下功夫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对增强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建设美丽的生态文明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新世纪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旅游非道德行为的扫描,透视,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旅游理论工作者和伦理学工作者对新世纪中国的道德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心理学上指人们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其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小学生耐挫能力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在遇到挫折时,能正确认识挫折,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措施,调整心态,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因素: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面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大量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任课教师很难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不注意就上成了知识型的社会课,忽视了品德的教学。那么,我们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人的培养应从整体着眼,在重视认知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情感的培养。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