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软式空中加油对接过程中受油探管与锥套的相对位置是动态变化的,对接难度很大。为了找到精确的受油探管与锥套的相对起始位置,提高对接成功率,采用基于重叠网格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受油探管和锥套的对接过程进行动态的数值模拟研究,获得受油探管与锥套以一定相对起始位置进行对接过程中,锥套在法向和侧向的偏移情况。为了进一步获得能够对接成功的受油探管与锥套间相对起始位置范围,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对一系列拥有不同相对起始位置的对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空中加油对接过程中锥套具有向上向外的运动趋势;对接结束时锥套在法向、侧向相对偏移量随对接开始时受油探管与锥套法向距离、侧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从逆航向视角来看,最佳对接相对起始位置为锥套位于受油探管轴线的左下方,法向为r~1.5r,侧向为1.5r~2.5r区域内。  相似文献   

2.
空中加油软管-锥套动态建模及其飘摆运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建立空中加油软管-锥套在尾涡流场及大气紊流下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了加油机在不同飞行条件下软管-锥套的平衡拖拽尾迹,以及大气紊流对软管-锥套运动的影响。软管-锥套随加油机在空中飞行时产生的飘摆运动,增加了受油机安全准确地对接加油锥套的难度。为了抑制软管-锥套空中飘摆运动,对软管-锥套飘摆运动设计了控制器。在非线性模型平衡点处线性化并降阶得到线性增量模型,根据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LQR控制器。仿真表明所设计的LQR控制器能有效抑制软管-锥套的飘摆运动,从而能够降低空中加油对接的难度,提高空中加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管式空中加油过程中加油锥套受气流扰动影响,受油机受油插头难以与之实现精确对接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观测器的全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设计了受油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首先根据DGPS或者视觉传感器测量的加油机与受油机的相对位置,设计了参考轨迹生成模块,实时生成受油机期望的平滑飞行轨迹。然后通过一个输出跟踪观测器在线估算出前馈控制信号和参考状态量。基于估算的状态量设计一个全状态反馈控制器。最终实现对参考状态的精确跟踪,保证受油插头与加油锥套的精确对接和位置保持。仿真结果表明,在四种强度阵风干扰下,控制器能实现精确的双机空中加油设备跟踪对接,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与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4.
机器视觉辅助的插头锥套式无人机自主空中加油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准确获取无人机自主空中加油对接阶段受油插头与加油锥套的相对位姿信息,提出一种机器视觉辅助的插头锥套式无人机自主空中加油方案。研究了机器视觉识别跟踪加油锥套的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无人机与加油锥套的相对位姿。实验结果表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算法可精确识别跟踪加油锥套,滤波器估计的相对位姿误差收敛速度较快,满足插头锥套式无人机自主空中加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主空中加油近距导航问题,提出了一种锥套检测和跟踪的视觉导航图像处理方法.对于锥套检测,首先利用阈值法和数学形态学方法消除图像干扰,然后提取所有的轮廓并对轮廓进行检查,最后匹配得到目标锥套轮廓.对于锥套跟踪,以上一帧图像的定位结果作为先验信息来确定当前帧图像的可能范围,然后采用上述锥套检测方法进行处理.最后,以一架微型六旋翼飞行器作为受油机,利用自主空中加油试验台获取的真实飞行图像,对所提出的视觉导航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视觉导航图像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及可靠性,能够满足自主空中加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空中回收是指当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后,载机在空中对其回收的技术。当前回收的方法是载机舱门打开,伸出一套绳索-锥套系统,无人机头部安装捕获杆,插入锥套并锁紧,绳索将锥套和无人机一起拖回舱内。若要完成自主控制的空中回收,要准确掌握空中回收锥套的气动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研究了国外某型锥套的气动特性,并与风洞实验值进行比较,误差在合适范围内。通过CATIA改变锥套支柱的数量、展开角,构建了锥套的子模型以及改变来流空速、迎角等条件,用CFD计算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状态下锥套的气动阻力,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稳定伞是锥套阻力的主要来源。锥套支柱数量越多,阻力系数越小,来流迎角增加,锥套阻力系数减小,锥套支柱展开角增加,锥套阻力系数增加。而空速对阻力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该方法计算了不同影响因素变化时的锥套阻力系数,为工程中分析锥套阻力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弹塑性接触问题边界元法分析了轧机油膜轴承锥套与轧辊颈装配过程中的变形和载荷特性 ,讨论了接触应力和变形对锥套与辊颈损伤的影响 ,给出了防止锥套与辊颈装配过程损伤改进的具体措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和改进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宝钢1580热连轧机精轧机组支承辊油膜轴承锥套使用中存在的各类损伤问题,利用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边界元法定量分析了轧机油膜轴承锥套与轧辊辊颈过盈装配过程中的变形和载荷特性,得出了装拆过程中不同的胀型压力和轴向推力条件下锥套接触压力延母线方向的变化规律,同时锥套端部和密封槽附近接触压力峰值的存在是加速锥套损伤及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最后,从锥套结构和装配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红伟  耿振龙 《科技信息》2013,(21):121-121
