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版次:2016年07月印次:2016年07月01日第1次印刷定价:88元内容简介:你有没有想要进一步了解复杂的事物,却被那些烦人的专业名词搞得一头雾水?这本书会帮上大忙。作者兰道尔·门罗用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文字加大幅图解,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解释了世界上常见的有趣又难懂的45种事物:加热吃的的电波盒子(微波炉)、围着太阳转的其他世界(太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中生存着千万种植物,在这个浩瀚的植物王国里,植物或植物间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尤其是它们一些生理上的奇特现象历来被视为奥秘,而现在已渐为人知。 知觉和语言 科学家把植物对外界的感应,用微电波引导出来,再把微电波演绎成声音,从而发现了一些植物的新奇现象,茄子缺水时,会发出微弱的呻吟声;向日葵获得灌水与日照时,会发出欢悦的声音…… 近年来,植物学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现了植物的另一奇特现象:每当有凶杀案件在植物附近发生时,植物的“感觉器官”就可以记录下这一凶杀的全过程,成为鲜为人知的现场第一“目击者”。美国纽约一位植物学者曾用电波记录试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中国天眼"已发现11颗新脉冲星2018年3月13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观测基地发布,自200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中国天眼"调试和试观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约20天的时间能将可观测的天区扫描一遍。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古老恒星的"足迹"2018年3月2日,通过长达12年的观测,美国一个天文学研究团队利用设于澳大利亚的地面设备观测宇宙中的射电波,首次找到了恒星"老祖宗"活动的痕迹,发现了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底,美国在实验室成功地开发了完全新型的通信方式。它既不需通信卫星,也不要海底电缆,甚至能贯穿地球传送信息。这真是令人惊异,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通信方法呢? 已熟知的通信方式是,使用海底电缆传送的电信号,以及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那样的电波。其中,电波随着技术的进步从长波发展到短波,进而发展到微波,开拓了各式各样的电波,并且利用这些电波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7,2(1):29-29
去年9月初火星最接近地球期間,美国华盛顿的三位科学家用50英尺直徑的射电望远鏡收到了来自火星的無綫电波。观测是在3厘米的波長上进行的。这無綫电波起因于火星上的热輻射。根据50个观測紀录,他們估計出火星上的平均温度比水的冰点略低,与光学观測中所估計的火星平均温度相差不多。火星是第三个被發現辐射無线电波的行星,另兩个行星是金星和木星。  相似文献   

6.
五月八日新华社的报导说,日本邮政省电波研究所最近利用宇宙中超远距离星球发出的微弱电波,成功地测出地球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误差小于三厘米。这种管它叫“超长基线电波干涉计测定法”(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的新技术,不仅能够测定地球上任何两点间的距离,而且重要的是能够测定地壳的板块运动、地球自转,以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披露曹操墓已在安阳县安丰多西穴高村被发掘出土。这一消息不胫而走,瞬间就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随着电波传向全球。  相似文献   

8.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利·加加林(YuriGagarin),太空飞行第一人,“东方1号”飞船计划。1961年5月5日:艾伦·谢巴德(AlanShepard),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水星1号”。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JohnGlenn),第一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美国人。1963年6月16日:苏联的瓦伦  相似文献   

9.
1982年8月22日~9月3日,在英国爱丁堡的海略特-瓦特大学举行了一次国际孤立子会议,参加的代表来自亚非欧美,共约140名,其中约80名代表在会上作了报告。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周(8月23~27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电波研究所利用来自宇宙深处十亿光年以上的电波,对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与日本的距离进行了精密的测量。结果表明:这些岛屿正在以每年八厘米的速度向日本移动,首次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专家们认为,日本未来的东海大地震与板块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种测量对地震的长期预测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干线客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正式下线,这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民用航空而言,是个全新的开始。作为我国第一种即将进入商业运营的干线客机,C919(COMAC C919)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时间起于2008年,首飞预计在2016年进行。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高密度布局174座、最大载客量为190座,标准航程4 075千米,增大航程5 555千米。C919,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后2位数字"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相似文献   

12.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成功进行第一次氢弹试验后,法新社有一个评论:“中国人民爆炸热核炸弹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再次使世界专家感到吃惊。惊奇的是中国人取得这个成就的惊人速度。中国人在核方面的成就使世界震惊不已。”确实,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花了103个月,  相似文献   

13.
1982年,日本科学技术厅就日本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向2000名各行专家进行了调查。这是该厅组织的第三次全国性的全面调查(第一、二次调查分别是在1971年和1976年进行的)。这次调查共分13个领域、800个课题,12月27日公布了调查结果。主要课题的实现日期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肖洁 《知识就是力量》2005,(8):F005-F005
20世纪上半叶的8月,似乎注定与令人恐惧的核武器密不可分。1939年8月2日,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应当进行核武器研究计划,以免希特勒率先拥有它。不错,德国人在技术上总是领先:1885年8月29日,第一辆摩托车在德国问世;1939年8月27日,第一架喷气飞机又被德国人开上天空。在爱因斯坦上书总统6年之后的1945年,还是在这个酷热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下了两个残缺的句号。翻过这些黑色的书页,我们宁愿相信人类历史上的8月还有更多的闪光。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2001年4月28日,一个微弱的电波信号从遥远的冥王星轨道以外送至地球。经查证;该信号是美国宇航局发射升空的“先锋10号”宇宙飞行器试图与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联系而发出的。其微弱程度令人吃惊,因为它的功率小到甚至无法点亮极小的灯泡。那么,科学家是怎样辨别出这则信息的呢?这要归功于一种非同寻常的接收天线——深层空间网(简称“深空网”)。  相似文献   

16.
刘传联 《科学通报》2002,47(8):640-640
1999年2月18日至4月12日在南海成功实施的大洋钻探184航次曾创造了国际大洋钻探历史上的多项第一: 第一次在中国海进行大洋钻探;第一次按照中国科学家的 井位建议书打钻;第一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航次的首席科学家;船上科学家中第一次以中国科学家为主体.该航次共在南海6个深水站位钻孔17口,从水深2000~2300m的海底钻入地层,最深的一口钻孔深入海底以下850m,取得高质量的连续岩芯共计5500m. 南海大洋钻探184航次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于1999年7月立项,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7.
张礼堂 《科学通报》1958,3(4):126-126
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在1月6日——11日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热烈讨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研究工作总结及第二个五年研究工作计划草案,进一步明确了该所今后的工作方向以及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天文学会第九十五次讨论会——脉冲星会议自1980年8月26日至8月29日在西德首都波恩召开。出席会议的共有19个国家的110个代表。这是自1967年脉冲星发现后,在脉冲星专题领域内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会上口头报告共61篇,其中评述性报告14篇,学术论文47篇。笔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两篇论文:《缺脉冲现象显著的脉冲星的若干特性》和《脉冲星的射电辐射特性和磁倾角》。  相似文献   

19.
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得到了大量月球数据产品,填补了我国在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今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将两度中秋。第一次是在9月9日(农历八月十五),第二次是在10月9日(闰八月十五),谓之“闰中秋”。 出现“双中秋”是因为今年有个闰八月。农历八月份应含的“中气”是“秋分”,中秋是在“秋分”前后各半个月的区间内。今年9月23日“秋分”,两个中秋刚好在它前后各半个月。闰八月较为罕见,本世纪共出现4次:1900年(庚子年)、1957年(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