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抗生素和其他医疗健康产品到废物的处理,生物技术持续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充。从本书的第一版到第二版用了14年的时间,而从第二版到第三版仅用了5年时间。生物技术是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动力,对于环境的保护也十分重要。我们期望着生物技术至少在这个世纪的前50年,继续引领科学发展和工业进步。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04,(10):52-52
随着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21世纪已经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世纪。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分析,一般人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怀疑,主要原因是将短期的问题与长期的潜力混为一谈。与信息产业不同,生物技术产业几乎不受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在医疗、农业和工业等领域,都充满  相似文献   

3.
李青 《太原科技》2000,(5):21-21,20
通过介绍纳米材料的发展、概念、特性及应用前景,指出纳米左右和纳米以下的结构是下一阶段科技发展的重点,是信息时代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巴乐顿 《科技潮》2000,(5):83-83
去年6月,15位知识界领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聚首一堂,围绕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展开了辩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致开幕词,指出人类面临四大问题,即和平、贫困、可持续发展以及他所称谓的“盲目乐观综合症”。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4项新的契约,即社会契约、环境契约、文化契约与伦理契约。与会者分别举行圆桌会议,探讨这四类契约。下述文章是对每一类圆桌会议上的发言作出了归纳。  相似文献   

5.
朱敏光 《科技信息》2009,(30):146-146,148
本文叙述了电影技术发展史上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即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出现,对人们关于电影本体认识的改变的历史以及回顾了立体电影技术的探索轨迹、成像原理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尝试分析现今的立体电影是否会成为电影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6.
王春英 《科技信息》2008,(9):261-261
本以秦皇岛为例,论证了技校发展汽车专业的现实意义及方向.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革命——管理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吾伦 《科技潮》1998,(4):60-60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知识社会的兴起》一文中指出,一百多年来,人类曾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tools)、过程(processes)和产品(products),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works),从而引来了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被应于用知识本身(knowledgeitself),从而引起了管理革命。而今日,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8.
叶雷 《科技潮》2013,(1):68-69
克里斯·安德森是数字化时代预言家与鼓吹手《连线》杂志的前总编,在他的带领下,《连线》杂志5度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提名,4度获得卓越杂志奖金奖。克里斯.安德森的书是值得好好读读的,他之前的《长尾理论》和《免费:商业的未来》两本畅销书已经证明了他的思想与预见能力,恐怕科技和传媒领域无人不知。这次和以前不一样,在推出《创客:新工业革命》新书的同时,他也辞去了《连线》杂志总编一职,专职担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2)
本文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博士1998年6月初在国家计委举办的"迈向2020年的中国"国际研讨会和国家计委几次会议上所作的演讲的摘要。早在80年代初,托夫勒就预见了信息时代——第三次浪潮的到来。这次应邀来华,他不仅发展了原有的见解,而且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中国如何迎接这一世界性挑战,搞好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经历了三次提升。在20世纪80年代.把国外先进的产品和设备等硬件引进中国,这是第一次提升;在90年代.把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中国.这是第二次提升;进入新世纪后又把公司责任等最新的企业理念引进中国.这是第三次提升。如果说.在全球范围内,在前几年还可以大谈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赢利,那么现在这种说法早已不合时宜,而今公司的责任扩展到了三个底线:赢利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第三次提升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了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企业的新视角.我们和跨国公司以及国外其他优秀企业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与尴尬.也许我们的技术和设备已臻国际水准.也许我们的制度并不输于他人.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竞争力?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我们的企业理念?这看似虚无的东西,却主宰着企业的命运。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有钱就行,第二次提升可以照猫画虎,而第三次提升则需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1.
不可小觑的信息产业 1983年,当时在济南有家400来人的电子设备厂,已亏损5个年头,濒临倒闭。上面拔给这个企业10万元指定用做收录机的研发,可该企业却悄悄地将这笔“救命钱”投入到PC的研发之中。最后这个电子设备厂还真干出了名堂,1984年第一台0520微型计算机诞生了,由于当时国内爆炒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因此,这家企业将新生的PC起名为“浪潮”,此后“浪潮”PC便在中国掀起  相似文献   

12.
<正>机器学习技术在2022年年底终于到达了一个临界点。所有人都已经看到,stable diffusion引领的开源文生图模型将彻底重构绘画行业,chatGPT为首的文本生成模型将成为所有人都可以负担起的商业、法律、医疗初级咨询师。但最深刻的改变将发生在教育行业。人类很快将发现,当下教育在十几年的学校生涯中学会的事实逻辑知识,或将被大语言模型覆盖。  相似文献   

13.
2012年,XPRIZE公司的CEO Diamandis博士在谈到未来电子及工业创新时,重点提到了3D打印技术。在2013年的意法半导体传感器设计大赛中,获得最高奖的西电代表队的作品外形也是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在中国北京DRC基地的首家3D打印体验馆里,  相似文献   

14.
第1届环境、工业与应用微生物学国际会议(The l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Industrial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于2005年3月15-18日在西班牙巴达霍斯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技术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大会共收到论文1100多篇,来自近60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中国大陆代表8名,香港代表5名,台湾代表5名。笔者在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下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阮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4,(11):229-230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也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是基本集中在教学法的引入或改进上,并没有从教师行为的视角进行深层次改革,因此改革尚未达到预期。在网络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其角色必须适时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本文主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与生态化转型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6.
朱隽 《世界博览》2012,(19):38-43
3D打印技术让产品从设计到制造之间只相隔一个“打印”按钮的距离。由它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大规模制造转向个人化生产,改变制造的流程,从而打破跨国代工的产业链,让制造业工厂重新回归发达国家。不过,这个近来被国外舆论热炒的美好“概念”,究竟会是中国制造的噩梦,还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春梦?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波浪式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引下,20世纪末在已经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如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三次分配就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就此,对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几点建议:加强理论研究,以促进第三次分配的深入发展;完善慈善事业的专项法规,尽快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注重慈善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它们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前四次浪潮,包括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它将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将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但也将带来伦理挑战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来经过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社会主义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革命实践的飞跃,是列宁完成的;第三次是由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是邓小平完成的。第三次飞跃的完成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这既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有毛泽东思想无法替代的新内容,从而决定了它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邓小平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逆境中,人们总是期盼奇迹的发生,等待的时间越长,这种信念就会越强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债危机、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等负面消息纷至沓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人们等待经济奇迹发生的信念就快熄灭之时,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推出,就迅速受到媒体和理论界的追捧.笔者承认也赞同书中关于新能源变革(注意,这里说的是变革,而不是革命)和绿色工业的观点,但不认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并且认为,是到了应该给这种一窝蜂地鼓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做法泼泼冷水的时候了.首先,里夫金所说的还不能称之为革命.工业革命(或者说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生产方式发生了能够被大范围推广的颠覆性的革新.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做工业革命发生的两个导火线,因为生产方式的变化往往是以动力强度的变化和生产指令传递效率的变化为基础的.但如果没有引起生产方式的有效突破,就算不上工业革命,而只能成为科技革命或者能源革命,这也是为什么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早已发生(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第三次和第四次合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工业革命却仍处在酝酿之期的主要原因:电子、原子能、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没有引起生产方式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