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箭的遭遇     
绷得“吱吱”响的弓弦一松,箭“嗖”一声飞上了天空。 “闪开,闪开!”箭迎头撞见几只蜻蜓在捉蚊子,气势汹汹地喊,“别挡我的路,我要飞上天!飞得这么低、这么慢,还敢在前面挡路!”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国学中,许多作家常常以学为本体从宗教中汲取有益因素创造出理想化的艺术生命形式,这种生命形式,折射出人类心灵中最深广的旨趣和最宏远的追求,闪现着颇具超越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彭霞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1):116-11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两方面探讨了这些特点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的运用。第一,苔丝的灵魂所在——纯洁的本性。第二,自然环境和特定环境与主人公相互感应、和谐统一的具体表现。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女儿苔丝纯洁、美丽、勤劳、忍耐等性格特点,更详细地说明了她作为大自然的女儿,是如何感应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并最终回归大自然与其浑然成一体的。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60余年美学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期(1924-1949)与后期(1949-1986)两个阶段.<谈美>(1932)与<谈美书简>(1980)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以此可以一窥朱氏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即在话语"突围"中有观念的"固守",变外在的被动的"思想改造"为内在的主动的"美学突围",从而将前期立足于康德-克罗齐直觉主义的"人生美学"改造为后期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美学",而审美与艺术必须为"人性"服务之人文主义目标却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庄子“至人”、“神人”、“圣人”的人格意向,以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内在逻辑联系,介绍了庄子“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7.
德顺老汉是路遥小说《人生》中不太重要的角色,却是创作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从个体意义上来说,德顺老汉有自己独立的故事链.他外表乐观、内心凄苦,对爱情的执着赋予他不同于传统文学角色的审美现代性品格.德顺的故事固然感人,但因为处于配角的位置,所以必须与高加林的故事对比才能显出存在的意义.虽然德顺老汉是个配角,但如果抽掉这一人物,则会对小说造成精神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9.
尹传红 《天津科技》2004,31(2):53-54
几乎就在购得《时间简史》中译本10年增订版的同时,一本科幻杂志上刊登的一幅照片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画面上仅有3个人,其中一位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美国总统克林顿,一位是当今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坐在轮椅上的瞿金。克林顿侧脸站在瞿金身旁,向他鼓掌致意。照片注释只有寥寥11个字:“一时的政客与永  相似文献   

10.
文学研究会成立初期,在"为人生"的理论引导下开始探求文学的现代走向。以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旬刊》中刊发的文学作品为研究主体,从题材选择与写作手法等方面探求文学研究会最初的创作形态,从而更清晰地体现"为人生"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1.
马雯娜 《科技信息》2009,(21):I0174-I0174,I0187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苔丝是这部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她是一个美丽单纯的乡村姑娘,由于遭到纨绔子弟阿历克的引诱和玷污而改变了一生。所有的读者在阅读过这个故事之后无不慨叹苔丝是个悲剧人物。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阿历克的人物形象,也突破以往阿历克与苔丝之间的害人者与被害者的关系,就“恋爱”——人类这一话题来发掘出阿历克身上的闪光点。纵观阿历克对苔丝的追求.特别是从他悔悟之后,对苔丝的感情可以说是异乎强烈而真诚的。他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出发,不失时机地用金钱收服苔丝,他自认为待苔丝很不错,也许苔丝早晚有一天会对他心生情意的。但他忽略了苔丝的人生和情感,他不明白强迫苔丝做的一切都是她最痛恨的,早晚有一天会导致精神危机的爆发。阿历克无法理解苔丝,更无法理解自己的死。这个结局,不论是对阿历克来说,还是对苔丝来说都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12.
黄媛介是明末清初颇负盛名的才女,长期以卖文鬻画及作闺塾师谋生,历来颇受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同样,以商景兰为领军人物的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也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群体。兹根据相关材料,勾勒黄媛介的生平经历,考述她与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相识缘起及交游情况。  相似文献   

13.
黄志城 《科技信息》2011,(5):218-218,209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著名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女主角因自幼受到浪漫主义思想的熏陶,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而最终把自已推向堕落的深渊。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本质,警告世人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生活。本论文首先交代清楚《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悲剧;接着分析爱玛悲剧的根源;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神话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入手,来探讨在神话中禁忌和以"好奇心"为内驱力的反叛类型:产房禁忌与反叛;复活禁忌与反叛;造物禁忌与反叛;神明禁忌与反叛;言语禁忌与反叛。分析每种禁忌与反叛的缘由,最后挖掘出他们背后深层原因:在神话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禁忌,其本质都可以归结到性禁忌之上,而相应地,针对它们而发起的各类反叛也不过是性反叛的多种表现形式,是基于原始社会生殖崇拜而来的性的力量,这力量是如此强大,不仅推动了从母权制到父权制这一世界性的变革,更透过巫术和宗教,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领域里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哈代和德莱塞在各自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类女子,她们善良、纯洁、坚忍、宽容,勇于牺牲,是两位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德莱塞的《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就是这样完美女性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从她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命运悲剧及根源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透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早已深入人心。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代表作《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亚氏提出的悲剧理论也一直被用作分析悲剧的理论基础。用该理论分析《苔丝》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以期帮助读者有效地理解苔丝悲剧人生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18.
19.
该文通过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真挚爱情不得并被虚伪、黑暗、冷酷的沙俄上流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意义,展示列夫·托尔斯泰对社会本质敏锐的洞察力与精湛的人物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它以"现实的个人"作为新世界观的前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因此,全面理解"现实的个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