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平快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可用于制造DNA电脑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将遗传物质DNA分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固体表面上来执行运算,而且能大大简化通过DNA运算来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步骤。这一新成果标志着科学家们朝实现研制出功能强大的DNA电脑的梦想又迈出一步。 DNA存储信息的能力远大于现有的电子电脑存储芯片及其他存储介质,一克DNA所能存储的信息量,据估计可与1万亿张CD光盘相当。 另外,数百万亿个DNA分子可在一个狭小的表面区域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来协调工作,这一并行处理能力据认为可与目前功能最为强大的超级电子电脑媲美。 正因为DNA在信息存储和处理上独具优势,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传统的电子电脑制造工艺面临极限,DNA运算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02,(7):37-38
正如人类基因组计划提醒我们的,遗传化学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具有令人生畏的信息储存能力。我们体内每一个细胞的小小细胞核中包含着构成整个人体的编码指令。计算机科学家现在正设法仿效自然,利用DNA建立一种完整的信息技术形式。神奇DNA计算技术的希望首先依赖于分子个体与硅芯片或其他电子存储器相比远为高效的信息存储能力。原则上,l毫克的DNA可以存储相当于100万张激光唱片的信息。它还能提供终极的关行处理速度,在同一时间进行数万亿次运算。DNA计算技术的研究是6年前才开始的。当时,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伦纳德·艾德尔曼利…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自学习型红外遥控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处理芯片,利用电脑串口输入数据代替按键输入的红外学习型遥控器.该系统带有外部的存储器,可以对编码信息进行断电保存.系统扩展了遥控器学习键数的数量,调试方便,通过利用单片机自身的计时器对遥控编码高低电平的脉宽进行计时、复制并存储编码信息,发射时再读出相对应的遥控编码信息,以此达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网络信息存储编码,进而分析了各种RAID编码的数据布局和校验构建机制,着重研究了存储编码的存储效率、更新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的问题,归纳和总结了影响信息存储编码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理论预测DNA序列编码区问题,引人信息值对DNA序列进行统计信息编码,把统计信息值输入到光学小波变换系统中,进行光学小波分析,分析结果作为预测DNA序列编码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视频数据中,出现较多的图象符号,使用指派长度较短的编码码宇;出现较少的图象符号,使用指派长度较长的编码码字。利用信息熵编码压缩视频数据,以达到用较少的比较数来传输和存储视频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容易被篡改格式且易受攻击,为了实现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自适应性,需要进行档案数字化存储格式控制优化,提出基于向量量化编码技术的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控制.采用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信息线性结构重组方法,设计加密的密钥协议,得到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信息的密钥构造.依据密钥构造结果,采用分段线性加密方法设计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信息的加密编码格式,得到信息量化编码模型.在加密编码格式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向量量化编码技术实现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档案数字化保密存储格式控制的自适应性较好,加密的抗攻击能力较强,提高了档案数字化安全存储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革命之后,信息化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了事实,越来越多的实物及信息被转化为数字,进行管理存储,也越来越显示出编码的重要性。该文以汉字编码为例,简单介绍编码原理。通过分析多种语言的冗余度,并从编码效率和信息熵的角度提出,编码原理是可以改进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闭环DNA的边着色问题DNA算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提出一种新的DNA计算模型——闭环DNA计算模型。引进了批删除实验。讨论了其实现过程;提出并证明了边着色问题的基本定理,设计并实现了闭环DNA计算算法.该算法将边的DNA编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储边和色位置的二维数据,另一部分存储色号值;在DNA计算的主体部分用批删除实验得到全部正常的边着色,并通过电泳实验和检测实验获得χ′^-正常边着色.举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未来电话的样子将和现在大不一样,尽管到时候它们可能还被称为"电话",但打电话很可能已经不再是它们的主要功能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未来的电话将拥有更多电脑的功能,能够完成越来越多如今电脑才能完成的任务。研究表明,人们一天阅读大约10兆信息,听400兆值息,一秒钟看1兆值息。在1O年内,普通的手机将拥有足够的存储能力,能够拍摄下其主人的全部生活。摩托罗拉实验室的研究员汤姆·马  相似文献   

11.
