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造行星     
科学家认为可以被"地球化"改造的行星应该是典型的地球型行星.地球型行星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比如像地球一样拥有适当的绝对质量和适当的公转轨道半径,并且行星的演化历程也和地球相似.行星"地球化"改造的首选对象是火星.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4,(2):4-4
正科学家最近运用新技术获得的探测数据暗示,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的行星"开普勒-78b"是一颗"不应该存在的"行星。这颗炽热的熔岩世界距离其母恒星不到160万千米,每8.5小时就环绕母恒星一圈。按照现行的行星形成理论,在如此靠近恒星处是不可能形成行星的,而行星形成于别处之后也不可能迁徙到这里。"开普勒-78b"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号"任务组近日证实,位于一颗类太阳(与太阳类似)恒星周围"可居住带"内、与地球大小相对接近的一颗行星被发现,这也是首次发现这样的行星。此外,还发现11颗可能也如此的候选行星。这标志着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方面的又一个里程碑。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开普勒-452b——是迄今已知除地球之外在可居住带内运行的最小行星。所谓可居住带,是指能让行星在其中环绕一颗类太阳恒星运行、并且行星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地带。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关于"恒星及其行星家族如何起源"的问题,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著名天文学家坎特·拉普拉斯堤出:"太阳及其行星家族均同时起源于旋转的原始物质星云中"的宇宙起源说,当时闻名于世。到了20世纪初,切姆贝林·伊穆尔顿和金斯又提出所谓"行星起源潮汐说"。根据这一假说,太阳系行星起源于它们绕太阳运行时从太阳身上"俘获"的潮汐凝聚物中。本世纪50年代,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施密特又提出:"行星起源于银河系中的原始物质星云中"的假说。最近,德罗比雷夫斯基等学者则提出:"行星的起源同太阳和大质量卫星的相互作用有关"的假说。其实,我们所观察的全部恒星,有2/3是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恒  相似文献   

5.
何飞 《科学通报》2020,65(14):1305-1319
行星空间环境是行星多圈层耦合系统的重要部分,是行星与星际空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关键区域,对行星环境演化具有重要影响.行星空间内分布着不同成分的行星大气,不同密度和能量的空间等离子体,在太阳风变化或行星内部驱动力的驱动下发生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物质输运、能量沉积/耗散等过程.从全局角度理解行星空间的物质和能量输运是研究行星物质逃逸的关键.光学遥感手段可以弥补传统就位探测方法无法捕捉全貌、无法区分时空变化的不足.本文介绍光学遥感的基本概念,回顾国际国内行星光学遥感探测历史,并根据我国行星科学科教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行星空间环境光学遥感的发展思路,特别是详细介绍了当前正在开展的"鸿鹄专项"球载行星光学遥感.最后,对我国行星空间环境光学遥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3,(1):4-11
发现支持生命的"超级地球"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了一颗可能拥有地球一般的气候、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HD40307g"。这颗行星位于距离太阳42光年的画架座,其质量是地球的好几倍,它与母恒星"HD40307"之间的距离刚好适合它的表面存在液态水。与其他许多太阳系外的行星一样,"HD40307g"也是通过观测由行星引力造成的恒星晃动而  相似文献   

7.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戴维·史蒂文森指出:"‘星际行星'的数量可能同恒星一样多,仅我们银河系就有1000亿颗.但是,其中有些‘星际行星'将是我们人类真正向往的行星."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科学家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太阳系外行星探索上,他们借助科学仪器利用不同方式寻找潜在的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2013年年底,一个全新的行星探测装置面世,这就是"双子座行星成像仪"。成像仪连接位于智利的双子座南站望远镜,通过其接收的红外波段信号,分析"嫌疑行星"的大气光谱,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行星大气的光谱信息就能够初步判断目标是否是一颗系外行星了。  相似文献   

9.
正它2004年被发现,2014年却神秘消失。科学家2020年4月20日宣布,他们推测中的一颗系外行星(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现在看来不见了。虽然在科幻小说中不乏"超人的故乡行星爆炸并消失"这样的描述,但科学家必须为疑似行星消失这样的"怪事"寻找合理的解释。最新和被认为最可信的一种解释是,这颗人类最早在2004年拍摄过的疑似行星(被称为北落师门b)其实并不是一颗完整意义上的行星,而是由环绕太阳系附近的一颗明亮恒星——北落师门(南鱼  相似文献   

