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换脸"     
英国一流外科医生宣称,“换脸”在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而且可能比重度断指再植难度更小。自从这项先驱工作公诸于众以来,整形外科医生彼得·巴特勒及其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研究小组已经接到来自全世界10人的“换脸”信息索求。据巴特勒及其研究小组称,面部移植必须的精细外科技术已经确定。然而,很多问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明以来,全世界约有2 500万人因车祸而丧生。尽管无数科学家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撞击试验,研究开发了缓冲器件、夹层挡风玻璃、安全气囊等安全装备,但车祸仍是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 生物力学专家和创伤专家详细研究了人体在碰撞过程中经受的各种撞击力。  相似文献   

3.
<正>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了一种约5毫米大小的白色物体。据称,这个在盛满培养液的器皿中装着的,是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 S细胞)培育的"人工脑",它已被确认与受孕25-38周的婴儿大脑有着相似的脑电波。此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宣布,他们首  相似文献   

4.
晓夫 《科学之友》2003,(6):26-26
如果有一天,当你正在餐馆里津津有味地品尝牛排的时候,有人突然告诉你这块肉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种”出来的,你会有何感想? 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利用高科技“培养”出的肉会同天然肉一样美味、富有营养。目前,一些细胞工程学家正在进行有关人造肉的研究。该项研究的最初目的是为那些进行长期星际旅行——如火星探索的宇航员们提供食用肉的来源,但专家指出,一旦研究获得成功,它也会让普通消费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日前,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NOVA1基因导入人类多能干细胞.他们将这些细胞培养成直径达5毫米的类脑组织块,并与正常的人类大脑进行比较.该成果有助于科学家理解人类大脑进化的基因路径. 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关系比与任何现存的灵长类动物的关系都密切,而且,尼安德特人40%的基因组仍然存在于人类身上.但是科学家研究这些古人类大脑的手段有限.了解这两种古人类的基因与人类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是什么使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高等动物.  相似文献   

6.
猫头鹰学名鸮,有许多品种. 研究人员把一个手机放在树林里,给那里的野生猫头鹰"打电话",然后,猫头鹰"回电话".这种手机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工程师戴尔·卓阿基姆设计,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统计全国范围内的鸟类数量,对稀有鸟类进行定位,保护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用意念操控机器仍然只是科幻作品的情节,但是科学家的研究正在将幻想变为现实。一个由美国杜克大学神经工程中心主任兼神经生物、生物医学工程、心理与脑科学教授尼可列利斯为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已经向世人宣布,人类实现用意念操控机器的那一天并不遥远了。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火星全球探测器”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加州帕萨迪纳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证实,火星的核心可能是软性核心或者是液态核心,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因为原先的研究表明,火星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为探求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研究和思考了二十年的时间,却未取得突破,但他对此研究仍然如痴如醉。曾有一次,他的友人来看望他时,见到他在办公室中走来走去,紧皱双眉,桌上还铺满了卡片。原来门捷列夫为了研究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已经几天没出办公室了。他尝试了各种可能的表格形式都不成功,但是他并不气馁。有一次,他连续三天三夜坐在办公桌旁苦苦思索,试图将自己的成果制成周期表,可是没有成功。大概是太劳累的缘故,门捷列夫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突然他被惊醒,因为他梦见了一张清晰的元素周期表,他急忙把梦中的那张表画了下来。门  相似文献   

10.
杨先碧 《世界科学》2004,(11):47-48
2004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于9月3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今年为第14届,共颁发了10个奖项。由美国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举办的搞笑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是"向无法或不可能被重现的成就致敬",专门颁发给"让人们发笑,让人们思考"的研究。评奖要求是"不寻常、幽默、有想象力"。 医学奖:听乡村音乐可能导致自杀  相似文献   

11.
最近,俄罗斯一海洋学研究小组在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考察时,首次发现洋底有类似淡水性质的"隐淡水". 据这个海洋学研究小组透露,这种隐淡水的含盐量为1.7%~2.5%,而海水平均含盐量为3.4%~3.5%.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虚拟人”由美国科学家于20世纪末提出,并率先进行研究。此后,世界许多国家都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一直积极酝酿,或启动专项研究计划。“数字化虚拟人”包括“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物人”三  相似文献   

13.
由上可知,研究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衫价值.其实早在20世纪初,天文学家就开始和地磁观测者联手探索太阳活动对地磁的影响.可是,天文学空"坐地观天",至多只能看到半个太阳,要想观看太阳的全部只能依靠太阳自转.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抗冻基因”,这种基因使南极地带的草在-30℃的条件下仍可以存活。科学家们说,这种基因可以避免霜冻给农作物造成高达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维多利亚州拉特罗布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这种基因是在成功移植到南极半岛的名为南极发草的一种盐草中发现的。研究人员确认了这种新型基因蛋白,其结合力是普通基因蛋白的两倍,可以阻止冰晶的扩大,避免冰晶造成的损害。科学家们将这“抑制冰再结晶基因”导入澳大利亚的一种本土植物体内,于是这种植物也具备了防冻特性。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弄清楚了这种基因的防冻原理,因此可…  相似文献   

15.
由墨西哥转基因玉米的基冈扩散、基因污染而引伸出"基因流"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因定义不明确而受到科学界的质疑,随后虽经有关人员进一步研究而被否定,但基因流的概念却还是在一些科普文章中流行.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大气的科学家早已指出,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增加而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日本气象厅预测,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按现在的速度增加下去,50年后,地面平均温度将升高1.2℃,70年后将升高1.6℃。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我们当中隐藏着达·芬奇式的人物,重要的是,通过训练使人开发出达·芬奇那样的聪明才智——这是英国智力研究师托尼·巴赞在他最近出版的《大脑第一》一书中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植物能"看"     
说起动物,大家已经知道它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那么植物呢?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已经接近死亡的人称为"植物人"。其实,植物远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无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相似文献   

19.
法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现有人口中左撇子所占的比例和3000年前左撇子在当时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几科一样.他们是在对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者和现代学生进行对比后得出这个结论的.  相似文献   

20.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绵羊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愚蠢.尽管绵羊从来没有被视作很聪明的动物,但实际上它们非常机灵,能够做出"行政决策",还有着很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两年前的朋友. 据研究人员介绍,绵羊能记住面孔,不管是其他羊的面孔还是人的面孔,即使是看照片它们也能回忆起所认识的面孔.研究还发现,绵羊能通过猴子都经常会失败的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