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闯 《世界科学》2007,(7):40-42
科学传播(SciCom)是一个实践与研究的成长区域。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传播活动、课程和从业者的数目都在稳步增加。但是,科学传播究竟是什么?它在何种方式上不同于公众的科学意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文化和科学素养?本  相似文献   

2.
刘兵  侯强 《科学》2005,57(5):30-33
广义上来说,所有活的生物都有传播行为。而人类传播的独特之处则在于能创造和使用符号。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是限定到与科学有关的范围之内而已。  相似文献   

3.
杨舰  刘丹鹤 《科学》2005,57(5):44-48
创办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它凝聚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并通过创办科学期刊、从事科学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开拓了近代科技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新局面。本文试图追寻历史上中国科学社与清华之间的联系,为理解近代科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虽然面向大众的科学传播已有几个世纪之久,但直到20世纪的后半叶,人们才开始对科学传播的作用、意义以及科学传播对社会和科学体系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反思,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才进入人们的视线。到目前为止,欧洲公众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科学普及(或者也称公众理解科学或科学传播)愈加重视,从政府到民间,各种科普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支撑科普工作的理念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随着对一些国外科普理论的引进,呈现出一种科普理念多元化的局面,例如,从传播的“缺失模式”或“中心广播模型”.到转向“民主模型”、“对话模型”等。  相似文献   

6.
段韬 《科学》2006,58(1):2-4
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在中国率先树起了“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吹响了现代化文化启蒙的号角:最先使用横排向右、使用标点符号的排版方式。倡导科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使用,便利了科学信息在中国的流通传播;开创了将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知识体系在中国进行传播的事业,促进了国人在现代意义下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和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7.
两年一度的世界科学记者大会不久前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自然》杂志就此发表评述指出:无论2013年的发展趋势如何,大众媒体仍然是真正重要科学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赫尔辛基的仲夏之夜,路边咖啡馆人满为患,热闹如斯是因一个不同寻常的因素,来自77个国家的800多名记者和科技传播者,特地来此参加两年一次的世界科学记者大会。  相似文献   

8.
两种文化的一次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雷 《自然杂志》2005,27(5):304-306
<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一书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早期碰撞时的情形并进行了一些反思.本文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科学本身的内涵,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以及科学文化如何传播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剑 《科学》2005,57(2):42-45
1914年从美国倚色佳小镇走来,到1960年黯然退场于上海.中国科学社经历了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团聚了数千名当时的学术精英,在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交流、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等科学体制化诸方面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汪广仁 《科学》2005,57(6):17-20
1915年1月创刊的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科学救国为宗旨的《科学》杂志,是中国现代早期科技读物中的一枝奇葩,为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十年中,它以其丰富的内容、新颖的编排吸引了读者,不仅向人们介绍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以它所弘扬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其中.与其科学救国宗旨相联系的科学功能观.更是它所弘扬的科学思想中的突出内容。在它出刊的每一卷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它全面地阐释了科学的社会功能的内涵,从不同的社会领域。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了翔实的论证,并引导人们将其实践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洪流之中。这不仅在当时对于广大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我们致力于科教兴国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迷人的基因     
光着眼于科学知识普及的科普读物己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花笔墨去阐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应是明智之举。《迷人的基因——遗传学往事的文化启迪》(以下简称《谜人的基因》)试图表达的也正是科学精抻与人文精神的大贯通,力图通过遗传学往事的追忆,让读者得到科学文化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本期《世界科学》"书评"栏目选介了几本物理学领域的新书,有史蒂文·温伯格的量子力学教科书,肖恩·卡罗尔和吉姆·巴戈特风格迥异的"上帝粒子"传奇故事,还有菲利普·舍韦倾情打造的弗里曼·戴森传记。其中,除了巴戈特是物理学局外人,其他作者,包括传记人物戴森在内,都是知名的物理学家。另外,正如舍韦对弗里曼·戴森的评价,他们都还有作家的头衔、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的热情,以及成为当代艾默生的追求。科学家传播科学文化并不鲜见,像卡尔·萨根和艾萨克·阿西莫夫就以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为世人熟知。戴森和温伯格则在取得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移植过程,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特定的价值取向对科学传播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程度,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措施.本文尝试分析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现状,并在科学素养、科技传播与科学教育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这个世界需要有热衷于科学和拥有科学能力的年轻人,并立志以科学作为他们未来的事业。为此,我们要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一些能够激发兴趣的科学体验。如今,学生们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技术、科学模型和科学理论等工具,在实体实验室或虚拟实验室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探究。本文通过一些文献资料,对实体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的价值进行对照,并就两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Bahm  AJ 王毅 《世界科学》1991,13(1):50-53
问题无问题,便无科学.科学知识产生于对科学问题的解答,而无问题,便无解答,也便无科学知识.然而,是什么使一个问题成为"科学的"呢?任何问题都是科学的吗?不是.既然不是,那么科学的问题具有什么特征呢?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如此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以致要在这个问题上很快达到普遍的一致似乎是不可能的.作为一种假设,我认为:仅当一个问题至少具有下述三个与可传述性、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相应的特征,它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1.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传述的,那么称它为"科  相似文献   