编码普通野生稻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片段的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普通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GeneBank中登记的编码小麦高亲和力磷酸转运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出目标基因(cwrpt)1002bp长度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载体pGEM-T。经DIG标记探针杂交检测初筛,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DNA序列分析与可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此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水稻,拟南芥,番茄磷酸转运蛋白同源性很高,初步认为此基因片段为普通野生稻耐低磷胁迫相关磷酸盐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获得全长序列与基因表达的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数据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视频的应用越来越广,由于数字视频数据量巨大,不利于传输、存储和播放,采用视频编解码技术,将数据以压缩的形式进行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数字视频编码技术是数字信息传输、存储等环节的前提,也是数字视频产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学习旨在将外源知识转化为内源知识:(1)内源知识的形成以多址方式编码,包括感性整合、理念编码、情感标记、特征分类和概念匹配等非特异投射路径;(2)内源知识的存储依不同属性进行多元拷贝和定域分布,体现了同源检索、立体协同和信息突变的效能;(3)人的认知建构本质上是对情知意内容的个性化再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1953年Watson和Crick首次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以来,DNA作为遗传物质、信息载体和纳米材料被广泛研究,并成为多个领域的研究对象,如基因工程、DNA酶、生物信息学、信息存储、DNA纳米技术等.DNA作为一种天然的纳米材料,具备自组装的能力(A-T、C-G),使其在纳米结构领域成为备受瞩目的材料之一.以DNA构建的纳米结构形态不一,其构建的方法则主要分为两种:DNA Tile和DNA折纸.文章主要阐述DNA Tile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纳米结构构建领域的应用,并着重介绍DNA Tile在计算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DNA分子作为存储数据和运算媒介的新型计算模型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采用编码DNA序列构建分子逻辑门是实现DNA可编程计算的基础,虽然传统的跷跷板门(seesaw gate)作为一种DNA逻辑门能够实现阶跃函数的效果,但是它在阈值附近的变化相对平缓,而且当输入超过阈值后,输出随输入增加难以稳定于期望数值,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DNA链置换的阶跃函数门.该逻辑门以四域信号链作为统一的DNA编码形式,通过湮灭反应设定阈值信号,通过支点互补程度控制反应顺序,使逻辑门的输出信号不但在阈值附近具有较高的突变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当输入超过阈值后能稳定于期望值.随后基于阶跃函数门提出了能够区分"无信号输入信号"和"输入信号为低位"的与、或、非和异或门,解决了非门难以直接表示、需要通过双轨逻辑间接表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电视图像包含的信息十分巨大,因此为了便于电视信号的存储和传输,需要对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和码率压缩。介绍了电视图像信号压缩编码的几种方法:降低抽样频率、差值脉冲编码、线性变换编码、离散余弦变换。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10,19(15):13-13
<正>英国雷丁大学的化学家通过模拟DNA链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人工合成出了一条能够存储信息的聚合物链。实验表明,生物信息处理的很多特性都能够在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链上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或许能够改变目前的信息处理和存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DCT的图象压缩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象压缩是关于用最少的数据量来表示尽可能多的原图象的信息的一个过程。对于图象来说,如果需要进行快速或实时传输以及大量存储,就需要对图象数据进行压缩,在同等的用心容量下.如果图象数据压缩后再传输,就可以传输更多的图象信息,也就可以增加通信的能力。变换编码是把图象中的各个像素从一种空间变换到另一种空间.然后针对变换后的信号进行量化与编码操作的一种图象压缩编码技术。与其他编码。如:统计编码,预测编码相比具有高压缩比。DCT(离散余弦变换)是变换编码中的一种映射变换方法,是JPEG标准中认可的编码技术;优点:能用静态图象有较高的压缩比。正由于这种优越性。DCT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DNA计算机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利用特定的DNA结构--DNA核酶可以构建各种DNA分子逻辑门,这为DNA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NA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而DNA计算机是一种生物形式的计算机.它是利NDNA(脱氧核糖核酸)建立的一种完整的信息技术形式,以编码的DNA序列(通常意义上计算机内存)为运算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一般情况下,哈夫曼编码所采用的存储结构及构树方法,不仅影响编码效率,而且也没充分利用存储空间.本文改顺序存储为链式存储,对叶结点和非叶结点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来降低空间复杂度.在编码时,充分利用短码字且基于树型模式匹配进行编码,提高了编码性能和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