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行业运行     
《上海信息化》2024,(3):59-60
<正>五部门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4—2026年。试点工作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统筹谋划、循序建设”的原则,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和多种场景应用,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试点内容包括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建立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探索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完善标准及测试评价体系、建设跨域身份互认体系、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最前沿、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之一。作为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汽车无人化和网联化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及通行效率,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将成为未来数年最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自动驾驶发展战略。中国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2025年,系统地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定100项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功能局限,探讨了对于测试汽车人机界面(HMI),如何搭建一个可用性测试实验环境,探究出汽车HMI在驾驶模拟器上的可用性测试方法.针对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设计并搭建出基于智能驾驶座舱的台架,实现了通用智能汽车驾驶仿真,使汽车HMI设计测试过程明细化,继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的LDW(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为例,分析了LDW的应用场景,最后将HMI设计应用到驾驶模拟器上进行可用性测试,以期对未来HMI测试方法产生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新一代典型信息物理系统,面临着传统功能安全与现实网络安全甚至严峻信息安全等二重乃至三重交织问题复合叠加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内生安全问题—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的软硬件代码设计缺陷、漏洞/后门等问题。在分析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问题和现有网络安全防御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完全交集”原理和基于动态异构冗余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理论和方法,通过将网络攻击带来的不确定性失效与软硬件随机性失效归一化为可用概率表达的广义鲁棒控制问题,使安全性指标达到可量化设计和可验证度量的程度,为一体化解决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交织叠加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联网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安全底座。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趋势愈渐强烈,黑客通过入侵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威胁不再仅仅存在于电影银幕中的虚拟世界。中国急需构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越、成为汽车行业领跑者扫清阻碍。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引发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梳理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背景条件和战略选择,分析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中德双方应从行业管理、关键技术、标准法规、测试示范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技术与网联化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智能化车辆由驾驶辅助到无人驾驶、由单车智能到多车协同的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能提升交通安全与效率,但也面临着来自真实交通环境的复杂挑战.该文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架构、功能与应用3方面关键技术,对用于单车自主式驾驶与网联协同式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行分析.首先,针对系统架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在封闭测试场的环境中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测试结果,应合理考虑测试场的平面布局设计方案,使各项要素都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科学、连续体现。基于此,首先对场景化汽车测试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平面布局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智能网联为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要重点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前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困难,还需要克服诸如怎样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怎样去完善产业发展的战略缺失、怎样才能使得产业的标准更加健全、怎样使得产业的政策更加完善以及怎样完善测试场地和评价标准等诸多的困难。根据调查表明,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更好地发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发展很难做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政府、行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其进行共同合作等,让其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除了共同的合作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外,还需要顶层设计来推动产业标准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车载网络的安全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车载网络总线,其安全问题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中采用的车载CAN总线网络,对其通信特性和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剖,首先总结归纳了CAN总线协议特性和和面临的安全威胁;然后提出了基于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车载CAN总线异常检测模型.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检测重放攻击和帧伪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新四化"趋势的逐渐形成,汽车行业对综合性应用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该文分别从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体系改进的内容和方案,使车辆专业学生具备"新四化"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素养,满足新时代本科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是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智能网联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部委制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中获得了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技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去年10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座谈。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团队与广东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了各项合作。为了解合作进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引进院士团队的带头人孙逢春院士,同时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因网络攻击或干扰造成的信息安全及数据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补全的交通流状态短时预测方法。首先,基于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模型,对智能网联汽车V2X通信过程的异常数据动态辨识;其次,提出一种具有数据补全机制的图嵌入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网联汽车缺失数据补全;再次,通过补全后的完整数据集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完成短时交通流状态预测;最后,选取北京市典型路段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后交通流状态短时预测效果显著提高,与其他方法相比预测误差最大降低87.4%,预测效果与实际交通流状态相比准确率达到95%,为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信息安全与交通资源动态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车辆移动节点的路由机制和通信信息安全问题,从网联汽车的地理位置和通信安全出发,设计实现了一个融合了IPv6技术的车载通信系统,在C2C子层参考并优化了Cargeo6开源项目实现基于地理位置的单跳广播通信和多跳广播路由;在路边设施RSU中使用NAT技术实现车联网内部IPv6地址与公网地址的有效切换,同时引入IPv6中的IPsec技术来保证网联汽车通信信息的安全性.最后,在校园IPv6网络中验证了系统的通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通信系统在实际场景中可实现多跳路由,单跳最远通信距离为450m左右,实现了实际场景中低时延、高可靠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5.
<正>一、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1.坚持系统布局,构建全产业链合肥市现已集聚汽车智能化领域关联企业49家,涵盖产业链上游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关键零部件,中游域控制器、车载显示等智驾智舱解决方案供应,下游智能驾驶商业化、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其中,感知环节有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雷达、  相似文献   

16.
汽车共享在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出行发展迅速,主要汽车企业均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公司.汽车共享出行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关联高,汽车共享出行商业模式,各有优劣,但网约车更有发展前景.汽车共享出行人才需求多样化,与智能交通专业关联度高,智能交通专业应顺应市场形势,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具备复合型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一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程度就远超预期。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缘自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发展大趋势: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球科创新枢纽和科创名城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合肥市“押宝”京东方、千亿注资长鑫存储、“接盘”蔚来汽车、申请筹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德国大众集团建立合肥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19.
<正>对标国际典型创新型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模式,分析上海制造业发展历程,本文重点提出了体现国家战略和高端品牌的复杂装备产业、以传统产业升级和集成化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5G+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网络技术产业、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智能交通产业、面向老龄化需求的健康医疗产业以及以融合化发展为特征的新一代服务产业七大新兴细分行业发展方向,为实现上海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智能网联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出现智能网联车和人工驾驶车共同存在的混合交通流,因此,研究道路上的混合交通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探究这类混合交通流的流量、密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文中综合考虑智能网联车辆退化和车辆时延,建立了自动驾驶环境下混合交通流的基本图模型。首先,确定交通流中的车辆类型和不同类型车辆的比例,并考虑联网智能车辆跟随人工车辆时发生的车辆功能退化;然后,确定3种车辆的延迟时间并改进每种车辆的跟驰模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车辆时延和车辆功能退化两种因素,推导出交通流平衡时的基本图模型,并对模型中的自由流速度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联车对混合交通流的最大流量和最佳密度有积极影响,车辆时延有消极影响,自由流速度则对混合交通流的最大流量有积极影响,对最佳密度有消极影响。SUMO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下仿真得到的流量–密度分布点符合理论曲线,验证了文中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