10.
在行星与卫星组成的世界里,卫星论个头只能在行星面前俯首称臣;而要论个性,它们则常常比其呆板的母行星更多姿多彩。在太阳系的卫星中,有些已经羽翼丰满,复杂性不亚于任何一颗行星,例如泰坦(土卫六);有些可能是生命的乐土,例如冰封的水世界——欧罗巴(木卫二)。新的奥秘笼罩着一批小卫星,其中大多数是最近才发现的、环绕土星运行的"飞碟"。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小行星带果真是失去了的"第5号行星",那么,是谁把它打得粉身碎骨的呢?是金星吗? 木星内侧的行星乍一看似乎是稳定的,然而,在包括地球在内的其他行星上清晰地留下剧变的痕迹,其中最大的痕迹就是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的小行星带.前面已经提过,按照提丢斯-波得定则,这个小行星带有可能是太阳系原来的"第5号行星".  相似文献   

12.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3.
李啸虎 《科学》2002,54(1):35-38
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是一个行星大家庭.迄今所知的9颗大行星好像9个"乖孩子",一齐围在"太阳母亲"的身边有序地旋转.人类发现它们的历程,是宇宙探索史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之一.然而每当发现新的行星时,人们总是会问:太阳"妈妈"只有这几个"儿女"吗?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精神,引导人类发现了一颗又一颗新的行星.  相似文献   

14.
<正>太阳系外的行星是什么模样?科学家才刚开始有所知道科学家发现的系外行星(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数量,就像涓涓细流已变成滚滚洪流。从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以来才不过20几年,地面和空间观测技术的进步就让已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飙升至2000颗以上。这些系外行星中包括"热木星""超级地球"及其他奇异类型的行星。这些在太阳系中没有的行星类型,逼迫科学家把他们有关行星  相似文献   

15.
独特行星     
《大自然探索》2007,(2):36-37
自1995年10月6日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梅奥和奎洛兹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以来,天文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了130多颗行星,1999年4月,还在仙女座v周围发现了3颗行星,组成一个"外太阳系".这130多颗行星的共同特征是:质量比地球大,多数比木星还大,只有1颗可能是地球型行星,大多数是气体巨行星.  相似文献   

16.
冥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8世纪,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欧洲国家迫切需要精确地计算行星位置.为此,法国经度局特地委托天文学家编制行星星历表(即行星位置表).1781年,威廉·赫歇尔发现天王星,在天文学界引起很大轰动.天文学家在专心致志计算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行星星历表的同时,也对行星的位置进行了观测.观测表明,前三颗行星都严格遵守"方程式为它们编织的樊笼",而天王星则常常出现"越轨"行为,即计算的轨道与观测的轨道不相符.  相似文献   

17.
台文 《科学之友》2007,(23):18-19
当天文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时,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行星的概念,认为围绕外星球恒星运转的行星都像是太阳系行星的"克隆兄弟",它们或者像地球一样环境宜人,或者像海王星一样是个冰冷的世界,或是像水星一样是由炽热的岩石组成等.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3,(1):35
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7年前在太阳系边缘附近发现的一颗"矮行星"是个没有大气和生命的冰冻世界。虽然科学家于2005年就发现了以波利尼西亚神命名的"鸟神星",但直到现在才首次对这颗遥远行星的大小、形状和表面进行了详细研究。鸟神星的大小是冥王星的2/3,距离太阳更远,是5个环绕太阳运行、被认为是矮行星的遥远世界之一。恒星掩星现象让欧洲南方  相似文献   

19.
当天文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时,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行星的概念,认为围绕外星球恒星运转的行星都像是太阳系行星的"克隆兄弟",它们或者像地球一样环境宜人,或者像海王星一样是个冰冷的世界,或者像水星一样是由炽热的岩石组成等。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找到了250颗太阳系外行星,但令科学家们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天外行星都挑战着他们的常规想象和对行星的理解。瑞士日内瓦天文台天文学家斯蒂芬尼·乌德里说:"对太阳系的研究已经是过时的科学,我们以为自己理解了每样东西,可现在我们才发现,在宇宙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天文学家们不久前在希腊桑托里尼岛举行了一场会议,对他们眼中最怪异的天外行星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0.
横冲直撞的行星 地球外的深空大约有800颗小行星和几十万颗更小的行星.当然,这些小行星各有轨道,通常并不"越轨".然而,万一有一颗"图谋不轨"呢?假如真有一颗脱轨小行星撞上地球,就会造成空前浩劫-毁灭我们这颗行星上的绝大多数生命,更小的行星则能撞毁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