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信息不对称结构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投资策略问题,并假设金融市场只存在3类投资者:知情交易者、反应不足交易者和反应过度交易者,对每类投资者运用贝叶斯法则修正先验概率.文中得到风险资产的短期均衡价格,同时提出了合理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内部交易者可以与做市商或其他交易者等外部人共同分享部分风险资产信息的内部交易模型;证明了由有效定价规则和最优交易策略组成的线性Bayesian-Nash均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如果外部人没有各自的私人信息,那么内部交易者的理性信息策略是不向外部人泄漏自己的任何私有信息。  相似文献   

3.
非对称信息下私人信息的揭示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私人信息的存在,知情交易者利用信息优势将荻取超额收益,而且可以决定是否在下一期才利用私人信息以期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但也面临着丧失信息优势的可能性.在策略性市场博弈的框架内,得到了不同的交易策略下知情交易者利用私人信息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及利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知情交易概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知情交易者和未知情交易者行为,构建了交易者序贯交易过程.据此,建立单纯利用股票交易数据,在指 令驱动系统下中国股市知情交易概率测定模型.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理性内部交易者、启发性内部交易者和做市商均收到部分风险资产公共信息时的内部交易监管市场,证明了该市场的最优交易策略、有效定价规则和最优监管力度组成的线性Bayesian-Nash均衡的存在唯一性。结果表明:当市场处于该线性均衡时,1)启发性内部交易者的利润总是高于理性内部交易者的利润;2)当公共信息越偏离资产的真实信息程度越大时,理性内部交易者的利润越多,噪声交易者损失更大,市场深度越小,监管力度越强;3)当启发性内部交易者重视信息程度越大时,理性内部交易者利润越小,而启发性内部交易者利润越大,市场监管力度越强,但是噪声交易者损失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假设交易者可以分为流动性交易者、知情交易者和不知情交易者三类,则可以针对指令驱动市场建立模型:流动性交易者的最优指令决定于他对股票价值的估计、股票的即时价格和流动性;在私有信息传播过程中,知情交易者因为竞争要提交指令尽快成交;不知情交易者可以通过分析指令簿和指令成交记录来猜测私有信息的价值.最后,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完全信息下双寡头交易,提出了风险资产交易市场中内部交易模型.内部交易者能获得私有信息,因此内部交易者利用私有信息进行投资获取利润;但是,当内部交易者对市场的有利情况进行分析后,他们以某风险概率投入交易量,此时内部交易者交易策略相同,期望利润更高,交易强度更大,释放的私有信息不变;由于内部交易者可以选择性投入交易总量,当投入交易量对自己有利时,他们投入大量交易量,因此,他们交易强度更大,能获得更高利润;内部交易者私有信息释放量只与交易量相关,与他们是否交易无关,所以,内部交易者选择性投入交易量会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水权交易是水资源使用权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是水权制度建设的落脚点。该文以源于澳大利亚的集市型水权交易实践为基础,构建了水权交易的数学模型,对集市中交易者的报价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基于交易风险和收益平衡,计算市场中交易者的综合收益,得出了集市型交易模式下参与者的最优报价策略,给出了报价策略与用水效益及预期报价的函数关系;其次,通过对比拆分订单报价的策略性行为对交易者综合收益的影响,分析了该报价行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发现"拆单"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最后,通过求解买家博弈的均衡报价,发现增加信息披露有利于交易者报价更加接近其对水权的真实估价,提升了市场价格发现的有效性。模型分析和结论对中国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市基于成交量的价格动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9年Hong和Stein信息逐渐扩散的行为模型,构建了中国股市基于成交量的价格动量策略、结果表明,低成交量组合中存在着显著的中期动量,并且持有低成交量赢者组合,明显能够战胜市场组合.成交量包含未来股价走势的重要信息,能够测度私有信息的扩散速度及动量交易的规模.传统风险因子对策略收益缺乏解释力,与信息逐渐扩散模型假设相一致,私有信息或公司特有信息的缓慢扩散,造成股价对信息反应不足,从而产生了价格动量.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股价操纵行为,对价格动量也具有一定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壳资源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结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彝及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建立了壳资源交易双方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离均衡、准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壳资源买方接受的价格不同时,壳资源交易双方存在不同的贝叶斯均衡.  相似文献   

11.
卞玉君  宣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7):1114-1117,1122
应用多单位拍卖理论,考虑到报价者和交易者最优策略行为的互动,分析了风险回避报价者的报价策略以及市场的截止价格和交易量.结果表明:均衡时市场的截止价格和交易量与报价者和交易者双方的私人类型、报价者关于交易者的类型分布估计以及报价者的报价数量对价格的斜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DHS模型进行适度改进。然后解释改进后的DHS模型中投资者的市场行为特征,得出基于噪声私人信息的交易行为对股市有助涨助跌效应。最后尝试给出噪声交易行为下投资者的损失风险函数,对噪声交易者起到风险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虑内幕交易者往往承担着信息披露义务这一因素,分析了在信息披露义务约束下内幕交易者的内幕交易行为及信息披露行为,认为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是否严格有效是内幕交易能否促进信息效率的决定因素.还提出了加强内幕交易法律监管的同时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将交易者分成具有有限理性的两类:基本分析者和动量交易者,并利用基本分析者和动量交易者的相互作用,构建了证券投资的行为金融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基本分析者的有限理性在短期会产生反应不足,动量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在长期导致反应过度。  相似文献   

15.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financial markets since information advantage leads to increased profit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those with less risk aversion or more risk aversion would like to be informed when there is private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acquired for a certain cost.The CARA utility function and normal return assumptions were used to get the closed form solution of the absolute risk aversion coefficient which is indifferent to whether a person wants to be informed,which shows that the less risk aversion investor would like to be informed.The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in financial markets,those people with lower risk aversion (for instance,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more favorable to information and price discovery of risky asset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intuition as well as empir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供应链的契约型协调问题,利用确定需求下的存储模型分析了供应链成员的关系,得出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经过协调后,系统整体效益得到了优化,并建立了对供应链各成员进行利润分配的模型,为多个供应商与多个分销商组成系统的协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决策者与专家之间的策略性信息传递,决策者就一个不确定二分决策问题向多名专家咨询以获取信息,假定决策者与专家的偏好信息都是私密的.用怀疑阈值表示决策者的偏好,得出了所有专家如实报告私有信息的必要条件,指出决策者仅咨询一名专家时该专家的信息传递策略不同于该专家作为决策者所咨询的多名专家之一时他的信息传递策略,任一专家的报告对最终决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概率,一般不等于采用阈值为决策者怀疑阈值期望值的决策规则时该专家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