17.
模式的科学     
Stee.  LA  张晓东 《世界科学》1989,11(10):4-10
计算与应用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数理科学的“异体受精”,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大量的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模型。统计科学、核心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例子表明了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已经拓广并且丰富了数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数理科学不再仅仅是研究数与形,它已经变成为模式的科学,其理论的基础是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模式与观察之间的适应性导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请不要称它为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使科学现象的精确描述得以交流与传播,科学家们运用了一套通用的专业术语。一般来说,这种常规做法对科学界是十分有益的——当需要说明新发现、新行为、新结构或新原理时,新术语就应运而生,科学语汇也就这样不断地进化着。那些能自如使用专业领域语言的科学家可运用来自这套通用术语的缩略语进行交谈,并转达这些术语所要表达的意义。然而,当科学缩略语传播到了非科学界的大众时,就会出现这样一些可能性,即这些术语会丧失其原有意义或被人误解,或将这一术语与不恰当的研究或应用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魏屹东 《自然杂志》1999,21(3):170-173
本文对19世纪法国伟大的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的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揭示出其科学思想从结晶学到发酵学,再到病原菌学和免疫学是一个逻辑地推进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科学方法是实现其思想的有力工具.而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结合,构成了他整个科学成就的内核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15年1月创刊的《科学》,开创了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纪元,也留下了不少超越先贤、启迪后学的文字。今天重温这些文字仍是颇受教益的。本刊特从中选择少量重新发表,作为迎接创刊百年献给读者的礼物。本期重新发表的是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原发表在《科学》创刊号上。任鸿隽是《科学》和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他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学术界多称为"李约瑟问题",并时有讨论。由于任氏的这篇文章用文言写成,这次特别配发了文言的译文。还请译者专门撰文对这篇文字进行了解说.梳理了近现代中国学人探讨"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这一问题的脉络。任氏撰文时恐怕没有想到,后人会对"李约瑟问题"展开争论并把它叫做"难题",他自己的答案其实是清楚的。他行文时。也没有在"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上着墨太多。在创刊号上,他这篇文字最想表达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创办《科学》的心声。所以,他着重说了科学是什么,以及在中国传播科学最要紧的事是什么,并在最后强调:"要之科学之本质不在物质,而在方法","不然,虽尽贩他人之所有,亦所谓邯郸学步,终身为人厮隶,安能有独立进步之日耶"!不难发现,作者所说的"方法",不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更多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联系到作者后来所撰的《科学精神论》,以及《科学》前辈作者的其他有关论述.他们当时用"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种子"等字眼所指称的,其实就是"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科学思维方式"。抓住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培育,就抓住了在中国发展科学的"种子"和传播普及科学的"渔"。不然尽贩他人之"鱼".怎么会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立进步!关于"科学思维方式",本刊近年来正组织思维方式: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科学思维方式:结构和生成》、《科学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中的本体论预设》等系列文章进行论述。读者可以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