锥套是一种机械传动联接件,是通过锥面压紧进行联接,使锥套内表面与轴之间,外表面与联接件轮毂之间产生抱紧力,靠锥套与机件的结合压力(有时锥套上有键槽)及产生的摩擦力传递力矩,实现机件与轴的联结。由于其具有定心精度高、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带轮、链轮、齿轮等零件与轴的联结。但是圆锥配合的特殊性决定了锥套量具的多样性,锥度、锥长、圆锥大端直径及其公差等对量具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因此,产品设计时优先选用标准锥套和选用标准锥套尺寸、公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空中加油受油机自主会合对接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受油机与加油机自主会合对接,提高在会合对接过程中的航迹跟踪性能,设计了一种满足位置跟踪与速度跟踪的制导律,推导了相应的飞控指令。在飞控系统设计上,按六自由度受油机动力学模型,采用时标分离将受油机角运动系统分为快慢回路,采用动态逆分别进行了设计。同样,采用动态逆的方法设计了满足会合对接的速度控制律。最后以无人机自主跟踪加油机实现会合对接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引导受油机实现与加油机的会合对接,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船舶坐墩配墩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选择墩木总体积和船舶尾部结构的强度储备作为目标函数,采用宽容排序法求解所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计算示例表明,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的墩木总体积虽较单目标优化设计结果有所增加,但船舶尾部结构强度储备亦明显增加.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兼顾协调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性能指标,使得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网格型自重构机械系统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新型的、立方体型的自重构基本模块的外型(每个面具有1个孔和1个可伸缩的轴).根据该模块的几何特点,分析了模块的对接过程和相邻两模块对接的几何约束关系,给出了当存在几何及控制不确定性时,完成对接最基本的几何约束条件.最后,根据模块对接时的接触特点,利用旋量方法分析了其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PM5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29个新型1,5-二芳基咪唑类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的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将这些优化结构与COX-2的活性位点进行了分子对接。对接研究表明:活性1,5-二芳基咪唑类COX-2抑制剂具有类似塞来昔布等三环类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的立体结构,对接自由能与抑制剂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王蕾 《菏泽师专学报》2012,(4):10-12,20
科学发展观在关于发展目的问题上,主张以生态良好为根本手段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坚持以践行生态正义为促进自然生态良好的根本动力;在人与人、社会之间关系问题上,强调以实现生态公平为推进社会生态良好的根本准则。可见,它即坚持以人为本,又倡导生态伦理,因而是一种实现了以人为本与生态伦理完美对接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张宣妮 《科技信息》2011,(19):I0043-I0043,I0039
就目前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校企对接"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改模式: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充分结合,教学方式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张军伟 《太原科技》2014,(10):81-82
以18105综采工作面对接实践为例,介绍了工作面对接的关键技术,并对综采工作面前期准备工作和实施步骤进行分析。该工作面的成功对接,既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工作的连续性,也加快了工作面推进速度,有助于提高矿井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对接过程的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航天器对接过程的动力学建模是对接过程动力学仿真的核心内容,该文在描述航天器对接过程的基础上,牛顿-欧拉定理和混合价值 标法对带有大型太阳电池阵的两航天器的对接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建模中将对接系统简化为由追踪飞行器、目标飞行器和主动对接机构组成的三体系统,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作为带有挠性附件的中心刚体考虑,主动对接机构作为刚性体处理,对于挠性附件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除给出接触撞击模型外,还重点讨论缓冲系统的简化模型,从而构成了对接过程的完整的动力学模型,为对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面体反射镜的光电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一种新的基于四面体反射镜的空间运动体光电定位方法及相应的光电检测系统。与JohnC .和BonniJ.A .提出的方法相比 ,用该方法使定位测量算法由 1 5个方程的联立方程组简化为 3个线性方程 ,因而该方法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和更高的测量精度 ,可用于空间 2个飞行器的精确定位和自动对接系统 ,其作用距离为数 1 0m ,角度测量范围为数 1 0°,角度测量精度为 0 .1 %。  相似文献   

19.
利用Autodock分子对接软件预测了左旋紫草素、雪胆甲素、靛玉红、高三尖杉酯碱、脱水穿心莲内酯5种化合物与蛋白酶体β5亚基的结合能力,并考察了上述5种化合物对纯化20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化合物和蛋白酶体β5亚基的预测结合自由能与实测的抑制活性线形相关.证明分子对接技术是筛选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蛇床子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中药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蛇床子的关键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 蛇床子的17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9个靶点和56条通路对乳腺癌产生作用,4个关键的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E)-2,3-bis(2-keto-7-methoxy-chromen-8-yl)acrolein、豆甾醇、蛇床子素,可通过HSP90AA1JUNPRKACAKDR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通路、癌症的蛋白聚糖、粘着斑、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蛇床子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为蛇床子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